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一、关于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问题提供一、关于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问题文档免费下载,摘要:关于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问题黄念章韩飞一、问题的提出历史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关于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问题

黄念章 韩 飞

一、问题的提出

历史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特定的历史问题(或专题、课题),利用国际互联网、图书馆、社会调查等多种途径和手段获取材料,以类似科研的方式主动地获取历史知识。解决特定历史问题的学习活动。当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中学历史教学的新要求。

随着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新一轮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指定的必修课,它主要由四类活动组成,即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其中"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灵魂,也是当前基础教育实验与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一些省市进行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研究性学习"受到了各级领导、教育专家、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肯定、认同和好评,成为今后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

与此同时,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能力培养目标做了新的要求,特别强调了对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并将历史学科能力的表述分为四个层面: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历史思维能力;阐述、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部分,新大纲强调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在教学中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精神",并适当安排多种形式的历史研习活动,在最后还附拟了22个有关中外历史的研究性课题供中学教师参考。可见新大纲对今后的中学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中学历史教学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2.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学生的发展是实施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中学历史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历史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教学生学会学习。就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学习而言,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认知学习,它受到外部强制力的制约,重在接受和记忆,显然,这种学习方法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另一种是经验学习,它以学生的经验生长为中心,以学生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为内在动力,把学习与学生的愿望、兴趣、需要结合起来,因而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偏重于将教学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地记忆、吸收、消化,这种方法只着眼于学生对一般历史知识和结论的掌握,不利于学生在新的情景下,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特定的历史现象、解决新的历史问题。因此,历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造性学习的

上一篇: 把握坚定历史自信的内在逻辑
下一篇: 马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演进及前瞻——“以史为鉴 开创未来”笔谈(三)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