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如果真的去研究社科,以及历史学,你会发现这些学科中的前辈他们所“创造”的概念也并不比那些不说人话的哲学家少。只不过大多数人都只把历史当成一门讲故事与摆观点的学科,却并不愿意去研究历史学。
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一个比较重要的要求是移情。把自己设身处地地带入到历史人物中,去分析他的动机与行为,才能避免空泛的“蠢”“坏”定论。但如果你本身就带着观点去看史料,而不是由史料而产生观点,那么最终就很可能用被拣选处理过的史料在自己的身边打造一个名为偏见的城墙,也就不可能“移情”,而从一个上帝的视角无意义地对一群死了几百年的人进行无意义的攻击或赞美。我们可以说不可能还原一种“真实的历史”,而只能利用有限的史料去尽可能给出一种解释。学历史不是做数学,几乎不能做出那种“定理”一样的好东西。
而正是因为这种低准入门槛的特性,以及解释的多元化,而对历史的解释本身就牵扯到一个人本身的政治观点,历史类的问题非常容易成为观点的战场。明朝灭亡,汉民族主义者看到满洲的屠杀,左翼人士看到农民被压迫后的反抗,媚外者看到中国人的“丑陋”,山高子看到中美的困局的“本质”,曹大佐看到了解决内卷的可能性,历史虚无主义者则说起什么“八旗是超民族的精英联合体”“明朝对农民的压迫甚于满洲的屠杀”——他们本身对历史解释的精确性与真实性不感兴趣,而只想用自己的解释给自己的观点添加脚注。
网络上观点的冲突和饭圈矛盾一样,是不可能调和的,因为谁也不想被别人说服,甚至也没打算说服别人——纯粹只是为了给自己找认同。这就导致总有一些人能抛出一些根本说不上是正确还是错误,纯粹只是无稽之谈的东西。
但目前的事实是,一个在你面前疯狂批判各路意识形态的“左壬”,可能连《共产主义ABC》的定位及它的几个作者都不知道是谁,更别提读过这本书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