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参考文献及注释规范2005-9-14《史学月刊》 《史学月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为方便 用户检索和有关部门评价,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 与评价数据规范”的要求,本刊在2000 年对学术论文的著录格式采用 了新的规范。从2001 期开始,本刊将在此基础上对“参考文献”和“注释”的体例做进一步的规范。敬请广大作者在来稿时密切配合。 一、文后参考文献及其随文夹注格式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末,以“参考文献:” (左顶格)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 示,如[1],[2],…;每一条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小圆点“.”结束。 引文的起止页码以随文以夹注的形式、用6 号宋体标出,其格式 为:[序号](p)。 各类参考文献及其在正文中夹注的格式及示例如下: (一)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皇甫湜.皇甫持正文集[M]. 卷四.四部丛刊本. BritishIndustrial Society[M]. Longman, 1982. 以例[6]、[7]为例,其随文夹注格式分别为: [6](p.4142.)、[7] (p.289.)。
多次引用同一本书中的材料,随文夹注中一律采用第一次出现的 序号。例如:第一次引用[7]中材料时,夹注为“[7](p289)”;第二 次引用[7]中材料时,夹注为“[7](p163)”。多种材料说明一个问题, 在随文夹注中则按次序列出,例:“[4](p);[5](p)”。 (二)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例: 李醒民.哲学不是敲门砖和摇钱树[J].学术界,2000,(1).随文夹注格式: [8](p206)。 (三)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 (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 美国三大城市与美国现代区域经济结构[A].中国美国 史研究学会. 美国现代化历史经验[C].北京:东方出版社,1994. 随文夹注格式:[9](p183)。 (四)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例: [10]杨玉圣.把书评当作学问来做[N].中华读书报,1996-10-09(2). (五)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 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例:[1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 [EB/CD].,1998- 08-16/1998-10-04. 报纸文章和电子文献在随文夹注中直接以序号标出,而省略 “(p)”著录项。
(六)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 [12]何晓明.降落民间——21 世纪中国历史学走向管窥(第十一届 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论文)[Z].武汉:湖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2000. 二、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 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集中列于文末; 注释则是作者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 列于该页地脚(以脚注形式标出)。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注 释序号则用数字加圆圈标注,位于标点符号之后;若是直接引文,则 位于后引号之后。 附1: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参考文献 专著 论文集 析出文献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无法根据上述分类的文献,其标识码一律用“Z”表示。附2: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tape)——MT;磁盘(disk) ——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 按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magnetic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CD-ROM)[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disk)[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onli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