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学时:56 学分:3.5
蛋白质与酶工程是以蛋白质分子的理化特性和分子特性为基础,通过物理、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手段对现有的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新的蛋白质,以获得蛋白质优质生产和高效利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狭义蛋白质与酶工程特指应用基因工程的技术手段,对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进行有目的的修饰和改造,并以此获取具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和酶。蛋白质与酶工程是现代生物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也是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蛋白质与酶工程的基本原理及核心实验技术,了解本学科技术方法在现代生物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蛋白质与酶工程》共分十一章,系统阐述了该学科的形成与发展,理论与原理,技术与方法等基础知识,以及最新的研究动态。
第一章介绍了蛋白质与酶工程研究内容及其与现代生物技术的关系、发展历史与研究进展以及主要的成就。
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讲述了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工业蛋白质的种类及生产特性及理化性质与工业蛋白质的改性。
第五章详细阐述了产生抗体酶的原理和方法、抗体库技术、抗体酶活性部位修饰及晶体结构以及抗体酶的应用。
第六章细致讲述了噬菌体表位展示技术原理及随机序列多肽库的制备步骤以及噬菌体表位随机多肽库的筛选过程和策略。
第七章介绍了酶的体外定向进化策略以及蛋白质工程酶制备技术。
第八章系统阐述了蛋白质芯片的组成、原理及基本操作流程、常用的蛋白质芯片以及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第九章详细介绍了绿色荧光蛋白和红色荧光蛋白的发现和发展以及HaloTag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第十章讲述了蛋白质体外表达体系的原理、体外翻译系统与操作步骤以及体外表达产物的选择与检测方法。
第十一章详细阐述了蛋白质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蛋白质分子印迹的几种基本方法以及蛋白质分子印迹的效率及影响因素。
授课对象:生物技术4年制
教材:《蛋白质工程》,李维平著,科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1、《蛋白质工程原理与技术》,刘贤锡著,山东大学出版社
2、《蛋白质工程》,汪世华著,科学出版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