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由衡阳师范学院刘沛林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保护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开题报告会在衡阳师范学院成功举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湖南师范大学唐贤清教授、湖南科技大学刘友金教授、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副所长苏昌贵研究员、衡阳师范学院科技处处长罗李平教授、衡阳师范学院学科建设办主任杨汉云教授等5名专家应邀担任开题评议专家。衡阳师范学院相关学科的教师等30余人参与了本次开题报告会。报告会由衡阳师范学院副校长张登玉教授主持。
报告会上,项目首席专家刘沛林教授报告了该项目的选题意义与价值、总体框架与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预期目标和研究成果等五个方面介绍了课题的相关情况。项目分为五个子课题,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是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保护的理论体系的构建;二是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记录与保存的方法体系研究;三是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展示与传播的方法体系研究;四是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内容在传统村镇与现代城镇规划实践及其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五是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内容在创意旅游、数字展演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
在认真听取首席专家汇报之后,专家组成员展开了热烈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在历史文化村镇文化遗产日益损毁的今天,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记录、保存、虚拟呈现、网络化传播及永续传承与利用,“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保护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项目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科技与文化融合”是近年来国家倡导的重要学术方向,符合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课题组二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项目瞄准国内外文化数字化保护的前沿领域开展工作,取得了扎实的前期成果。该项目研究基础扎实,研究力量雄厚,研究方案合理,研究思路清晰,将为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记录、保存、传播及利用,提供学理和方法的突破,对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提供有价值的学术贡献。专家组建议课题组要进一步聚焦研究重点,突出特色,加强子课题之间的协同和共享,力争产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并强调要合理使用经费。
课题组认真听取了评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并与专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开题之前,课题组先后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湖南数字卡通动漫工程技术中心等单位征集开题和研究的有关意见,为顺利开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刘沛林教授对专家组成员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表示诚挚的感谢,并表示课题组将认真消化和吸收专家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深入思考,严格按照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的要求,扎实开展研究工作,如期完成研究任务。
(课题组供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