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上一点类似。我个人觉得这种更侧重经济管理,关注财经新闻的常常能从中获知很多最新的概念以及近期的热点,这些都可以称为“药引子”,通过这些“药引子”你就可以顺藤摸瓜,也就是去检索网站寻找相关的研究,逐步深入,变成自己的研究。这个过程我们会在第三部分详细阐述,学术研究是怎么样一步步深入,学术论文是怎样一步步写出来的。
在我们深入研究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忘记了,
学术研究离不开前人的研究,离不开当下的进展。不能在原地(现有文献)打转转,也不能一口吃成胖子。这点需要牢记。
③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老话说得非常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开心地去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才能在两三年的长时间里坚持下来。
(2)专业性学科,我这么划分其实是有些交叉的,不过把自己归属到哪类,更取决于你对学术的态度。
这类学科没有有趣的办法,唯一的出路就是不断地学习和研究。它们离生活距离比较远。
这种类型的学科也注定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但也正是它的专业性,一旦当你掌握了理论结构写出了第一篇学术论文,以后只会越来越轻车熟路。
比如我自己,研一一开学导师就给了我模糊数学的书让我学习。如果前面讲的都是如何让你快速、高效产出,如何快餐文化,那么这里将会倾向于建议沉下心来稳扎稳打,无论你需要哪种,都可以作为参考或者拓宽思路。
在我看了一个学期的基础书籍以后,导师才给我一堆EI、SCI的文献让我学习。其实这是学术起步的一个正常的方式,需要稳步并且循序渐进。
这一个过程大致是这样:
第一,专业知识储备
学习专业知识的书籍,
你是哲学的就学哲学体系理论;你是影视戏剧的就多看相关专业的理论书,你是经济,你就得先懂那么多经济术语和理论。
这里我也想说一点,我有写的一篇影视类的论文,写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引用一些专业方向的名人名言,你们知道,这种名人提出的理论观点它既需要契合文章内容又很难在网络上搜索到,并且还不适合使用其他文献里引用的内容。真是难为死人,这种恰到好处的引用是给文章添姿加彩的,并没有起到特别特别重要的作用,但又必不可少,用好了锦上添花。而这种引用恰恰真实地反应你专业素养的水平。
这实际上是一个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过程,也是一个削去浮躁的过程。浮躁的心态是没法好好科研的。尤其当看到同学动笔了,你头绪都还没有就容易上头、不淡定,要相信,跟着自己的节奏,框架搭好,后面就会非常快。
第二,粗略查阅文献
当我们对基础理论有一个大致的概念和了解以后,这些基础理论同样包括我们在学校的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此时我们对学术论文的模式还一概未知,并不晓得如何把学到的理论应用到分析中。那么,这一步的重点就是寻找文献来看,看别人写了什么、如何写的。
先说说,怎么找一步步看文献。
从时间维度来说,文献的理论通常都是在不断进步的,往往也是由易渐难。所以可以从较早的文献开始看起,从基础理论的应用入手,也比较容易理解;另一方面,由于早期的学术人没有现在这么多,因此看多了以后就会经常看到该领域某些人的名字,渐渐你就知道,哦,原来他就是这个方向的鼻祖和大牛,以后就可以通过检索这个作者来了解近些年他的研究内容和方向是不是比较前沿比较深刻。通常一直做学术的人,科研水平只会越来越强。
这个时候看文献千万不要把精力和时间放在细节上,比如遣词造句啊、角度理解、模型具体应用啊。要知道,在阅读文献这方面我们后面会大量阅读还会挑选一些精读。此刻需要从大处着手,看摘要,粗略浏览文章。
重点力气放在:他这个文章框架怎么搭的,什么行文逻辑;用了什么模型,怎么用的;通过分析大概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这样了解就可以了。当我们看了一定数量的文献,脑海中对文章的行文有了大致的印象和思路就可以。至于具体放在后面再说。
这里需要岔开来提一下另一个问题,看文献意味着要对看过的文献进行整理分类,如果没有合理的分类存放,将来自己写的时候需要用自己记忆中的某篇文献只能说是大海捞针。诸如B站呀知乎呀都有很多文献分类管理的方法介绍。
到这一阶段,我们只能确定大致的主题,正如举例中所说,我要研究猪肉、我要研究隔壁老王,但问题是猪肉身上有太多可研究的点,比如新鲜问题、好坏问题、口感问题、与活猪的关系问题等等;隔壁老王也是,他和别人相处问题、他自身性格问题、他思想水平问题….
也就是说,此刻我们确定的主题并不是一个成熟的主题,它还存在一个“泛化”的毛病。没有恰当解决这个毛病的论文注定是个悲催的论文,因为它就如同作文批改中出现的那类整篇套话空话大话的文章,没灵魂没营养还惹人讨厌。因为,过于宏大的研究对象,注定了文章无法言之有物,因为几千字的文章无法驾驭“太大”的话题。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阅读文献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这样的题目:
当然,并非所有视角的限定都是为了使话题更具体,比如上面这个:中法效率观内涵对比研究,我们听这个题目就感觉这个主题算比较精确的,这种情况下的跨文化视角角度往往是为了出创新,因为也许截至目前,中法效率内涵研究文献已经非常多了,那么我们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主题,也就是一种创新方法。
通过这个例子,也能侧面告诉我们,没有不能写的主题,总会有一个特别的角度能够让你创出新花样来。
第三,主题精确化
当我们对经典的、陈旧的文献有了了认识,接下来就可以看近几年的文献了。如果你比较像无头苍蝇感觉无从下手,建议也可以多参考文献综述。看文献的过程就是将自己原先设定的主题不断精确化的过程。
最初由于我们对某个领域不甚了解,这种不了解既包括不知道别人都是用什么方法、如何去研究的,也不清楚这个领域研究到了什么水平和状态。这两种不了解使我们最初的设想又宽泛又模糊,然而当我们不断地去看文献,就会根据自己的偏好和想法逐渐具象化、深度化。这个过程很重要,也很需要耐心。反复调整换思路也是常发生的事情。
当我们根据自己的研究萌生出探讨某个领域的某个分支问题时。此时,我们才真正意义上需要精读这个分支的文献。具体地去了解完整的文章。
听起来有些难以理解,等到具体实操部分用实际案例带你一步步走入,你就会理解这一个思考过程。
另外,至于该类学科捷径之融合大法,第三部分会展开来说。
三、主题与研究方法拟定之研究方法确定:
学术论文常用的研究方法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从前,它们的分类泾渭分明。但如今,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被应用到行行业业的背景下,他们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趁全学科融合还没有很深入的档口,我们仍然还能在它们之间捡捡漏,走点儿方便之门。有心的同学在我介绍完以后可以深入思考一下,说不定,就能找到你的idea。
(1)、纯理论分析
曾经占据人文社科大半壁江山的纯理论如今或许还剩一半了。诚然,纯理论分析挺不容易的,但也不是无章可循。后面我们会拿几篇例文详解。
这里大家只要知道这是人文社科学科最常见的一种分析方法即可。
相对来说,有相关工作经验会更容易入手一些,因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积累的感悟使得人更容易思考得更深入些,而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究恰恰是理论分析的重头戏;这也是学生群体想要着手这种分析方法的难点所在,很容易让分析流于表面。如果你的文字功底薄弱、逻辑思考欠缺,或许可以另找别的分析方法。
(2)、模型分析
如今的模型也是千千万、数也数不清,不论是在曾经的老模型上叠加、改进、出新,还是新的模型的应用,只能说模型种类越来越多、方向越来越精细。
你不研究某个领域,也就不会了解该领域都在研究使用着哪些模型。
比如我们学校王牌师水利,水利研究了好多年了,现在流行的又变了,不研究纯水了,现在研究环境,研究水陆空融合研究气候,紧跟潮流讲究个环保,研究碳排放。
新手对此往往比较困惑,心里想搞模型,但到底从哪入手很困惑。又没有这么一本书叫做:
模型大全是不是。对于没有一定时间的相关学术内容积累的人来说,确实没有什么捷径可走,这里我提出两种我自己尝试过的方法。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方式,欢迎一起探讨。
1.阅读主题相关以及主题周边文献综述
我们考虑使用什么模型的前提是,已经确定好了大概的研究主题。最节省时间的方式就是阅读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为我们梳理了该主题领域的发展历史及最新进展,都有哪些人研究了该主题的哪些方面。同时包括了该主题下,国内国外发展历程、不同时期的研究方向和主流观点、同一时期的分支理论争鸣,应该说会比我们自己去搜索更全面更高效。研究下文献综述(很多学科也可同时看看外文的综述,更全面地来了解),你就能对你想要研究的主题的学术发展有一个更为清晰的印象了。
这里顺道说一下文献综述这个文种,很多人觉得创新太难了,不如写综述。大部分期刊都会收录这样少量的文献综述,但我们刚刚也提到,文献综述它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还有角度维度对某个领域的学术进展进行梳理,当然,也还是会有一些作者的思考建议呀、问题阐述之类的。这种将乱糟糟的学术文献进展分条理析地阐述清楚,对我个人而言还挺有难度的,因为自觉逻辑性欠缺。如果擅长归纳总结的同学不妨一试。
还顺便提一下,现在有一种分析工具辅助的文献综述方式也可以尝试。我会在第三部分创新中用案例提到这一点。
回到利用文献综述来更为清晰地了解某个主题研究状况。通过看文献综述,我们可以收获两个方面信息:
其一是了解该主题下,通常大家都是用什么模型来分析的,这些模型的名字你需要记下来,后面会用得到。
其二是了解这个领域大拿有哪些,对新手来说,研究领域有哪些领军人物确实不知,如果你恰巧导师有闲且乐于为你解答,或者你同事恰好和你研究方向相近且愿意和你分享。如果不是,那么你通过文献综述就可以顺藤摸瓜地找到这些行业领军者。再去翻翻以他们为作者的文献里都在研究什么问题,通过这种一个瓜一个瓜的摸索,其实你就比较容易搞清楚这个领域比较前沿的研究方向和模型方法了。而这个,对我们的论文框架的构思极为重要。
当完成了文献综述的阅读,并且我们已经了解到这个主题下都有可能使用到哪些模型之后(前面我们已经记录了模型的名称),此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确定自己要用哪一款模型。
这一步如何确定下来呢?
2. 根据模型的名称去检索
我们可以根据模型的名称去检索关键词,看看以这个模型为主的都是些什么文章、都研究了什么。
这种文章其实下载不下载都无所谓,如果比较认真,可以专门建立一个文件夹留痕处理,万一以后你需要寻找那一篇比较容易。
自我学术感觉好的可以直接看摘要,感觉自己比较蒙圈的可以下载看内容。这一步骤不需要认真阅读,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要寻找出自己想要的模型。
所以,可以跳过前沿、结论,略读主体部分,重点看摘要,主要要去搞明白一个点:这个模型是用来做什么用的,它需要哪些东西输入,又能得出什么东西。(这三个方面最好也记录下来,毕竟乍一看的模型多了,会忘记),至于模型具体如何使用、步骤有哪些,要是运用软件如何计算如何得出。这些都不在目前考虑的范围内。
这也是我在整个教学课程写在前面部分所提到的:
学术论文写作要先搭建框架,先构建骨架,再添加血肉四肢末梢。因为模型,只要你花点时间认真看,自然能搞懂,要相信程式化的技术是最简单的,总归能搞定的。而此刻,我们需要集中精力在“主题+研究方法”的确定上。
在模型分析类别下,我们再提一提实证分析,主要应用在经管。本身我也不是经济专业的,对经济专业里各种各样的经济模型并不熟悉,我感觉这种经济分析文章都如出一辙,运用的模型看起来都特别类似,只是觉得主题的选定是否新颖、模型变量的选定是否合理比较重要。对这一块的具体指导我还没有那个能力。
不过万法归一,这也不影响我凑合凑合发了篇经济沾边的文章到《中国注册会计师》上,有人可能说这本刊质量不行,年刊载量又大觉得瞧不上。不过要知道,在不了解经济理论与模型的情况下,三五天时间写出一篇这样的文章我自己还是觉得很好了。另外,现在都是讲究你行,我才信你的话,我自己的专业在读研期间发的也有SCI。这两年,在人文社科核心上也成功发过,当然,并不是我自己名字。所以我有这个信心我所说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也的的确确能让小白尽可能快地入门核心水平。
实事求是地说,我的学术能力也不会多么强,我也不会吹嘘我水平怎么样怎么样,不过我会尽自己所能把对学术这一块的思考总结告诉大家,肯定不会是最好的方法,但在目前的市面上,我觉得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关于经济这一块,暂且说到这里,如果有这个专业的,欢迎一起探讨一下,等我请教了相关的科研人员以后,还会补充讲讲这一块。
(3)、实验分析
那些吐槽996待在实验室的硕博士们大概都集中在这里。我接触比较多的是医学,经常有医学文章的实验组对照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种种程式化的写作方式让我感觉,医学全依托实验撑腰,据实验公司说,SCI要想3-4分,或者5分往上都要动物实验,实验设备环境成本均高。让我觉得,医学,想要高分SCI,就是看你的团队、你的单位是否有足够的财力支撑这样的实验。
上面就是我的偏见,因为个中具体,我并不了解。我还有偏见地以为,生化环材都要划分到实验分析里面来,因为他们都在说:我天天待在实验室,哪有时间找对象?所以他们肯定在做实验呀,做了实验肯定是为了科研产出呀。
上面这几个专业的人,不需要听我来说,因为我也不懂,而且自然地觉得他们也不需要我教,因为论文模式化程度特别高。
这种类型的文章,一旦有数据,就和上面的模型类型一旦确定主题与模型一样,刷刷几下就好了。熟练的作者,几天时间就可以搞出一篇来, 这里面可能很多时间还是花在公式输入、画图等等技术上。
亲爱的同学们,现在你能明白理工SCI为何如此高产了吗?你能理解为什么我一直强调构思很重要的了吗?
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