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古往今来,因为有许多仁人志士为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不辞辛劳,前赴后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才得以光辉灿烂、传承有绪、源远流长,至今仍蕴含着勃勃生机,焕发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巧家县第一中学的教师陈正彪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他在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致力于地方历史文化调查研究,对当地的彝族文化和矿冶文化、民风民俗搜集整理,为巧家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陈正彪1989年7月毕业于昭通师专中文系,同年9月分配到巧家县第一中学任教,教授高中语文。他酷爱文学,擅长写作,所写文章多次在国家、省、市报刊杂志上刊载,散文《山里人》参加2000年《作文》杂志社、文心出版社、全国作文研究中心举办的全国中学师生作文大赛,获教师组唯一的一等奖,文章刊发于2000年《作文》第10期。
正因为擅长写作,他2008年与地方历史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巧家县委宣传部抽调他参与堂琅文化研究课题组,与孙世美、马应富、徐有林合作,主要搜集整理以彝族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民族文化和矿冶文化。
“堂琅文化研究是2009至2010年度云南省社科课题,当时最大的困难是县内以前没有人做过,可供参考的资料只有民国县志、新版巧家县志、巧家地名志等极简单的资料,我们课题组成员大胆设想,小心求证。为了查证一些问题,我们经常骑摩托车往返于昆明、昭通查阅资料、请教专家,或到全县各乡镇搜集线索。”陈正彪感慨地说,“为了弄清彝族的发祥和堂狼山的关系,我们到楚雄请教彝学专家、时任楚雄彝学会会长杨凤江;为了搞清楚包谷垴矿冶遗址上的瓷器碎片的来历,我们就赶到昆明进出口文物鉴定处找专家鉴定......”
天道酬勤,玉汝于成。陈正彪与课题组成员考查了浩如烟海的典籍,踏遍巧家的山山水水开展田野调查,把别人用在休闲娱乐上的时间用来调查、研究、写稿,通过不懈努力,《堂琅文化研究》终于在2010年成书,全书涵盖了堂狼山,堂狼山是彝族的主要发祥地及“六祖分支”地,堂狼山铜矿铸就了举世闻名的青铜文明,清代铜运功臣——刘汉鼎父子,法拉花灯、孙世祥学术思想是中原文化和土著文化融合的结晶,世界水窖之父孙廷文等内容,得到云南省委宣传部专家评审通过,并获“良好”等级。
通过参与《堂琅文化研究》对地方历史文化调查研究,陈正彪像上了发条一样,根本停不下来,深深爱上了这项工作。课题研究结束后,没有任何组织和领导安排他继续做此项工作,他回到巧一中一边任教,一边继续进行本土文化的调查思考。他潜心研读《史记》《东川府志》《乌蒙纪年》《昭通史编年》《民国巧家县志稿》《巧家县志》《西南地区民族史》《西南地区矿冶史》及彝族、苗族历史文化等古今典籍、资料,结合田野调查所得,努力梳理出本区域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脉络,同时积极撰写文本。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巧家,积极为巧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作贡献,他利用业余时间深入巧家的山山水水,收集民族民间文化,了解风土人情。相继搜集整理了《披今历古话蒙姑》《云南药山》(这两本已出版)《秘境巧家》《发拉花灯》《朱氏唢呐》。
陈正彪的本职工作是高中语文教学和校刊编辑工作。他把自己梳理研究的成果展示在校园,为学生提供一份图文并茂的乡土人文教材。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增强,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记住家乡这片厚重的历史文化土壤、记住乡愁,许多学子学成后还不忘回乡建设新巧家。
随着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的开工建设,巧家的发展越来越快,巧家正致力于打造精品湖滨旅游城市,高峡平湖、避寒胜地将成为巧家的旅游名片。随着格巧高速、鲁巧高速等交通大通道打通后,巧家的交通会非常便捷,今后到巧家旅游观光的游客会与日俱增。但要发展旅游,光有山水风光是有缺憾的,要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悠长,还需要文化作重要支撑。
“我希望我的研究成果的转换能为打造巧家旅游业提供文化支持,让各地游客更深入地认识巧家、喜欢巧家,让更多游客慕名而来,乘兴而返。”已过天命之年的陈正彪奋斗不止,笔耕不辍,继续憧憬着巧家的美好未来。
(通讯员 谭昌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