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开题报告1、今年来,在课堂中应用目的导学的研究中,很多研究者都把运用导学案进行的教学作为一种教学形式来进行研究。理论研究者主要从理论方面讨论目的导学教学形式的特质与理论根据,一线的老师则更多地从本身教学实践出发,从各自的学科角度对目的导学教学的详细操作进行了探寻求索,围绕着学案的设计和学案的施行两方面内容进行研究,这些研究都获得了一些有效的成果。但在新课程施行的经过中,我们感觉,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目的导学还有研究的必要,首先是目的导学的内涵及策略都需要进一步丰富。其次,现行教学资料的目的资料需要进一步明晰。最后,在目的进一步丰富和明确的前提下,怎样真正实现导学而不是导教,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2、2020年我校提出了目的导学教学新形式教学改革,该形式尊重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思想理念,同时,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领导者的主导地位被充分显现。老师通过确定教学目的、施行教学目的、控制教学目的、检测和评价教学目的等一系列环节,利用课堂内的资源及对问题的讨论、分析与拓展,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个的潜能,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并把学习目的、内容在45分钟的课堂内分步施行完成。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1.课题研究的目的:〔1〕老师学习、认可目的导学形式的课堂教学优点。〔2〕研究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实效性,真正转变老师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3〕探寻求索出高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介入,乐学、会学,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2.课题研究的意义〔1〕通过施行目的导学形式教学,探寻求索、总结出合适该形式的历史课堂教学案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改变我校一些缺乏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方式。〔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面向全体学生。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3〕以研促教,加快我组老师的专业成长。促进老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高效教学观,逐步提高我组老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进而优化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二〕本课题的创新之处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围绕目的导学,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以课例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式,采用案例-评价-反思-沟通的教学流程,深切进入开展教学专题化研究,组织老师集体攻关。
不断提高研究的质量,探寻求索在课堂教学中以目的导学法为特点的课堂教学方式。以创新教育理论引领课堂教学的发展,进而促进老师课堂教学能力以及驾驭课堂能力的提升,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二、课题研究的详细目的与主要内容详细目的:1、学生成才。学生协作互助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自学质疑能力等得到大幅度提升,构成积极主动、乐观向上、自信自强、克制困难的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和公平竞争、集体合作的精神。2、老师成长。通过学习、实践、评价、反思、沟通、合作的实践策略,不断提高老师在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经过中导学、导教、导练以及课后反思的能力。同时,通过这种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促使老师不断钻研业务,提升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促进广大老师在改革中成长。3、学校发展。通过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气氛,促进良好学风、教风、校风的构成,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面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研究内容:1、通过老师的目的导学形式课堂教学示范、现场听课、评课及问卷调查与访谈,总结形式优点,使该形式能被其它老师认可。2、通过示范课及辅导讲座,使课题组老师基本把握目的导学形式教学的基本流程,并进行实践、创新与总结,实践出合适各章节内容的课堂教学高效教学形式及优秀教学案例。
3、通过不同的目的导入案例,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与学生座谈或问卷调查,总结出各章节的教学内容用什么样的目的导入方式才能激发出学生最大的学习动机,获得新课导入的优秀案例。4、怎样组织教学,达成高效课堂。即:〔1〕通过教学实践,老师能确定哪些内容合适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哪些内容合适小组合作学习。〔2〕通过学习,借鉴及比照实验,老师把握编合作学习小组的科学性。〔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总结出老师提出问题的科学性、有效性。〔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老师获得采取什么样的讨论方式调动学生的介入积极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讨论中得到收获。〔5〕通过了解、调查、追踪比照,了解各学科、各章节哪些知识需适当拓展。5、通过该形式的教学实践研究发现和总结出还有哪些缺乏及困惑。三、完成课题的条件及人员分工〔一〕人员分工:课题组组长:梁晓英负责整个课题的组织工作,申报课题并对课题进行论证、总结等工作。课题组成员:曾宪书负责主抓课题施行研究;刘秉义详细负责材料的积累,施行科研课题的经过管理:其他成员介入编写教案,听课、评课,撰写论文等工作。〔二〕进行该项目研究具备的基本条件:1、学校的研究环境在校领导的重视下,我校的教育科学研究气氛浓烈厚重,科研工作获得良好的成绩。
2、资料准备学校有多年教育科研管理和理论培训的基础材料和教育科研方式方法理论等方面的书籍,图书室还有近百种教育期刊,有优越的条件开展课题研究。3、经费保证学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并在人员、时间、经费上提供保证,按课题计划确保经费投入,进一步改善课题设施和课题条件,创造有利的条件保证该课题的顺利进行。四、课题的研究方式方法本课题是属于实践研究的范畴,兼有理论研究。能够采用文献调查、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方式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研究文献资料,全面、正确地了解研究的内容。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座谈、测试、访谈等多种形式,对实验要素进行科学分析与系统整理,构成一般性结论。3、行动研究法:在研究经过中,对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修改和补充。五、课题的施行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2020年11月--2021年10月,共分为三个研究阶段。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0年11月-2021年2月〕1、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组织学习目的导学形式的教学基本环节,收集有关目的导学的资料。2、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确定个人研究内容,制定研究计划。举行开题报告会。第二阶段:施行阶段〔2021年3月-2021年7月〕第一步:〔2021年3月-2021年11月〕1、进行集体备课,积极开展目的导学形式公开课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反思、学习、讨论、改良、再实践。
2、邀请本组及其他教研人员一起听课、评课、提出意见和建议,完善目的导学形式。第二步:〔2021年12月-2021年2月〕1、实验老师根据研究方案,对研究经过进行整理、设计编写目的导学教案。2、制定能指导本学科目的导学形式的教学评价表,对施行经过进行可操作性的评价。3、撰写阶段性论文。第三步:〔2021年3月-7月〕1、在获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及时总结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深切进入开展研究。2、定期开展目的导学形式验收课活动、比赛课活动。3、对达成目的进行研究和总结。进一步完善目的导学形式的教学评价表,追求目的导学形式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1年8月-2021年10月〕1、完成本方案研究内容中规定的各项研究项目,编写目的导学形式的教案汇编,撰写论文和结题报告。2、进一步深化完善、推广本学科的目的导学高效课堂教学形式。六、最终完成时间与最终成果形式〔一〕完成时间:2021年10月。〔二〕成果形式:1、探寻求索出了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教学成绩得到提高,本课题的研究,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明显加强,积极性、主动性显着提高。
表现为:课上积极讨论,大胆质疑,课下认真观察,勤于考虑,构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2、老师教学水平明显提高〔1〕老师的教育观念有了明显的改变,在不断的更新中,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角色的转换,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以主人翁姿态投入到学习中去,促使学生合作互助学习,加强了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2〕通过课题的研究,老师将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聚集成文,撰写了教学设计、论文等,理论水平提高。〔3〕老师的授课水平明显提高,课堂40分钟有质量,老师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4〕本课题研究实验带动了我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在这个课题研究带动下,我校的教学成绩大面积提高成为可能。3、目的导学形式的教案汇编,目的导学形式论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