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01 史料1.(2012年浙江卷)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时,引李白诗句“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证唐代邯郸人口殷盛。有学者则指出李白用的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秦人胜,坑杀赵兵四十万的典故。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不足为信B.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C.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D.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详加考辨2.(2013年全国Ⅱ)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宁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3、(2015年上海卷)为研究三国时代的历史,某同学找来了电脑游戏《三国英杰传》、二十四史中的《三国志》、小说《三国演义》、电视剧《三国》的影碟,其中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A、《三国志》B、《三国演义》C、《三国》D、《三国英杰传》4.(2016年浙江卷)《明太祖实录》有一段圣旨:“今天下已定,而民数未核实,其命户部籍天下户口,每户给以户贴。
”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代户贴原件所录圣旨为:“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天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哩。教中书(省)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贴,你每(们)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贴。”这说明A.《实录》与《户贴》,都是第二手史料B.官方原始记录与口述史料,需仔细甄别使用C.第一则材料是文献史料,更具有历史的实录感 D.第二则材料是实物史料,更能反映历史的原貌5、(2017年北京卷)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答案】C6.(2017年全国二)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7.(2018年江苏) 20世纪50年代后期,北京市向知识分子发放“高脑油”(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关于发放的时间和定量,有以下记述:据此可知,关于“高脑油”的发放A.展览的文字介绍真实可靠B.两部经济著作的记述完全一致C.馆藏的原始文件更为可信D.现有史料无法证明其是否实行模拟题训练8.右图为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景龙四年(710年)抄本《论语郑氏注》(部分),12岁的作者在旁边留有小诗:“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嫌迟。
明朝是假日,早放学生归。”此文物可佐证:A.唐朝人大多用诗歌表达生活体验B.汉文化在西北边疆地区有所传播C.雕版印刷术的影响范围非常有限D.书法艺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8.1960年代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了一卷文书,是唐景龙四年(公元710年)一名叫卜天寿的12学生的“家庭作业”,作业是抄写《论语·郑氏注》,抄写完后,卷末附了一首打油诗:“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咸池,明朝是贾日,早放学生归。”这份文书的史料价值在于证实A.《论语》上升为经的时间是在唐代?? B.五言诗起源于唐代西北地区民间C.儒家文化在当时吐鲁番地区流传????D.科举制与唐诗繁荣存在因果关系9.图7为国家一级陶质文物,秦代孤品官印“右丞相印”封泥,包括李斯在内的多位秦丞相都可能使用过这枚印章。据此可知A.“三公九卿”制度在秦朝已经建立B.使用这枚印章的人,其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监察事务C.封泥上的清晰文字体现出隶书的明显特征D.“孤证不立”是研究历史的一项重要原则,此印的出现,不能充分证明“三公九卿”制度在秦朝已经建立10.“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代张籍的这首《凉州词》可供研究唐代的A.社会习俗B.财政收入C.边疆治理D.丝绸之路11.下面是当时中日两国公开出版物刊载的关于马关谈判议和的手绘场景图,这组图片中国报刊上的图片:《各国钦差会同李傅相议和图》,中坐长须长者为李鸿章。
日本报刊上的图片:《清国媾和使来朝谈判之图》,穿西式礼服者为伊藤博文等。A.一手资料,史料价值高B.客观真实反映历史事实C.主观想象不具史料价值D.掺杂了作者强烈的感情12.如图为东汉盘鼓舞画像砖图案。该画像砖图案A.形象反映了汉代艺术风貌B.体现了世界领先的制作技艺C.作为艺术品没有史学价值D.彩显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13.19世纪,某作家在其半个世纪的人生中,创作了诸多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它们描述了广阔的生活画面,涉及当时法国社会各阶层、各领域甚至一些角落的真实生活场景。据此可知,这些短篇小说A.体现了浪漫主义风格B.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C.深刻批判了拜金主义D.旨在揭露社会阴暗面14.观察如图,从史学角度看,该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A.是基督教经典,不能作为史料引用B.是研究早期希腊历史的第一手资料C.是研究早期罗马历史的第一手资料D.是了解早期地中海东岸地区宝贵史料15.下表所示为不同史籍关于刘邦“约法三章”的记载。由此可推知A.史籍记载的真实可靠性B.西汉政府意图取信于民C.汉政权取胜的重要保证D.小说没有史料研究价值16.下图为1973年甘肃嘉峪关出土的魏晋时期墓壁画《驿使图》,再现了公元3世纪西北边疆驿使驰送文书的情景。
画师寥寥几笔就勾勒出驿使手持文书,胯下红鬃烈马四蹄腾空的形象;有趣的是这位“中国最早快递小哥”生动的面部唯独没有画上嘴巴。这幅画A.说明我国的邮驿制度起源于汉代B.反映出当时西北边境民族矛盾尖锐C.纯艺术作品、史料价值不高D.体现了真实而又写意的绘画手法17.1937年9月30日《申报》报道:“此次(上海战区第十五集团军)五十一师夜袭大捷,其勇敢机智,实令国人内心振奋。此非仅前方军人之光荣,亦是全体国民之光荣,其赫赫战绩必将鼓荡起我九州同胞更高的抗敌斗志。”该报道A.反映抗战以来的首胜B.表明正面战场击退了沿津浦路南下日军C.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D.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18.如图为1983—1984年于湖北江陵张家山247号汉墓出土的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二年律令》为出土简文原有标题,单独写在一枚简上。由于这部分竹简简册同墓中的《历谱》共存一处,而《历谱》所记的最早年号为汉高祖五年、最后年代为吕后二年,因此学界认为《二年律令》的“二年”应为吕后二年,也就是说律令应是从汉高祖五年到吕后二年时施行的律令。这说明A.《二年律令》的出土丰富了人们对汉律的认识B.《二年律令》的出土说明汉代以法家思想治国C.《二年律令》是文献史料比《厉谱》更有价值D.历史文献必须与文物相印证才能揭示历史真相19.秦始皇陵兵马持1号坑的出土文物以车兵为主休,车兵、步兵成矩形联合编队。
九个过洞(俑坑内陈列事物的特殊结构)内排列着战车与步兵的庞大主体军阵,每个过洞内有四列武士,有的穿战袍,有的着铠甲,中间配有战车,每辆战车后有御手一名,车士两名。这些文物A.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史料价值B.还原了战场上的残酷局面C.代表了秦朝民营手工业成就D.成为陵墓雕塑艺术的发端20.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绝对不能回避“当事人”康有为的《戊戌奏稿》、《康南海自编年谱》和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可以说,这些史料是研究戊戌变法的“原始材料”。遗憾的是,经学者研究发现,康、梁人均在以上史料中有作伪的痕迹,和史实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原始材料”的甄别考订非常重要B.历史研究只能利用“原始材料”C.“原始材料”无法接近历史的真实D.“二手材料”更具有史料价值21.梁启超说:“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无- - 书无问题;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这表明梁启超认为《诗经》A.具有史料价值B.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C.是编年体史书D.正确评判了历史人物22.如图是殷墟出土刻有文字的龟甲。这些出土文物对于历史研究的价值在于A.替代文献记载B.展示历史全貌C.还原历史真相D.提供原始史料23.下图为鲜卑旧墟石室嘎仙洞壁上北魏皇帝祭祖时镌刻的祝文,文字内容与《魏书》相关记载相同,证明嘎仙洞就是鲜卑拓跋部“石室”祖庙。
这说明A.祝文和《魏书》都是二手史料B.史书文字记载不具备史料价值C.文物资料可以与史书记载相互印证D.只有第一手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24.1911年12月1日,中国第一部新闻纪录片《武汉战争》在上海放映,它真实地记录了武昌起义后革命军反 清 战斗的一些历史画面。1913年,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摄制了一部反映二次革命的新闻纪录片《上海战争》。这表明,中国早期新闻纪录片A.具有重要史料价值B.体裁形式过于单一C.带有鲜明反满思想D.制作水准普遍较高25.下图作为中苏关系的史料,其价值在于() 苏联油画《的签订(1950年)》A.是研究中苏建交的第一手资料B.真实还原了签约现场的细节C.用于印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D.艺术再现了中苏的友好关系26.下面对于研究甲午中日战争最具有史料价值的是( )A.关于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绘画B.2015年从黄海打捞出的致远舰残骸C.关于1894甲午风云海报D.2014人民版教材甲午战争形势图27.《史记》记载:“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荆轲)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铜柱。”山东嘉祥武氏祠的汉代画像石《荆轲刺秦王》(下图)再现了这一场景。《史记》的记载和这块画像石A.都是第一手史料B.后者比前者更具价值C.都是第二手史料D.创作形式是基本一致28.苏格拉底没有留下任何著作,后世对他的了解主要通过当时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剧本《希俄斯旅行日记》以及他的弟子柏拉图的和色诺芬的记载。
但是他们的记载有时是相互矛盾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B.柏拉图的记载较可信C.剧作家的作品更具史料价值D.文字史料带有主观性29.下图是1947年美国人画的一幅漫画(注:图一人物身上的文字是Europe,绳子上写着MarshallPlan)。下列阐释正确的是A.该漫画具有强烈的主观性B.该漫画没有史料价值C.表明冷战对峙产生了恶果D.揭示欧洲发生了分裂30.扶桑树,古代神话传说中太阳栖息的神树。据《山海经 ? 海外东经》载:“汤谷上有扶桑,十日(太阳)所浴,在黑齿北。” 2021年4月,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了3号青铜神树。据考古专家推测,该神树刻画的应该就是上古神话中所说的 “扶桑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山海经》关于扶桑树的记录准确可信B.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C.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更有价值D.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31.以下对《吉尔伽美什》《荷马史诗》《伊戈尔远征记》等史诗的看法正确的是A.荒诞离奇完全没有史料价值B.写作年代久远可以看作历史C.侧面反映古代社会历史风貌D.文学瑰宝但与真实历史无关32.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
”由此可知梁启超认为A.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B.家谱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C.家谱记载内容准确无误D.家谱是了解历史的唯一途径33.下图是陕西出土的西周利篡及其内部铭文拓片。铭文33字,大意是周武王灭商、占领朝歌、论功行赏并且铸造此青铜器以纪念先祖檀公。该文物体现了A.西周时期冶炼技术领先于世界B.手工业技术与史料价值的统一C.书法艺术已经发展到自觉阶段D.古代比较成熟的汉字开始形成34.关于清朝雍正皇帝继位问题一直是历史悬案,民间和野史传闻很多,其中一个版本深人人心,内容如下:雍正改了康熙留下的遗诏,把“传位十四子“改成“传位于四子",成功当上了皇帝。近期在中国档案珍品展上,展出的“康熙壅帝遗诏"却这样写道:雍亲王皇四子胤祺,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这桩历史悬案终于有了答案。这说明A.正史相比于野史可信度更高B.一手史料更接近历史的真相C.未经实物史料印证的历史都不足为信D.史料的纷繁复杂使历史真相无法辨别35.学习和研究历史需要辨别史料的价值。从研究司马迁史学思想的角度来看,《史记》属于A.一手史料B.二手史料C.实物史料D.间接史料36.1899年,康有为回忆“公车上书”时说,他投递了公车的联名上书,但都察院不收。
21世纪初,某历史学者详细查阅清朝军机处《随手档》《早事档》《上谕档》《电报档》《洋务档》《交发档》《宫中电报电旨》等档案后,认为康有为并没有投递公车的上书。从史学研究角度判断A.回忆录能准确地再现历史的真相B.公车联名上书的事件根本不存在C.时代的不同决定了历史叙述的不同 D.历史档案比回忆录的史料价值更高37.如表是关于唐初“玄武门之变”的不同记载,下列结论正确的是文献记载《旧唐书高祖本纪》六月庚申,秦王以皇太子建成与齐王元吉同谋害己,率兵诛之。《新唐书高祖本纪》庚申,秦王世民杀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A.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无法识辨B.历史事实从历史叙述中产生C.历史真相从文献记载中完全还原D.文字史料并非都客观可靠38.自传是作者本人对其所亲历和亲见的事情进行记述的回忆性作品。卢梭在其自传《忏悔录》中说:“我的《忏悔录》的本旨,就是要正确地反映我一生的种种境遇,那时的内心状况。我向读者许诺的正是我心灵的历史,为了忠实地写这部历史,我不需要其他记录,我只要像我迄今为止所做的那样,诉诸我内心就成了。”这说明A.自传是研究作者本人精神世界的重要史料B.自传由亲历者记述,因此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历史C.由于主观性较强,自传的文学价值高于其史学价值D.使用多种类型的史料进行比较研究,更能接近历史的真相39.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曾说:“史学的对象是史料,不是文词,不是伦理,不是神学,并且不是社会学。
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不是做艺术的建设,不是做疏通的事业,不是去扶持或推倒这个运动,那个主义。……史学便是史料学。”他强调史学研究的重心是对史料的考证和辨析史料。史料包括文字史料、口述史料和非文字史料等。下列关于史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同一个史料,人们可能会作出多种解释B.史料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重要依据C.在三种史料类型中文字史料的价值最高D.对同一事件的记载,不同的史料可能完全不同40.1978年,在湖北随县发现了战国年间的“曾侯乙墓”,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气势磅礴的曾侯乙青铜编钟,这足以证明,春秋战国时期在今随州一带存在一个“曾国”。可是考察史料,却明确记载着当地是“随国”之所在。如此一来,具“地下之材”而无“纸上之材”的曾国,和具“纸上之材”而无“地下之材”的随国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历史长久的争议,最后还是从考古发现里找到了答案。2013年在距离曾侯乙墓只有4公里的地方,又发现了另一处曾侯墓地,即随州文峰塔东周曾国墓地,除出土了一批带有“曾”字铭文的铜器外,同时还发现了一件带有“随”字铭文的铜器,铭文为“随大司马嘉有之行戈”。于是,“曾随一国”的看法渐成学界主流。这说明A.“二重证据法”已经不适宜新史学研究B.史学争议通过考古发现才能寻找到答案C.考古发现一定程度上利于解决历史悬案D.不同史料记载会使追寻真相变得更困难41.岳麓书院藏秦简“秦始皇禁湘山诏,记载秦始皇巡游湘山(即洞庭湖君山)时,“登相(湘)山、屏山,其树木野美,望骆翠山以南,树木口见亦美,其皆禁勿伐”。
《史记》则记载秦始皇在湘山遭遇大风,几乎不能渡过湘江,以为当地神灵作怪,“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精(使其裸露)其山"。上述材料旨在说明A.秦简属于官方记录,可信度更高 B.历史记录者立场影响历史叙述C.《史记》存在丑化秦始皇的倾向D.史学研究占有的史料越多越好42.史料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以下各项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①南京大屠杀万人坑遗址 ②《凡尔赛条约》原件 ③《二战史》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