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大历史观引领古都郊野特色地区文脉传承 ——以北京大南苑区域为例

大历史观引领古都郊野特色地区文脉传承 ——以北京大南苑区域为例

大历史观引领古都郊野特色地区文脉传承 ——以北京大南苑区域为例引 言 • 大历史观 大历史观是由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提出的一种历史研究视角。他认为历史并非一人一时或一朝一世的孤立事件,而是有内在规律和联系

项目简介

引 言

• 大历史观

大历史观是由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提出的一种历史研究视角。他认为历史并非一人一时或一朝一世的孤立事件,而是有内在规律和联系,惟有从历史大格局中把握微观的对象,关注历史结构性变动和长期发展趋势,才能揭示历史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具有典型的大历史思维,他曾阐述对历史的态度:“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

中国历代国都营建均会将郊野形胜之地纳入整体布局,这些特色区域与都城互为依存,形成有机整体。当前由于认识片面化和遗存碎片化,古都郊野特色区域基本游离于法定保护体系之外,历史格局特色大多湮灭殆尽,亟待探索适应性的保护传承方法体系。大历史观为古都郊野特色区域的保护更新、传承复兴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以宏观之思,从历史的纵横联系中整体审视地区演化规律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引领区域文脉传承。

具体研究应侧重两个维度:

认识维度——以更宏观的视角关注文化地理、城乡系统、历史变迁等因素对区域文明形态的影响和功能的塑造,关注不同历史阶段生产生活的主要群体和聚落长期演化中的历史层叠性特征。

实践维度——以更广阔的视角挖掘全时空、全谱系、全脉络的潜在历史文化资源,关注区域整体格局特色的延续和多层历史空间网络的彰显。

• 北京大南苑区域

南苑,又名南海子,位于北京永定门以南约6km外的平原上,是五朝皇家猎场和明清帝都苑囿所在地。辽金时期南苑地区是皇家“春捺钵”之地;元代是皇族狩猎的“下马飞放泊”;明代筑墙垣,“以禁城北有海子,故别名南海子”;清代增建大量行宫庙宇,疏浚水系,乾隆时期达到鼎盛。清末,南苑随国势衰败而荒废,旧址上出现了村落、兵营、机场、航校、铁路以及批发市场等。

当前,南苑历史格局基本无存,苑墙苑门行宫仅存部分遗址遗迹,现状水系发生了较大改变,区域文化氛围较差。本文以大历史的视角重新认识大南苑区域的多元价值特征,以此为指引,构建区域文化资源梳理和文脉传承的系统方法和创新路径。

from clipboard

图1 历代南苑区域与北京城关系演变示意

从左至右分别为辽、金、元、明清

1大历史观引领区域文脉再认识

1.1 文化地理影响下的文明形态碰撞

文化地理是孕育文明形态的决定性因素。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出:“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他在《大历史不会萎缩》中提出:“在中国地图上可以画出一条15英寸等雨线……凡线之以南以东,平均每年至少有15英寸之雨量,可堪耕作,线之以北以西,则低于此最少的雨量。而这等雨线也是胡汉之分划和少数民族及多数民族几千年长期交兵之处,而尤以气候干旱和人口过剩时为然”。他认为,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气候在不利时便会袭取农耕民族的财富,造成“中国的农民和塞外的牧民连亘了两千多年的斗争记录”。

京津冀地区被15英寸(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分割,处于西北游牧区和中原农耕区过渡地带。北京是京津冀的中心,燕山山高谷深,形成天然屏障,阻挡东北、西北威胁,东南平原适宜农业,是大都邑的理想空间选择。但是一旦失守游牧民族可长驱直入中原。因此,北京是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长期拉锯式争夺的地带,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碰撞、融合的摇篮。

from clipboard

图2 游牧区和农耕区分布过度地带特征示意

北京具有“北山南水”的独特形胜,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等游牧民族政权均定都北京。这些游牧民族统治中原后,普遍面临两大历史性难题:一是如何保持武力上对汉民族的绝对优势;二是如何防止被强大的汉文化彻底同化。因此,作为辽、金、元、清都城的北京,需要在城市附近开辟猎场、演武之所,靠近宫室且水草丰茂、地势开阔的区域是统治者寻求的理想场所,位于京城南郊的南苑成为最佳选择。

南苑地区处于古永定河洪积冲积扇内,永定河南移后,残留余脉及地表洼地逐渐变成水草丰美的膏腴之地,地貌平坦开阔,湖泊星罗棋布,丰富的草甸、水泽及动植物资源为行围布猎、阅兵演武提供了适宜的场所。延续了数百年的南苑狩猎阅武活动,正是游牧民族封建化进程中自我追溯、维持尚武传统的重要体现。

from clipboard

图3 大南苑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示意

南苑的建设早于圆明园、颐和园等皇家园林,占地面积约210km²,规模大于北京所有皇家园林的总和。南苑以自然林木、水泽为主,苑内遍布河流沼泽,四时不竭、汪洋若海,苑内遍布奇花异果、飞禽走兽,“飞者、走者、蹄者、角者,或群或友,纷纷霍绎”。其中,麋鹿为异兽中的珍品,宋代苏洵《权书·心术》言:“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清末南苑成为豢养“世界最后一批麋鹿群”的场所。南苑内极低的建筑密度和人工造景形成分散节点式布局,散布苑内的宫廷与猎场、养牲地、开垦地亩融合,成就了京郊唯一具有广袤平原景观的皇家御苑。

from clipboard

图4 南苑苑囿要素和历史功能示意

表1 清代皇家园林苑囿特征对比

from clipboard

1.2 整体思维指引下的完整都城体系

法国汉学研究者葛兰言(Marcel Granet)所著《中国人的思维》中提出:“关联性宇宙观如不是在远古,也在古典时代就已经充分形成了,并且是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一个最初的与典型的表现”;张光直认为“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可以说是最为令人注目的特征,是从意识形态上说来它是在一个整体性的宇宙形成论的框架里面创造出来的”;钱穆认为“西方人看重部分,中国人则看重整体”。

笔者认为,“整体性”是中国历史城市最突出的价值。1948年梁思成主持编写的《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第一条即为“北平城全部”,他在1950年代进一步提出:“北京古城的价值不仅在于个别建筑类型和个别艺术杰作,最重要还在于各建筑的全部配合……在于全部部署的壮严秩序;在于宏壮而美丽的整体环境”。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明清都城的营建并非仅局限于老城内,而是在更广阔的区域构建了功能齐备的都城体系。研究表明,在距离紫禁城约10—20km范围温榆河至永定河之间区域,大致是皇家园林苑囿的主要分布区。

南苑自早期形成之时起,便与都城整体功能密切关联。南苑主要以围猎阅武、园居行游为主,以物资供应、生态涵养为补充,是都城功能体系的重要构成。南苑在长期发展中与都城生产生活、社会结构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融,形成了独特的空间格局与文化系统,与都城功能和空间保持高度的整体性和互补性。南苑春蒐、木兰秋狝成为清廷每年不可或缺的重大活动。

from clipboard

图5 南苑在都城体系中的职能分工

元至清末,京杭大运河始终是北京的生命线,通惠河是联系京城与大运河的动脉。明初通惠河西段被圈入皇城,漕运能力降低。清代玉泉山—玉河—昆明湖—高粱河—积水潭—通惠河是京城的主要供水线路,通惠河漕运进一步受到影响。乾隆年间,清廷以南苑水系治理为切入点,对补充漕运、蓄积泉源做出长远布局,持续疏通一亩泉等水源,大规模整治凉水河、小龙河、凤河,扩展河道、添建桥闸、疏剔水泊,实现清流养源以补充运河水源,有力地保障了京城生命线的通畅。

from clipboard

图6 清南苑水系与运河关系示意

1.3 广义文化视角下的民间文化承载

广义文化视角不仅关注帝王将相、宫殿庙宇等宏大的有形遗产,而且将老百姓日用不觉的民间遗产以及习俗、活动、礼仪等无形遗产也纳入研究的范畴。中国营造学社对古建筑保护研究中引入了广义文化视角,营造学社创始人朱启钤曾提出:“凡彩绘、雕塑、染织、裸漆、铸冶、博植,一切考工之事,皆本社所有之事。推而及之,凡信仰传说仪文乐歌,一切无形之思想背景,属于民俗学家之事,亦皆本社所应旁搜远绍者”。近年来,世界文化遗产的评选也更加重视多样性的遗产和反映世俗大众文化的遗产。

南苑地区在明清两代虽是盛极一时的皇家苑囿,但清末内外交困的清政府无力维持庞大的苑囿,便成立了南苑督办垦务局,以“南苑督办垦务局执照”(俗称“龙票”)的形式将南苑土地出售,朝廷显贵、太监及商人等纷纷抢购“龙票”,圈占土地建庄园。自此,南苑近700年的皇家苑囿功能彻底终结。此后,越来越多百姓定居于南苑,形成具有南苑地区特质的民间传统文化。

南苑地区是北京城南民间信仰的重要承载地。北京自明清以来就按照五行方位布置了著名的五镇、五顶。其中,五顶中的中顶庙、南顶庙都在大南苑及周边区域。三台山庙会、中顶庙会、西铁营花钹大鼓等传统民俗活动风弥遐迩,极具南苑特色。此外,南苑依托平原地貌和丰富的水资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聚落群,大量地名中延续了营、垡、庄等名称。其中,带“营”字的片区曾是山西移民聚落的集中地区,明初山西先后数十次向此处移民,并以地设营进行准军事化管理;带“垡”字的片区是长期在南苑永定河故道形成的胶泥地上垦殖翻起土垡的区域;带“庄”的片区大多是清末圈地形成的地主庄园。

from clipboard

北京五镇五顶布局示意(左);大南苑区域特色聚落分布示意(右)

图7 大南苑区域民间文化特征

1.4 历史累代积淀下的空间多层叠合

南苑地区在历史演化中呈现出多层叠合积淀、新旧持续交替的复杂状态,历史过程性、层次性十分丰富。闻一多的《五四断想》虽以除旧布新为主题,但却形象地道出了历史演化的基本逻辑:“旧的悠悠死去,新的悠悠生出,不慌不忙,一个跟一个——这是演化。新的已经来到,旧的还不肯去,新的急了,把旧的挤掉——这是革命……‘悠悠’是目的,‘挤’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近年来,国际遗产保护领域对历史城市层叠性认识不断深化,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关于历史性城市景观的建议书》指出:“历史性城市景观是文化与自然价值及载体经过层层积淀形成的城市地区,保护城市遗产需展现不同时间维度的历史痕迹。”

大南苑区域发展演化的历史不是单一片段,而是经历了辽、金、元、明、清、民国至今的漫长阶段,由单一猎场到完整苑囿,再到近代京郊军事重地、铁路航空试验地,多个历史时期痕迹层叠发展,形成了多元复杂的空间格局和文化内涵。根据文献考据和考古成果,对区域历史脉络进行分层解析,叠加形成大南苑区域复杂关联的历史空间网络。

清末南苑再无皇室苑囿之风貌,但因区位优势成为京南军事屏障和近代化建设的试验田。卢汉铁路是甲午战争后中国自主修筑的第一条铁路,1897年接轨至南苑北侧马家堡,马家堡站成为北京第一座火车始发站;1899年由永定门至马家堡建设了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线;1910年修建了中国第一座机场——南苑机场,1946年编制的《北平都市计划大纲》将城市中轴线延至南苑机场。此后,南苑陆续建设了中国第一个航空工厂、航空学校、运载火箭技术研究机构等。1949年解放军飞行中队在南苑成立,成功执行了开国大典的飞行任务。

from clipboard

清末南苑地区铁路线示意(左)北平都市计划大纲方案(1946)(右)

图8 大南苑区域近代交通建设

从大历史的角度看,南苑保卫战在近代抗战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7月27日二十九军退守南苑,南苑成为北平城外的最后一道屏障。28日凌晨日军向南苑发起进攻,随即爆发了中日第一场大规模战役,双方死伤众多。日军将炮火集中于学生兵团驻地并突入阵地,数千名学生兵与日军展开白刃战,全部壮烈牺牲;7月28日南苑沦陷,撤退的守军在大红门遇伏,佟麟阁、赵登禹将军牺牲;7月29日北平沦陷。南苑保卫战虽只坚持了22天,却是中国军队大规模抵抗的开始,唤醒了全民族的抗战意识。

from clipboard

图9 大南苑区域近代历史层叠性特征

2大历史观引领文化资源再梳理

我国现行历史文化保护体系中的保护对象包括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历史建筑等,按照现行保护体系标准梳理大南苑区域的文化遗产,会发现近210km²范围内仅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地下文物埋藏区3片,资源类型和数量十分稀少。

但是,以大历史的视角对大南苑区域历史文化价值进行系统认知,则可抽丝剥茧式地梳理出都城苑囿、生态景观、传统民俗、抵抗侵略、铁路航天6条典型文脉。对文脉载体深入挖掘整理会发现,大南苑区域蕴藏着大量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它们互为依存、相互激荡,共同构成了典型的地域聚落特征和多元文化内涵,是大南苑区域整体保护、利用、传承创新的基础。

from clipboard

图10 大南苑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挖掘

表2 历史文化资源汇总表

from clipboard

3大历史观引领文脉传承新路径

从大历史的视角看,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是全时空、全脉络、全谱系要素综合推动的结果,全社会对文明的理解和对遗产的认识不断深化。在大历史的坐标下,北京的历史文化保护思路经历了持续调整的历史进程。从1950年代“梁陈方案”的设想,到2004年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旧城(老城)整体保护,再到2016年新版城市总体规划确立的以老城、三山五园为重点的保护框架,历史文化保护的视野和理念逐步提升,格局不断开阔。

笔者认为,新时代应立足大国首都建设的战略高度,系统谋划大南苑区域的历史文脉保护与复兴,形成传承首都文化精华的典范地区。大南苑应与老城、三山五园等区域交相辉映,共同构成彰显中华文明的金名片,展现新时代大国文化自信。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应突破现有条块分割的保护方法和思维束缚,以大历史观为引领,整体构建大南苑区域的保护复兴框架,创新文脉传承路径,讲好南苑故事。

3.1 多层多类保护框架

遗产保护是文脉传承的前提。大南苑区域面积是北京老城的3倍左右,对于如此宏大地区的遗产保护,需要以历史文化价值为导向,根据资源特征,从不同空间尺度、遗产类型等角度建立多层次的适应性保护框架。首先应保护区域整体格局风貌,包括南中轴格局、南苑皇家苑囿格局、地区历史环境等;其次是保护体现文脉特征的典型历史片区,包括团河行宫片、南红门行宫片、旧宫—德寿寺片、新宫片、南苑机场片、大红门片、小红门片、永定门片;第三是保护重要点状要素,包括文物、历史建筑等文物古迹;第四保护地域传统文化,包括传统民俗、节庆活动、历史地名等。

from clipboard

图11 大南苑区域历史文化保护框架示意

3.2 区域文化生态网络

大南苑区域潜在的历史文化资源众多,但散点式的挖掘和保护难以整体彰显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因此,需要在有效保护各类遗产的基础上,引入新的理念和方法对区域历史文化进行系统展示与传承。研究过程中,生态学的方法给笔者很大的启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其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包容性的哲学思辨以及丰富的实践方法,对历史地区的传承复兴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笔者充分借鉴了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引入文化生态学理念,识别历史斑块、历史路径、历史节点,通过织补、串联、延续等方法整合碎片化的历史文化资源,建立区域文化与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经济形式、社会组织、价值观念等沟通构成的完整网络,网络要重点强化动态性、开放性、整体性特征。

from clipboard

图12 大南苑区域文化生态网络构建思路

按照文化生态学的思路,以广袤平原和湿地景观为基底,以南中轴及其延长线为统领,以“九门三水四行宫”的苑囿格局为主体,利用凉水河、小龙河、凤河历史水系,皇家御道、狩猎、谒陵、阅水务等历史线路及津卢铁路、平苑轻轨等历史廊道将区域重要文脉载体、遗产集中片、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城市绿道和开敞空间等有机整合,构建区域文化生态网络,融入现代生活,整体彰显大南苑区域的历史文化氛围,提升区域文化活力和创造力。

from clipboard

图13 大南苑区域文化生态网络

3.3 特色文脉体验游径

在文化生态网络的指引下,将文化特质相近的斑块、节点通过游径串联形成文化特色空间,彰显最具大南苑区域特色的历史文脉。特色文脉体验游径的组织综合考虑市民、游客、文化爱好者等群体的需求,形成多样化的展示与体验方式,并利用历史水系、苑墙苑门遗迹、行宫坛庙遗址、近现代史迹及民间庙宇等资源,建设遗址公园、主题博物馆、纪念地、口袋公园、滨水绿地等。重点建设都城苑囿、传统民俗、军事战争、近代铁路4条特色文脉体验游径,游径通过步行、骑行、旅游公交等方式组织,沿线设置具有文化内涵的景观小品,建设文化信息类基础设施系统,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南苑历史文化。

from clipboard

图14 特色文脉体验游径示意

都城苑囿是大南苑区域的代表性文脉。建议对御道、行宫、皇家寺庙、苑门苑墙、囿台的遗存遗迹进行多样化标识,积极考古发掘苑内御道,未来建设预留与御道走向一致的慢行道。重点展示大红门周边、南红门—晾鹰台、德寿寺等重要历史空间,积极修复南苑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历史格局形态。

传统民俗是体现大南苑区域人文景观的独特文脉。京南地区文化活动丰富,民间庙宇等信仰场所集中分布在凉水河两岸。建议构建传统民俗体验的“水陆双线”游径,采用虚拟现实等多种手段串联京南民间文化的集中资源点。

军事战争是展现近代大南苑区域英勇抵抗侵略的典型文脉。结合相关遗存形成三条军事体验线路:一是以南苑保卫战为主题的英雄之路,二是以八国联军侵略义和团抵抗为主题的铭记历史之路,三是以北洋第六镇等遗迹为主的军事探秘之路。建议利用南苑机场存留设施和场地建设国家纪念地,集中展示近代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抵抗侵略史。

近代铁路是大南苑区域作为近代化建设试验田的重要文脉。建议组织近代铁路游径,挖掘近代铁路走向及站点遗存,保护修复铁轨、枕木等元素,利用轨道线性公园串联永定门、马家堡、大红门站、万字地等历史交通站点,提示历史信息,结合历史遗迹建设首都近代交通博物馆。

from clipboard

图15 特色文脉体验游径分类组织

小 结

大历史观引领下的历史城市和区域文脉传承是新时代历史文化保护方法本土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以大历史的视角探索历史城市及周边区域形成发展的基本脉络,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区域在特定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中长期形成的演化规律、历史分层,也能使保护、利用、传承、创造等当代干预活动尽可能地顺应和延续历史文脉,最大程度彰显区域整体价值,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闪耀出文明的光芒。

本文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北京南中轴地区的一系列规划研究实践和科研课题为依托。原文发表在《中国名城》2020年第10期,作者进行了部分修改。研究得到了中规院原院长杨保军、院总规划师朱子瑜、院副总规划师张广汉、名城所所长鞠德东、主任工苏原、北京公司刘继华副总经理的指导和帮助,在此深表谢意!注:图4,5引自张英杰.北京清代南苑研究

作者简介:

王 军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 高级城市规划师

李亚星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 城市规划师

张子涵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 城市规划师

中国历代国都营建均会将郊野形胜之地纳入整体布局,这些特色区域与都城互为依存,形成有机整体。当前由于认识片面化和遗存碎片化,古都郊野区域基本游离于法定保护体系之外,区域历史特色在城镇化进程中逐渐丧失,亟待抢救性保护与传承。本文引入大历史观的视角,以北京大南苑区域为样本,从历史纵横联系中整体审视区域演化规律,以更广阔的视角认识文化地理、城乡系统、历史变迁等因素影响下的区域文脉特征,系统挖掘全时空、全谱系、全脉络的历史文化资源,并通过文化生态网络的构建,引领区域文脉传承与复兴。希望能为新时代中国历史城市和区域复兴提供有益借鉴。欢迎分享。

上一篇: 研究历史的视角
下一篇: 培养青少年的历史素养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