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基于城市经营理念的眉山三苏祠历史街区发展研究.pdf

基于城市经营理念的眉山三苏祠历史街区发展研究.pdf

基于城市经营理念的眉山三苏祠历史街区发展研究.pdf93小城镇建设HistoricccalCCultuuraalVVillaagges摘要:城市经营是城市建设的一种理念和发展模式,同时也是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一种思路与方法。

93小城镇建设HistoricccalCCultuuraalVVillaagges摘要:城市经营是城市建设的一种理念和发展模式,同时也是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一种思路与方法。城市经营的思想,就是以保护整治街巷空间和历史风貌为原则,以经营更新功能项目为支撑,以经营更新带动保护整治、保护整治约束经营更新,二者循环往复、循序渐进地促使历史街区古风古韵得以延续,老街活力得以绽放。三苏祠具有极高的历史及文化价值,通过对四川眉山三苏祠片区的保护整治及更新经营,使与之相适应的功能和项目向核心聚合,构成完善的城市功能聚合链。城市经营是政府通过城市资源要素的市场化运作,促进城市持续进步,取得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的过程。现阶段,国内学者在对城市经营进行研究时,对城市经营的内涵定义尚无一个权威的、全面的叙述。周诚君、张京祥、俞滨洋等人提出,城市经营是政府根据城市功能对城市环境的要求,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以公共资源为主体的各种可经营资源进行资本化的市场运作,以实现这些资源资本在容量、结构、秩序和功能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从而实现生产建设投入和产出的良性循环、城市功能的提升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饶会林认为城市经营是城市要素的优化组合,即城市产业、城市土地利用、城市资本、城市无形资产、城市环境、城市文化等城市资源的优化组合。

城市经营是城市建设的一种理念和发展模式,同时也是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一种思路与方法。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过程中,应完善城市基础和各项服务设施建设,进而改善周边环境,增强片区功能,美化片区形象,为城市发展和竞争力增强创造条件。历史街区与现代完美结合的例子屡见不鲜,如上海的新天地、成都的宽窄巷子、重庆的瓷器口。基于城市经营的思想,就是以保护整治街巷空间和历史风貌为原则,以更新经营功能项目为支撑,以更新经营带动保护整治、保护整治约束经营更新,二者循环往复、循序渐进地促使历史街区古风古韵得以延续,老街活力得以绽放。一、眉山三苏祠的重要价值三苏祠位于眉山中心城区纱彀行南段,城市西南隅,始建于元代,现存为典型、完整的清代建筑群,建筑面积11500平方米,占地面积56800平方米。祠内主体建筑保存完好,环境优雅,充分向世人展示了三苏文化以及中国古典园林的强大魅力。三苏祠的历史悠久,是全国苏轼研究学会所在地,也是全国的三苏研究资料中心,收藏有丰富的三苏文集和文献资料,有馆藏文物5000余件,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三苏文化是以苏轼为代表的三苏父子以丰富的人生经验、深邃的哲学思想、卓越的政治实践、辉煌的文学成就形成的中国文化史上独特的文化体系。

三苏文化已经渗透到了眉山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眉山城区所有的街道,都与三苏有关;眉山最有名的特色菜——东坡肘子,也是苏东坡创制;外地客人来到眉山,都知道这是大文豪苏东坡的家乡。1980年,三苏祠成为“文革”后四川省首批列入重点文物的单位之一。2006年5月25日,三苏祠成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眉山三苏祠历史街区目前存在的问题(一)交通环境游客进入眉山市后,因城市交通系统缺乏必要的引导和指示,无法直接而便利地到达三苏祠。三苏祠外西、南两侧有城市主干道通过,交通流量大,扬尘和废气污染较大,而西侧大门外的长途车站及邻近的城市干道主交叉口车流繁忙,人流集散频繁,对区域环境亦有较大影响。(二)建筑问题1.建筑环境三苏祠的北、东两侧,居住建筑和办公建筑紧邻其外墙而建,建筑风格与三苏祠古典园林风格建筑格格基于城市经营理念的眉山三苏祠历史街区发展研究94小城镇建设HistoricalCulturalVillagesTowns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不入,对三苏祠内景观风貌造成较大影响。三苏祠四周的建筑色彩,不论是现代建筑还是仿古建筑,其风格和色彩与清代园林建筑差异较大,视觉冲突较明显。2.建筑风貌规划区内现状建筑风貌分为三类:一类——传统风貌建筑,多为木构建筑;二类——与传统风貌建筑有一定的协调,多为砖石结构建筑;三类——现代建筑,多为混凝土框架建筑。

其中一类风貌建筑占10%,二类风貌建筑占20%,三类风貌建筑占70%。3.建筑层数规划区内建筑层数多变化,且低层木结构建筑与多层混凝土框架建筑混合共存,较为清晰地反映出该区域开发与建设的轨迹。其中一层建筑占15%,二层建筑占10%,三层建筑20%,四层建筑占10%,五层建筑占15%,六层建筑占20%,七层建筑占10%。4.建筑质量规划区内建筑多为近期开发建设,建筑质量大多较好。其中建筑质量较好的占50%,建筑质量一般的占20%,建筑质量较差的占30%。(三)空间环境规划区内现存的街道主要有七种断面形式,均为人车混行。其中沙毂街南段的尺度良好,反映出传统的街区风貌;东坡书画城南端街道、蓬莱中路单侧建筑与街道关系良好,另一侧建筑过高,影响了街道整体尺度感。永通街、下西街、通惠街、大南街、育才街两侧建筑过高,与街道关系亟待改善。街区因缺乏必要的开敞空间,使得内、外空间缺乏必要的过渡与联系。(四)配套设施规划区内现有公共设施不完善,功能搭配较为混乱,以三苏祠为核心进而衍生出的配套设施缺乏完整性。三、规划原则(一)整体性原则加强文物古迹及周边整体空间环境和景观环境的塑造,加强整体化的街区景观设计,延续文物古迹特有的环境风格。

(二)协调性原则规划必须兼顾居民的现代生活和旅游发展的需要,与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相协调,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与城市的良性开发相协调。(三)展示性原则充分发掘文化古迹的文化内涵,使整个城市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教育价值得到新的提升。四、古韵延续与保护整治(一)分级保护规划分级保护规划中,将三苏祠片区分为三个保护区(见图1)。1.绝对保护区指列为国家、省、市级的文物古迹、建筑、园林等本身的范围。绝对保护区面积为6.21公顷。所有的建筑本身与环境均要按文物保护法进行保护,不允许随意改变三苏祠原有状况、面貌及环境。如需进行必要的修缮,应在专家指导下按原样修复,做到“修旧如旧”,并严格按审核手续进行。绝对保护区内现有影响文物原有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必须坚决拆除,且保证满足消防要求。2.建设控制区指为了保护文物本身的完整和安全所必须控制的周围地段,即在文物保护单位的范围(即绝对保护区)以外50—100米之间划一道保护范围,根据规划区内的现有街道和建筑布局确定其边界。在三苏祠外西至蓬莱中路,北至下西街,东至大南街、南至东坡书画城南侧车行道路之间划为建设控制区,面积为17.64公顷,用以控制文物古迹周围的环境。

这里的建设活动不得对三苏祠造成干扰,建筑的高度、体量、形式、色彩应与三苏祠相协调。3.环境协调区对有重要价值或对环境要求十分严格的文物古迹,在其建设控制区的外围可再划一道界线。以文物古迹为圆心,视线可及300米范围,具体边界的划定也要根据现状街区及建筑布局来确定。建设控制区外与以三苏祠为圆心视线可及300米范分级保护规划图95小城镇建设 Historicccal CCultuuraalVVillaagges Towns围之间划为环境协调区。建筑的高度、体量、形式、 色彩应与建设控制区相协调,保证三苏祠与现代建筑 空间的合理的空间与景观过渡。 (二)建筑高度控制 三苏祠内的建筑均为单层房屋,正常人的眼睛视 力距离50—100米,如观察个体建筑的清晰度距离为 300米。正常人的视野范围为60度圆锥面。如从某处观 察某个景点,这种视野范围则成为该景点的衬景,而 衬景的清晰度为300米。通过视线分析得出以下高度控 制要求: 1.绝对保护区内檐口高度不大于3米; 2.建设控制区内檐口高度不大于9米; 3.环境协调区内檐口高度12—15米。 (三)建筑风貌整治更新 保护建筑——针对三苏祠文物保护单位,控制保 护古建筑,保持原样,以求如实反映历史遗存。

对个 别构件加以更换和修缮,修旧如故,以存其真。 保留建筑——针对与传统风貌无冲突、质量较好 的一般建筑,予以保留。 改善建筑——针对一般历史建筑,原有建筑结 构不动,局部修缮改造,重点对建筑内部加以调整改 造,配备市政设施。 整饰建筑——针对与传统风貌有一定冲突的一般 建筑,建筑质量尚好,但因其他原因又难以马上拆除 的建筑,可对其暂时保留,对外观加以整修改造,包 括降层、平改坡、更换外饰面、屋顶等。 重建建筑——针对与传统风貌冲突较大的一般建 筑和建筑质量极差的建筑,拆除后按设计需要重建, 以保证与传统风貌协调。 拆除建筑——针对与传统风貌冲突较大的一般建 筑、建筑质量极差和临时搭建的建筑,拆除后规划为 开放空间。 五、活力绽放与更新经营 (一)旅游发展规划 目前阻碍眉山市旅游发展的最大的问题是旅游主 题不明确,旅游路线不明晰,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 造成游客无法在此长时间的停留。 针对上述问题,规划提出在市区强化“三苏”文 化旅游的主题,明确两条旅游主线,四个主题景区和 多个景点的旅游规划的总体布局,进一步完善旅游配 套服务设施的建设(见图2)。 1.两条旅游主线 一条是历史文化遗存的游览线路。

通过建设三苏 祠—蟆颐观—苏坟山绿色长廊和连接通道,将通惠古 桥、三苏祠、经书楼、古城墙、蟆颐观、苏坟山等历 史景点连成一条旅游主线。游客在此感受历史文化名 城的文化内涵,体验民风民情,参与多项节日庆典和 纪念活动。 一条是自然景观的游览线路,将苏湖风景区、 蟆颐观风景区、苏坟山风景区进行整体开发和建设。 打造休闲度假村、开发多种游乐项目、充实文化娱乐 活动,避免项目单一和重复建设。游客可在此放松身 心,拥抱自然,参与健身活动。 两条线路之间各自主题明确又相互联结,将眉山 市区的旅游精华浓缩、提炼成游客心目当中两条清晰 的游线,直接而且具体,为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设施 建设、加快旅游产品开发、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提供了 良好的前提条件。 2.四个主题景区 三苏祠游览区:突出三苏文化主题和精华(包 括三苏祠文化展示、东坡书画文化展示、特色古玩展 示、传统文化展示、传统生活展示、特色餐饮展示等 苏湖风景区:历史文化及水上活动休闲区;蟆颐观风景区:旅游度假休闲活动区; 苏坟山森林景区:休闲森林公园。 (二)功能更新 1.建设控制区功能更新 建设控制区功能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即三苏祠东 面以及西面外围的宾馆服务区、北面的民俗小吃服务 区、西面的古玩街区、南面的诗书文化城(见图3)。

(1)宾馆服务区内主要以星级宾馆和地域特色旅 馆为主,应具备多层次、高标准的特点。 (2)民俗小吃服务区内主要以当地民俗小吃的制 作、展示、售卖为主,兼具中、外各地民俗小吃于其 中,满足多方位的需求。 (3)古玩街区内主要以经营古玩玉器、名人字画 为主,内街提供各种休闲餐厅、茶座等,满足可停、 (4)诗书文化城主要以书画展示、交易、鉴赏、研讨为主,兼具培训功能,满足推广和提升诗书文化 的精神内涵。 2.环境协调区功能更新 环境影响区内原功能基本保持不变,增加容积 96 小城镇建设 Historical CulturalVillages Towns历史文化村镇保护 率,在环境品质得到提高的同时提升土地使用价值。 (三)城市经营 将城市中可经营的资源如城市土地、城市基础设 施、城市生态环境、文物古迹和旅游资源等有形资产 以及依附其上的名称、形象、知名度和城市特色文化 等无形资产,通过市场运作实现城市资源的最优化和 效益最大化,实现自我增值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模式。 眉山市的三苏文化享誉世界,立足于特色文化, 将眉山城市经营思想确定为“文化营销”,盘活城市 建设,提升城市内涵。 三苏祠作为规划用地的保护核心和发展核心,具 有极强的极核效应。

促使与之相适应的功能和项目向核 心聚合,形成新的小核心,进而吸引更多的项目和产业 围绕小核心聚合,共同构成完整的城市功能聚合链。 1.公共设施项目策划 结合城市周边区域的功能布局,充分发挥三苏祠 的极核效应,提出可能的公共配套设施的设置,构建 和谐和完善的保护区域城市意向(见图4)。 2.居住项目策划 以三苏文化为依托,建构有文化特色的居住模 式。通过居住产业的确立,反过来可以最优化地利用 区域配套设施和绿化景观,营造保护区域特色的居住 意向(见图5)。 3.绿化景观项目策划 以三苏祠为绿色核心,在其外围形成绿色环形带

上一篇: 新华全媒+丨特写:挺进南极
下一篇: 历史街区与现代城市“和谐共存”模式研究.doc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