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 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对中国人意义非浅。过去学术界对春节的关注是将其置于节日民俗 (特别是岁时节日) 这个大的节日研究背景中, 作为岁时节日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来考察的。21世纪初始民俗学、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众多社会学科才注意将春节作为独立对象来研究。民俗学侧重于收集和记录春节的具体形态, 描述和挖掘其文化内涵及原始意义, 社会学与人类学则侧重在春节的功能上做文章, 文学界与历史学界侧重于对春节节日语言及其历史演变的探究。在研究方法上, 多采用田野调查和文献法相结合的方法, 重点在田野考察和对史料、地方志等文献资料的研究上。笔者试图从学术界各学科对岁时节日研究的历程中去回顾中国春节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20世纪初至80 年代以前的研究
中国民俗学产生于上个世纪初“五四”时期, 对节日民俗的探索也始于此。从“五四”时期到八十年代以前, 学术界主要做的是对节日民俗资料的调查、收集、整理。就相关研究成果来说, 不得不提两本书: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 (1923) 与娄子匡《新年风俗志》 (1935) 。《中华全国风俗志》是胡朴安在二十年代初编成的一部有广泛用途的全国风俗百科全书, 书中对各地方志和古今笔记、刊物中所载风俗进行了汇编, 其中涉及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们过节习俗。就节日民俗总体研究来看, 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人们开始尝试运用新方法、扩大新视角来挖掘节日民俗中的文化内涵, 为八十年代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20世纪80年代的节日及春节文化研究
在“双百”方针号召下, 各种传统文化艺术重新受到重视。节日文化研究, 与其它人文学科的兴起一样, 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罗启荣、阳仁煊, 较早关注中国传统节日的学者, 在1983年出版的《中国年节》一书中, 将中国传统民族节日按季节进行分类为“孟春节日”、“仲春节日”、“季春节日”、“孟夏节日”、“仲夏节日”、“季夏节日”、“孟秋节日”、“仲秋节日”、“季秋节日”、“孟冬节日”、“宗教节日”。
韩养民、郭兴文1987年共同编写的《中国古代节日风俗》, 系统地介绍了除夕、元旦、元宵等传统节日萌芽、定型、发展的过程及其特点, 以及节日相关各种活动、轶闻趣事、故事传说。书中还提出了不少经得起推敲的创见, 如神秘的原始崇拜、鬼神迷信与古代禁忌是节日产生的最早渊源;先秦是节日风俗的起源萌芽阶段, 汉代是中国节日风俗的定型时期, 这一点获得后来的学者的普遍认同。
陈久金、卢莲蓉1989年联合出版了《中国节庆及其起源》, 是较早介绍中国节日文化的书之一。书分十一章, 重点写了20余个节日, 介绍了这些古代传统节日活动的内容、发展历史, 重点研究和探讨了这些节日的起源。
八十年代是中国节日文化研究的起步阶段, 从这个时期的研究成果看, 有以下特点:第一, 政治意味突出, 学术意义不明显。初期的研究, 多是政府号召下以普及文化为目的的编写的一些综合性知识读物。第二, 以节日民俗的整体研究、汉族节日研究为主, 单一节日研究、少数民族节日很少。就春节文化研究而言, 专题性研究成果几乎还没有。第三, 多数均是利用部分文献记载、或田野调查搜集到的民间传说故事、汇编而成的青少年读本, 注重故事性和趣味性, 学术性和研究性不强。
三、20世纪90年代的节日及春节文化研究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中兴起的“文化热”方兴未艾。九十年代的节日文化研究, 逐渐回到“学术意义”的位置, 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研究重心集中在节日文化的整体研究上, 节日文化一般理论研究架构在这个时期建立、成熟起来。
(一) 宏观的一般理论研究
范勇、张建世继承八十年代末一些学者对于节日文化理论关注的学风, 1990年在龙文化大系列丛书《中国年节文化》一书中对节日的类型、起源、变迁、传播、传说、内容、社会功能及心理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探讨。
宋兆麟、李露露1991年出版了《中国古代节日文化》一书, 这部著作主要介绍了包括春节、立春、元宵节的20个古代节日。他们认为节日起源于多种历史原因;节日的发展经历分为四个阶段:发生期 (远古时期) 、发展期 (秦汉) 、融合期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 、丰满期 (宋元明清) , 并具有几点规律:节日的发展由不定型到定型, 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 不像政治、经济、军事那样大起大落, 而是比较缓慢的、潜移默化的;节日的形成是长期的, 在发展中有变异, 在传承中有发展;农业文明的连续性和历代统治阶级的提倡使中国传统节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这些颇有见地的观点, 为后来学者们关于“如何确定节日”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关于节日的特征与功能, 也有很多学者进行研究。杨景震1998年发表论文《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形成及其特征》, 将节日风俗的特征归纳为八大特征:礼仪性、理想性、时代性、民族性、传承性、变异性、群众性、地方性。关于这一点, 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朱宜初在《民族节日的基本特征》一文中认为, 节日大约有下面几个特征:节日的文娱性 (休假性) 与劳动性、节日习俗具有最大的复合性、民族节日的簇新性与守旧性、传统节日的宗教性与新节日的非宗教性、节日的全民性与阶级性、节日的独特性。金毅1992年在其论文《浅析民族节日文化的社会功能》中归纳出民族节日九大功能:民族凝聚功能、人际调节功能、心理制衡功能、生产导向功能、文娱体育功能、教育宣传功能、文化传承功能、文化传播功能、商品纽带功能, 他还分别进行了细致的阐释。
(二) 春节文化研究的状况
这个时段春节文化研究基本上延续八十年代的研究路术, 将春节置于节日总体研究或文化史研究的背景下作为节日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展开的。
提到方法论, 不得不提1998年简涛用德文写成《立春风俗考》, 他运用法国结构主义与英国功能主义理论方法对立春礼俗进行探究, 他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优秀范例, 而且在方法论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这个时代对春节文化的研究, 除了对春节习俗事象的资料展示外, 关于春节起源的研究上三种较流行的代表性观点已经形成。
1.腊 (蜡) 祭说
“腊祭”据说原是神农氏时代“索鬼神而祭祀”、“合聚万物而索事之”的年终祭祀习俗, 主要内容是感谢百神上一年的赐予, 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 同时伴随着人们为祈求驱疫禳灾而举行的祭祀活动。范玉梅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说“春节, 大抵是从原始公社时代的‘腊祭’演变而来的。腊祭期间, 人们聚饮会替, 歌舞戏耍, 尽情欢愉。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 逐渐形成了众多的春节习俗。”王景琳、徐匋《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春节”条:“关于春节的由来, 或说源于上古社会的腊祭, 腊即歳终祭众神之名, 因而春节乃是由一年农事毕后为报答深的恩赐而来。”段宝林《中国古代的狂欢节——春节、蜡祭与傩》也认可上述源于上古蜡祭的观点。
2. 巫术仪式说
王娟1995年在中国文化讲座丛书发表了《中国的春节》, 笔者从春节仪式活动内容角度来探, 认为“春节应该源于古代的巫术仪式, 是古代人原始信仰之一——巫术的具体表现。人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语言和表演等来驱赶或避开邪恶, 并得到平安和幸福。随着社会的发展, 春节逐渐失去了其巫术的内涵而演变成一种庆祝活动。”
3.鬼节说
徐华龙1997年在《春节源于鬼节考》一文中说“古时候人们由于科学知识的贫乏和生产力的低下,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 常为冬天的寒潮所侵扰, 又为粮食的匮乏所提心吊胆, 早春更是青黄不接、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 老人和儿童首先会因饥饿、寒冷及其他各种恶劣的原因而相继死去。看到这种情景, 人们会恐惧, 会以为是鬼神的作祟。”
相对于八十年代的研究而言, 九十年代的研究队伍迅速壮大、研究领域得到扩展, 研究方法也相对多样化。绝大部分论文都是在理论上对节日的起源、分类、特征、内涵、功能、变迁及其原因探析等方面, 论文成果尤为显著, 理论研究相当成熟。但是也造成了一些偏颇, 节日文化理论研究充分, 对各民族单一节日研究仍然不多, 而且多数仅仅流于一般的简要的介绍, 挖掘力度不够;其次, 可以说, 这一阶段对于春节研究仍尚未得到充分地开展, 真正专门研究春节的不多, 除个别专题研究外, 多数还是仅限于八十年代资料汇编状态, 或者只是随感式的记述。
四、21世纪以来节日及春节文化研究
21世纪前十年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一些学者以前人研究为基础, 将节日文化理论深入到底, 另一类学者则另辟新径, 着力于个案和专题研究。百节之首的春节, 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 快速进入了学界研究的视野, 成为一门显学。
(一) 宏观的一般理论研究
杨琳2000年出版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一书, 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理论研究成果的卓越代表, 它“为二十一世纪节日文化研究提供了集大成的研究成果。”
赵东玉论著《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研究》也是比较突出的成果之一。他以独特的文化史和民俗文化视角相结合, 围绕“阐发传统节庆文化的类型和特征”“厘定传统节庆文化的要素和影响因素”“分析传统节庆中的男女角色”“探讨传统节庆文化的时代意义”等四个方面展开论题, 全书分中华传统节庆文化概论、文化要素论、文化影响因素论等七章, 提出了许多新颖扎实的理论观点。
刘魁立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的灵魂》一文, 指出节日的核心是节日本身所具有的、自传统以来就已经形成的文化内涵, 文化内涵才是节日的灵魂所在, 该篇论文对于把握春节习俗的内在本质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 非物质文化保护语境下的春节文化研究
1.理论上的研究内容多涉及春节起源、文化内涵 (文化意义) 、社会意义 (社会功能) 、变迁等方面。
对春节起源问题的探讨, 基本上被九十年代形成的上述三种说法占据。需要补充的是, 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一书中对上述三种说法分别进行了分析论证, 认为, 由于文献不足, 很难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但是他根据前人的研究和现有文献, 做出了推断, “我国早在夏代之前已有‘年’的时间概念是不成问题的, 有年自然就有过年的习俗, 所以春节可以说是一个极其古老的节日。”陈连山基本赞同杨琳的观点。
而关于春节民俗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春节内涵和原始意义的研究上。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阐释出不同的内涵与意义。
陈连山2004年发表《春节民俗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与当前文化政策》一文, 文中对春节习俗的社会功能和文化象征意义进行了总结分析, 认为春节作为最普遍的超越政治、超越阶级、甚至超越国界的民俗节日, 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全民族的认同感。而且, 春节是一笔现成的文化则一富, 利用它可以更加顺利地进入大众生活, 有利于建设新的全民族各阶层共同享有的节日文化。
吴正彪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独特视角解读春节习俗的文化内涵, 2005年他在《春节习俗的文化人类学解析》中, 提出自己看法“春节习俗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行为, 不如说更是一种文化需要。”因此, “春节作为一种文化, 对中华民族而言就有独特性和充分的价值。”
萧放的《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现代语境下的春节习俗意义》“以春节为例, 分析现代语境下的春节的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价值。”认为“春节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已经内化民族的心结, 我们享受春节, 就是集中体验、传承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这种以节日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时是一笔丰厚的文化财富。我们应积极开掘春节的文化资源价值, 对这一特殊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将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保持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除了上述学者以外, 李俊群在其文《论春节的传统意义》中提出“传统春节的核心意义正在于它是维系传统宗法血缘共同体和熟人社会得以和谐运转的一种节日仪式, 它为具有强烈的宗法观念和情感的人们提供了一种亲情交流的契机和纽带。”刘守华《春节的文化精神》中则用《周易》的一句哲言来概括春节的文化精神:“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朱华颖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过年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身份”。还有, 黄涛等学者也对春节的文化内涵、社会功能进行过研究。
有些学者还对春节的变迁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巫肇胜在《文化社会学视野下中国春节习俗与文化变迁》一文中首先解析了春节习俗的起源、主要特征, 探讨了春节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 还对春节衰变的具体原因进行了考察, 总结出:经济发展是文化变迁的根本动力, 城市文化的传播影响传统文化的变革, 全球化及西方文化的传入冲击传统文化的变革, 传统文化自身特点影响。而覃祥菊《春节习俗的城市变迁及其文化内涵》从政府行为的引导、新型习俗产生、拜年方式多样化、旅游等城市新潮过节方式涌现等因素探索春节习俗在城市的变迁原因。李松洁则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 以20世纪30年代以来黑龙江地区为个案研究了春节习俗变迁。
2.回顾二十一世纪以来, 节日民俗研究的整体面貌, 给人们印象最深的不只是理论探索上的收获所得, 更突出的乃是这近十年间出现了一大批具有开创性意义、以单一节日研究为对象的研究成果。
21世纪以来, 节日民俗文化研究从一个量的积累达到了一个质的突破, 相对于20世纪的研究而言, 这个时期理论研究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个案专题研究等新的研究领域正在拓展, 局面一片大好。在非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 学者们逐渐转换了研究视角, 引入新的研究方法, 对节日民俗, 特别是单一传统节日进行重新认识、重新研究, 成果卓著, 这在学术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形成了二十一世纪头十年节日民俗研究的研究趋向。春节文化研究在这个驱动力作用下蓬勃发展。
原载《戏剧之家》2014年08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