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文是2019年6月23日由何以考古学社举办的“何以说”小论坛第十二期——“如何看待历史考古‘民科’”的总结和回顾,是笔者和参与讨论的同学们对其现状的思考、讨论与总结。 希望本文粗浅的认识可以对想要进一步了解考古历史“民科”现状的人们有所启发,也希望阅读本文的读者能够留下您的看法和宝贵的建议!
民科,顾名思义,是所谓“民间科学爱好者”,即属于体制外、非主流的研究群体,但其研究思路、方法往往是反科学的,从而得出一些令人咂舌的结论。“民科”一词又多指自然科学方面,这里借用此定义来描述在考古历史方面以“反科学”为研究手段得出某些错误结论的群体。
某网站上质疑古埃及历史及文化的文章
贰·考古历史“民科”的产生背景及原因
一、考古学、历史学的阐释存在先天性不足,很难完全、完美构建出过去的真实面貌——留给某些人历史的空白用来自由发挥。
二、电视、网络传媒使得发表自己看法的过程、途径趋于简单和广泛,而发表者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较小的责任。
三、民族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想在很多地方(尤其是网络上)仍然具有一定市场。
四、过度的“政治正确”“正义感”使得某些人成为了“煽动者”。
一种名为“后程序”或”诠释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已经崛起,它融合了来自文献研究和来自历史学与哲学的各个领域的影响,它拒斥那些似乎是新考古学目标的普遍化。强调每个社会与每种文化的唯一性与多样性。此外,它还断言,新考古学的另一个目标,客观性,是无法达到的,并且正确地强调指出,不存在解释过去或进行研究的独一无二的或正确无误的方法。结果,每个观察者都被赋予了对过去发表见解的资格,这必然造成了一种“怎么都行”的局面,在这种局面下,无知者、骗子或是科幻作家都被视为与那些学识渊博的专家具有同等资格!研究重点开始转向过去的象征层面与认知层面,过去社会的观念与信仰,以及早已故去的个人的行动与思想。——《考古学的过去与未来》
后现代思潮反对学术霸权,强调平权对话,强调多重阐释,公众跟考古学家一样具有阐释考古材料的权利,可以有自己的解释,考古学家的解释并不是唯一正确的解释, 或者说并不是唯一有意义的解释。按照这种观点,考古学家不能把自己视为考古材料的唯一代言人,把自己当成科学的化身、真理的所有者,而应该多与公众进行广泛的沟通。这样的互动有助于考古工作摆脱狭窄的术语化,摆脱脱离社会实践的弊端,消除貌似客观地、静态地对待考古材料,从而打破主观与客观、技术与科学、知识与描述、学术与公众之间的断裂。——《思考考古》
叁·“民科”式的研究方法
一、夸大个例(尤其是吸睛的例子)。
二、要么直接不引用文献资料全凭意会、要么曲解文献资料,后者更具有迷惑力更为可怕,或引用一些过时的、已经被证伪的资料文献。
三、大量使用标语性口号、煽动性言论。
四、夸大或不信任科技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作用。
五、得出一些无法证明亦无法证伪的结论。
……
例如当下某“学者”认为可以通过分析埃及古文字来找到中国甲骨文、金文乃至中华文明的来源,来源公众号“蛇鹰之下”。
肆·不容小觑的“民科力量”
由于使用网络的群体的广泛性,一些难以分辨真伪的群体,尤其是对于仍在成长中的学生尤其容易受到影响。“民科”加之无良媒体的推波助澜,部分“民科”甚至利用他们被“学术迫害”的迫害妄想症,或利用其博人眼球的内容以达到吸引到他人关注的目的。
……
……
甚至一些堪称“权威”的平台也会不经意之间宣传诸多极不可靠的文章,例如此文,竟有2.1万浏览量,实在可怕。
伍·观点讨论
民科——在科学共同体之外的“研究”听上去很厉害的东西。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装睡的人是叫不醒的,因此没有必要锱铢必较。 “民科”没有科学知识但担忧科学精神,具有批判精神和质朴的特点,但不接受别人的批判。 我们不能逃避这个问题,如果可以的话应该公开处理,“民科”思维理应受到批判。 我们应该撰写正确的文章,去引导正确的历史观,纠正确实存在的错误(已经盖棺定论的),这样也有利于公众考古的发展。 邀请专业人士针对某些争议点作出解释,这样可以使某些蛊惑人心之人失去市场。 正如《思考考古》所说我们要达成一种互动,这样有助于考古工作摆脱狭窄的术语化,摆脱脱离社会实践的弊端,消除貌似客观地、静态地对待考古材料,从而打破主观与客观、技术与科学、知识与描述、学术与公众之间的断裂。
……
那么我们或许应该这样做
首先,虽然网络的盛行,留给了公众足够的空间去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或许我们需要留意其中公众所提出的一些问题,在一些平台(如“知乎”)上作出较为可信的回答(但是平台也是良莠不齐的,一些以错误信息为卖点的平台置之不理即可)。
其次,需要对一些已经成为共识的,但具有知识性错误的,已经盖棺定论或者虽然没有盖棺定论但可以客观讨论(例如一些模糊的问题或在学术界仍有争议的问题)的“错误认知”进行纠正。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无法“垄断”历史,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财富。
最后,对考古的宣传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文编/舍予木南
图片/部分来源网络,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