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来和大家推荐一本长篇小说——《武汉之恋》。
这是一本讲述中国私营经济领军人物,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一场创业征途;
这是一本洋溢着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风采的小说;
这是一部致敬"向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小说,从几个创业者的创业发展历程,以小见大,讲述了一个时代的奋进史。
创业漂流沉浮
大学是无数人人生“第一次”的结束地,而大佬们也是在大学完成了他们的第一次创业。
校园内谈天说地,各位“政治家”总是为不同学说而争辩不休,而校园外的世界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汉正街作为‘天下第一街’,
已经享誉全国。
这里堆积着如山的货物,
物美价廉,
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打货的人。”
校园外的商业世界正在一步步崛起,从街边的小商铺到冗杂的集市中心,一场全新的变革正在这片大地上酝酿。
大学生总是对这些新事物有格外敏锐的洞察力,校园外世界机器前进的巨大轰鸣,也唤醒了这些大学生的商业头脑。
大学开办小商品店是很多人第一次创业的开始,小说中的熊志一、文涛等人也不例外。第一次尝试做市场调查、价格摸底、商品规划……
这群没有前人领路的大学生,靠着自己摸索,在这场经济前进的浪潮中初次尝到了甜头。
“田路心想,长江漂流,
如同万里长征,
现在还只是刚刚开始。”
这群创业者从大学毕业,时代的潮流成为了长江,他们都成为了“田路”,每个人都在这条没有明确未来的河道上被时代裹挟着向着未来前进。
毕业之际,尘埃落定,大家都已经找到了稳定的“铁饭碗”工作。
田路、熊志一等人再次聚首,酒桌上推杯换盏间,田路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到私营企业优越的发展前景,向大家展示了一个更美好的前景,让这群对未来不甚满意的年轻人燃起创业的希望火苗。
“中国的私营个体经济要发展,
必须有人来做吃螃蟹的人。”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需要有格外的勇气和自信。
“他无法停下自己的脚步,就像皮艇一旦离开岸边,一定会被江水裹挟着一往无前。”肩负着好友的期盼和信任,田路毅然决然地辞去公职,开始了艰难的创业。
“现在我们喜欢用的是日本的电器,
喝上瘾的是美国的饮料,
但是我们中国自己的电器和饮料呢?”
这是田路创业前期的发问,也是当时中国的创业者对自己的发问。
从创业初期不知道方向,到第一次尝试的失败,面对账目的捉襟见肘和打不开的市场,这群奋斗者并没有投降,终究是绝处逢生找到了一条走向成功的道路。
《武汉之恋》用上帝视角带领着我们再次回到当初这群热血青年奋斗的时光,再次展现了当时创业的困难与机遇。
田路在书中两次的漂流也像是暗示着这些人的命运,被改革创新的时代潮流裹挟,注定将在未来走上改革开放这个大时代早已书写好的历程。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在创业这条路上一帆风顺。书中,陈东明、郑华和吴爱军三人成功开办了中国第一个拍卖行,一切都是想好的方向在发展。
但是充斥着金钱、利益和物质的世界总是在不断地引诱人犯罪,吴爱军就没有经受住利益的诱惑,在收文物的过程中做了手脚。
面对昔日共同奋斗的伙伴的错误,有人看重情分,有人尊崇法律,可是犯法终究是要受到惩罚的,吴爱军也经历了四年的牢狱生活
创业这个路上,有人走上高塔,有人跌落悬崖,有人在角落中努力,有人在默默奔波……
艰难前行 创业不止
读完《武汉之恋》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信念感,书中完全呈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
80年代,中国人全民都陷入到了对"铁饭碗"的疯狂追求中,上到大学生下到普通工人,每个人都削尖了脑袋想往体制内走,只求安稳的生活。
一边是安稳成功的体制工作,一边是前路未知迷雾重重的下海创业,就算放到现在大学生身上也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就像书中写到的"如果最聪明的大脑都向往有编制的工作,那么私营经济的发展就是一句空话。"中国经济想要前进就需要打破常规,私营经济想要发展就是需要开路人。
这种带有强烈时代印记的使命感,让小印也恍惚间回到了那个"十万国人过海南"的创业时代。
那个时代下海创业的年轻人就像是海边的浪花,他们向战士一样不断地往前走着,向着私营经济的方向前进,没有前人开路,就自己做自己的开路人。
创业是一个艰苦的事情,没有谁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
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在这个路上倒下,只余下的少数精英带领着自己的团队成为民营经济的主力,为中国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化开辟了一条出路,并在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变革中,成为重要的物质力量。
在前进的大时代潮流下不同的观念和新潮的思想之间的碰撞和成全,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创业者们激流勇进,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了一方中国民营经济的天地。
小说密切围绕着四十年前社会历史的重大事件展开,恢复高考、改革开放、邓小平南巡、中国加入WTO、非典疫情等。
《武汉之恋》不仅仅是一部只呈现几个年轻人青春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宏大叙事的时代史诗。
一首时代之歌
虽然是青春文学,抛开情爱,《武汉之恋》就是一部展现中国当代企业家的敢于创新、勇闯时代潮流的精神的文学作品。
对于《武汉之恋》这本小说,阎志的校友,同样毕业于武汉大学的作家邱华栋也赞其为:"致敬时代和理想的心灵史。"
《武汉之恋》绝非沾染着时光暮色的青春物语,也并不是一部讲述创业沉浮的成功启示录。它是一种历经冷暖后看待世界的方式,是一段致敬时代和理想的心灵史。
——邱华栋
这本书的作者是中国作家协会成员——阎志。
熟悉商业的小伙伴肯定对这个名字不陌生,阎志也是卓尔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他也就是小说中那个年代一起走出来的那批创业者之一。
阎 志
------
1927年|湖北省罗田县
中国作家协会成员 |《中国诗歌》主编
一九七二年七月出生于湖北省罗田县,一九八八年起开始文学创作,一九九九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出版有诗集《明天的诗篇》《大别山以南》《少年辞》《阎志诗选》,长诗《挽歌与纪念》,小说集《少年去流浪》,儿童文学《小维故事书》等十余部。
曾获《诗刊》社二〇〇八年诗歌大奖赛一等奖、第二届徐志摩诗歌奖、第五届湖北文学奖、第八届屈原文艺奖、二〇一五年冰心儿童图书奖及韩国《文学青春》国际文学奖,作品被译为英、法、日、蒙、韩等文字。
可以说《武汉之恋》书写的就是他那些年的记忆,写的就是我们熟知的那些成功的创业者们的往事。
田路长江漂流,写的就是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创始人,艾路明29岁中国单人漂流长江;
雷华创建杀毒软件公司,写的正是雷军当年下海创业的历程;
陈东明三人下海开办中国第一个拍卖行,也正是陈东升当年的下海的真实经历……
《武汉之恋》是作者阎志回顾自己亲身经历的80年代,以2017年春武汉启动“资智回汉”为引子,星散四海的武大学子重聚江城,勾起四十年前的往事,书写包括他在内,这一批奋斗者的家国情怀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武汉之恋》书写了一个时代的记忆,是一部将个人的成长史与社会历史的巨变自然联系在一起的长篇大著。
阎志书写下《武汉之恋》不仅仅缅怀了那些创业的岁月,更是中国文学界近现代少有宏大叙事文学作品。
大佬们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小印推荐你读读这本致敬时代和理想的心灵史。
《武汉之恋》
--------------
塑造了一个时代的青年群体形象
书写了青春的激情和时代的缩影
《武汉之恋1》
京东:
《武汉之恋2》
京东:
赠 书
为大家争取到福利了!
在评论区留言你身边真实的创业的故事,或者你曾经的创业经历,于9月21日选取点赞前三名的评论,每人送出《武汉之恋》之《江水浅 湖水深》和《梅花落 樱花开》两本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