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不认为这部电影真的很差。原因有三。视觉上,非常美,特别是月球那一段,我太久没看太空科幻了,已经忘记上次有人把月球上的人事物竭尽所能拍成这个黑白的样子是什么时候了。节奏上,非常稳,特别是开头没有什么背景音乐只有主角回忆/独白的地方。另外还有,这部电影想要谈一个没怎么有人谈过的问题,也是我以下要展开争论的问题。
从表现上开始说起,我同意这部电影在对太空的表现上,想要达到一种非常“非人”的效果。只要想想好多其他的太空科幻里的外星人都像人一样有胳膊有腿,用武器和人类互相打,又或者任务是去攻占某个星球而不是探索,我就感谢这部电影里1.首先没正面出现外星人想象2.不是单纯讲打打杀杀,内心独白和星体奇观穿插在一起,显得非常诗意和超越。如果受人类中心视点而限导致想象力极其贫乏,那还不如避开去谈一些别的。
但是,这样“非人”的视觉体验,一直给我一种非常诡异的感觉,以至于虽然电影通篇把主角内心独白投射到太空奇观上,我却觉得这两个越来越分离。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个电影的视角是以“我”为中心的视角(因为是男主的视角,所以简称为我)。想想看,电影的切入点确实是有趣的,我-父亲;个人-国家;地球-太阳系(包括月球、火星、海王星在内)形成了对应的关联。但是,我相信主角到了海王星见了爸爸最后一面坐上回来的飞船时,一定有人会问:都费尽心机去了海王星了,你就干了这?
对,这句话没有错,应该问,而且应该好好地追问,凭什么要这样?我们可以发现,导演要讲的其实是一个完全私人的事情,甚至后面开始出现极不科学的内容,比如说飘到宇宙又能游回来这种事,完全可以解读成说主角可能死了,这是他死前看到的幻觉,但这更证明了电影在从一个非常私人的角度,讲一个极其私人的事情。我对电影主旨的解读就是,主角的父亲代表了人类一种传统的探索太空的视点,而主角代表了一种新的视点。与其毫无感情,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任务地探索外太空的资源和生命,为什么不反过来好好追问自己的是否对身边的人投入了足够的感情?为什么不探索一下你自己的内心世界?
但是,凭什么?
凭什么你大动干戈,连宇宙都用上了,目的是为了讲你个人如何成长,心境如何变化,强迫宇宙被你投射?为什么你干什么成什么,没有任何一丁点“非人”效果该有的人(的命运)被宇宙万物overwhelmed的感觉(我相信这一点大家在《2001》和《地心引力》里都可以感受到)?为什么这个男主不是一个random的人,而是他爸爸干了件大事的“天选之子”?为什么个人-国家;地球-太阳系的关系被你用一个家庭的父子血缘感情关系给类比?你承担得起吗?你究竟觉得你个人的情感如何超越,如何伟大,能代表什么了,以及,为什么你不想要去代表,不想要代表的后果又是什么你是否清楚?为什么不管是国家还是同行的人都变成了“敌人”,你的内心对此也没有挣扎?为什么你认为你去了海王星最主要的是见你爸爸,而好像仅仅像回办公室拿伞一样顺带下载了父亲多年的研究数据(你真的了解这件事的重要性吗?)?为什么你最终要回归的不是自己的社会,回归人类、自然、地球,而仅仅是你老婆(which is家庭)?这种“外面的世界都是危险的,只有家才是最好的”的思想让我非常不舒服。如果导演要讲human psyche和宇宙的关系,完全可以换一种讲法——哪怕选2个random的人为主角,不要以某一个个体的情感和记忆为唯一视点,不借用这种主角中心、个人中心的表现——所要探讨的东西也比这个电影有意义地多(看看塔尔科夫斯基怎么把human psyche和更宏观的外界结合在一起吧)。这个电影不过是另一种内化的“超人”叙事罢了。它的内核是极度、极度美式的。这也是我为什么非常非常反对现在很多过于私人化的艺术作品的原因,因为,凭什么我要care你的私人感情?如果你的视觉语言是一种极其感官的,或者有开创性的视觉语言,那反倒起到一种普遍化的效果,但它现在仅仅是不丑而已。
新海诚也有这个问题,但他做得更用力,以至于对我来说达到了一种幽默的效果,反倒没有这么problematic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