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来源之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性质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自由、平等和公正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可以做和可以从事任何不损害他人的事情的权利。”自由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但是资本主义的自由是表面的,因为国家仍然是资本家控制贫苦农民和工人阶级的机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追求的价值目标,自由和社会主义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自由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自由和社会主义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将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根本变革,视为个人自由实现的决定性条件。马克思主义把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作为实现个人自由的积极力量和经济条件。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平等。平等是人与人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处于同等的地位,享有相同的权利。平等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要求。平等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平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比如,男女平等、民族平等。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社会民主主义认为,平等具有超阶级性,两者的平等理念存在差异。平等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实现有一个过程。商品经济与平等具有天然的联系,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前提条件。马克思指出:“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资本主义国家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私有制是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根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的新社会将“直到完全废除私有制为止”。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形式上平等和实质上不平等之间的矛盾。追求幸福的欲望是人的本能,因而应当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恩格斯揭示了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仅仅是资产阶级的要求,它不可能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和真正平等。
公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起源于对资本主义社会不公正、不合理的批判。马克思描绘的人类理想社会形态就是消灭阶级和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公平正义的共产主义社会。社会民主主义的公正观则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上的公正观,是维护极少数大财团、大资本家利益的公正。
公正不是永恒的,而是历史的,公正观念不仅因时因地而变,而且因人而异。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倡导公平正义的学说。马克思揭示了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不公正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剥削。这种不公正的社会必将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一部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不公正的宣言书。可见,公平正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命脉。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2014年度一般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民主主义基本价值观比较研究”(14BKS093)及天津市社会科学规划2013年度一般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研究”(TJKS13-00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