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24 日上午,光明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光明区文化艺术中心开幕,来自全区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怀揣民意、肩负重托,共商光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大计。光明区委副书记、区长候选人、区政府党组书记蔡颖作政府工作报告,对 " 十三五 " 时期主要成绩及 2020 年工作进行回顾,并对 " 十四五 " 时期和 2021 年工作任务做了部署。记者从会上获悉,未来五年,光明区将重点围绕 " 集中度、显示度 "" 高质量、高颜值 " 四大发展的主题词,以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为目标,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争做代表深圳参与未来科技竞争的第一艘 " 冲锋舟。
大会还书面听取了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听取了区人民政府关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的编制说明,书面听取了区 202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21 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区 2020 年预算执行情况与 2021 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听取了区人民政府关于 2021 年民生实事项目征选情况的报告,表决通过了会议选举办法、表决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办法、设立光明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的决定、光明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组成人员人选办法。
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五年内 GDP 从 681 亿元增长至 1100 亿元
蔡颖在回顾 " 十三五 " 时期主要成绩时指出,过去五年,是光明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对光明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五年,也是新一代创业者云集光明湖畔、茅洲河边,挥洒汗水、逐梦前行的五年。全区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创新发展能力迈上新台阶,城市功能形象获得新提升,社会民生事业取得新进展,生态城区建设再上新水平,城市现代治理打开了新局面。
一组组亮眼的数据记录了光明区五年来不平凡的历程:地区生产总值从 2015 年的 681 亿元增长到 2020 年约 1100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 640 家增至 1323 家,年产值 10 亿元以上工业企业从 19 家增至 39 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 240 家增至 1486 家,本土上市公司从 11 家增至 23 家。光明科学城建设全面启动,规划落地大科学装置等创新载体 22 个,聚集各级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 100 个。管网覆盖率达到 70% 以上;更新整备拆除老旧建筑 538 万平方米;完成 1528 个强基惠民、223 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新改扩建学校 20 所,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 35460 个,是 " 十二五 " 时期新增公办学位的 7 倍,公办高中本科上线率从不到 40% 提高到近 85%;累计筹集建设公共住房 34620 套。全区 15 条干支流水质年均值全部达到地表水 IV 类及以上标准,148 个小微黑臭水体销号,新建雨污水管网近 1500 公里,完成 879 个小区和 114 个城中村正本清源改造;建成海绵城市 23.5 平方公里、面积全市第一,凤凰城试点验收全国第一;PM2.5 浓度从 36.7 微克 / 立方米降至 19.5 微克 / 立方米,连续 5 年下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过 30 平方米,公园之区基本建成。对标世界银行指标体系出台优化营商环境 "57 条 ";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到 100%;食品安全状况绩效考核连续四年全市排名第一。
2020 年是全面完成 " 十三五 " 规划收官之年,一年来,光明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好于预期、经济增长率先突围;以 " 主阵地的作为 " 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光明科学城各项工作蹄疾步稳、框架体系初步形成;开发建设急提速,城市边缘印象逐渐淡化、新兴城区形象崭露头角,光明成为各界瞩目、普遍看好的热点区域;把世界一流标准首先体现到市容环境上,以全域景观和道路品质提升为突破口,实现城市面貌短期 " 大变样 ";积极稳妥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不断提升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社会大局平安稳定、治理成效多方点赞;按照先行示范标准推进民生 " 七优 " 落细落实,打造与世界一流科学城相配的公共服务体系,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服务能力和执行力稳步提高。
2021 年 GDP 预计增长 7.5% 着力打造独一无二的标杆城区
根据光明区所擘划的蓝图,到 2025 年,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核心功能初步形成,深圳北部中心高颜值风貌和城市中心功能初步彰显,光明成功跻身全市高质量发展创新型城区前列,成为最具 " 国际味 "" 科技范 "" 未来风 " 的独一无二标杆城区。
站在光明行政区第一个完整五年规划的起点上,区委统筹全局、举旗定向,提出了以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为目标,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推动大湾区创新引擎换代、发展动力换挡,争做代表深圳参与未来科技竞争的第一艘 " 冲锋舟 " 的总目标、总定位,将 " 集中度、显示度 "" 高质量、高颜值 " 作为未来五年发展的主题词。
蔡颖指出," 集中度、显示度 " 既是现代科学研究的潮流趋势,也是光明科学城的鲜明特色。增强 " 集中度 ",就是必须坚持科技设施集中布局,形成物理集聚效应、产生化学反应,打造科学创新生态链。提升 " 显示度 ",就是要把国家科技战略力量的新成果显示出来,把新型举国体制深圳路径的光明新模式显示出来,把开放共享的科技设施集群新优势显示出来,把新型科技管理服务的体制机制新理念显示出来,把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 " 科研经济 " 新路子显示出来。" 高质量、高颜值 " 既是建设深圳北部中心的必然要求,也是光明科学城的底气所在,要把中心城区的意识和标准融入到工作的各方面,在打造现代城区、展现都市新貌上提标提质,做到一步到位,努力把光明建成不一样出彩、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高质量、高颜值深圳北部中心。
2021 年是 " 十四五 " 规划开局之年。今年光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7.5% 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7.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10%。
围绕该目标,光明区将重点做好八大工作。一是加快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快速提升光明科学城集中度、显示度;二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营造 " 沿途下蛋 " 的科研经济生态体系;三是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不断提升产业质量和效益,着力打造全市新的经济增长极;四是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加快建设深圳北部中心,高质量打造现代化一流城区;五是全方位提高城区颜值品位,打造全域景观升级版,持续为科学城建设增强信心、增添魅力;六是创新思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夯实城区运行和安全发展基础;七是以 " 小切口 " 推动 " 大变化 ",把科学城发展红利兑现到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上,让群众更有盼头、更有收获;八是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不断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努力建设法治、阳光、高效、廉洁政府。
数读——未来五年,光明区将努力实现这些目标:
源头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初具规模,在建和运营大科学装置 7 个以上,全社会研发支出占 GDP 比重稳定达到 6% 以上,基础研发经费占 R&D 经费比重达到 20%。
经济总量质量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750 亿元,全口径税收收入翻倍。以智能产业、新材料产业、生命科学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更加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 45%。
高颜值北部中心初显风采,光明云谷、凤凰城等 " 城市客厅 " 基本建成,光明中心区办公、商业、生活功能更加完善,深圳科技馆、科学公园、光明城站枢纽综合体等一批高辨识度的地标设施投入使用。
民生事业实现跨越发展,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 3.8 万个,2 至 3 所学校整体教育质量跻身全市前列;中山七院二期、市中医院光明院区等新医疗设施投入使用;建成科学城文化中心、科学城体育中心、光明书城等大型文体设施;筹集公共住房 4 万套;初步实现民生 " 七优 " 目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