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这本书的书名是《社会性动物》,其中所讲的领域属于社会心理学,本书中给社会心理学具体的定义是:
他人真实的、想象的或暗示的存在,对我们的思想、情感、信仰和行为的影响,以及我们如何影响他人的科学研究。
我的理解就是:人是属于社会性的动物,我们所处的周围的环境以及我们所接触到的其他人都在无时无刻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考与行为,而社会心理学便是研究和解释这种现象的。
社会认知
偏见盲点:我们认为自己比大多数人更客观、更少偏差。我们偏见性地认为自己不存在偏见。我们的偏见盲点让我们可以轻易地对我们所批评的行为作出合理的解释。
作者提出,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对某些人或事都存在一定的偏见,但是我们会觉得我们自己是别其他人更客观,更正确的。并且我们的这种观念会让我们对自己的这种行为去寻找合理的解释。
前段时间的新冠疫情成都女孩事件便是这一观点的社会案例。当其他人看到女孩一晚上流连过3个酒吧后,便在网上随意地指责她一定是个道德败坏、不正经、不知羞耻的女生。然而去酒吧这件事,对某些人而言可能只是一个下班后放松自己的一种方式、只是去和朋友喝酒的一个场所。我们自己去酒吧就是正常的行为,别人尤其是一个女生大晚上去酒吧就可能在道德上有问题。
证实偏见:证实偏见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人们顽固地坚守那些牢不可破的信仰。他们会寻找一切可能的证据来支持他们所期待的是正确的,所以他们不必“改变主意”。
在我们自身存在偏见盲点后,我们便会去寻找一些证据来证实我们的偏见,维护我们偏见的正确性。
当我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这个成都女孩真是不正经的时候,这时如果网上或者群里有人反驳我们这一论调的话,我们便会拿出:这个女生深夜可是去过3个酒吧呢,正经人谁会一晚上去3个酒吧啊。如果这时候再说服不了对方,我们便会主动去网上寻找一切可以维护我们观点的证据。接着,这个女生的一些朋友圈照片以及个人隐私信息便被扒出来了。你看,这个女生长的就不像正经人;你看,这个女生之前经常去酒吧,她私生活肯定混乱。
就这样,大部分人都根据“去酒吧不是正经人”这种偏见来定义网上一个陌生的女生,而“3”这个数字便会增强我们的这种偏见,为了证实和维护我们的偏见,我们便会去网上寻找一切可以证明我们偏见正确的信息。最终,女生的隐私信息被越扒越多,一场针对一个普通陌生人的网暴就这样开始了。其中有意思的一点是,一开始被很多人拿来证实自己观点的所谓不正经的女生朋友圈照片,并不是其本人。
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偏见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他在星巴克拿出苹果电脑肯定是来装B的,而我拿出电脑是真的有事情做。你看,他甚至都没怎么敲键盘,所以一定是来装B的。
自我中心偏见 人类是一种社会性种群,但我们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我们倾向于把自己置于宇宙的中心,这种也称为聚光灯效应。
自我中心偏见指我们总以为周围的人会很关注到我们,尤其是在我们存在某种缺点或缺陷的时候。比如说我们上学的时候,如果我们的裤子破了,进教室的时候会觉得同学们都能发现我的裤子破了并且会嘲笑我,其实大部分同学并不会。当我们因为做错事而被老师当众批评或者羞辱的时候,我们会觉得无地自容,在同学们面前抬不起头来。然而大部分同学当天可能会记得这件事,但两三天过后,大部分人都忘记了,对这件事耿耿于怀的只有我们自己而已,而且令我们耿耿于怀的并不是被老师羞辱这件事,而是同学们记住这件事让我觉得很丢脸而已。
自我中心偏见会导致我们不加批判地接受错误和谎言。这种心理现象也被称为巴纳姆效应,巴纳姆效应指的是,当人们被赋予可以适用于几乎所有人的模糊、万能的自我描述时,他们通常会说“难以置信!那就是我!”
人们由于自我中心偏见,会对一些普适性的描述,产生共鸣。 比如说:你到一个谋生的环境中开始的时候会比较紧张,接着会让自己慢慢去适应。你偶尔乐观地去生活,有时也会悲观地对未来产生焦虑。大部分对此的反应就是:对对对,这就是我,卧槽,说的太对了,简直神了。这种现象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大部分人会相信:星座、塔罗牌、算命等预测技术。
人类进化的一个奇怪的特点是它倾向于消极:我们倾向于关注潜在的威胁而不是祝福,这种倾向通常被称为消极偏见。
这就现象就很容易地解释我们为什么会对坏事投向更多关注而不是好事。坏消息为什么比好消息更容易、更经常地被分享,比如说公众人物的一些负面八卦传播地总是比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传播的快。也能解释为什么有人在朋友圈指责批评某些人,比如:有些人说话真是难听,工作能力真是差劲。当我们在朋友圈看到这些话的时候,我们总会觉得他说的这个人是我。而当这些内容是一些赞美的语句的时候,我们反而会觉得这说的不是我们自己了。
在支配社会生活的所有动机中,最重要的是归属:我们渴望与他人建立稳定、有意义的联系。感觉与社会脱节会导致人们失去调节情绪和控制注意力、行为和冲动的能力。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在某个群体中存在归属感,我们希望与他人有一个良好的关系。而一旦我们被拒绝或者被某个群体排斥了,我们往往会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比如说,在学校中被排斥或被孤立的学生往往成绩不太好,会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并且会很敏感;在公司中,如果领导让我们讨论周五聚餐吃什么,而部门其它成员讨论的时候没有带着我,我往往会会生气,感觉我不属于这个部门,我也会比较抗拒参加这个聚餐。
被重视需要:人类具有让自己感到有价值的强烈动机,希望自己在所在社区中有社会地位、有积极的声誉。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有意义——无论是对别人、对家人还是对周围的世界。
我们希望自己在自己家的小区中、家人亲戚中、领导同事中或者同学们中得到重视,或者说是在某个群体中具有较强的存在感。在某个群体中越被重视,越具有存在感,我们便越倾向于和这个群体产生联系。
如果现在我们有四个微信群,分别是:花园城6栋、李家大家庭、产品研发一部和软院2班。当我们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时候,产品研发一部群里在一段时间中会对我赞扬不断,我在平常刷手机的过程中,我也会倾向于关注研发一部群里的消息并会积极参与到聊天中去。而当我升职加薪的时候,研发一部群中已经开始向我表示祝贺了,我在里面寒暄完后,软院2班群里也有人@我并说我很厉害了,我也开始关注平常不主动参与的同学群了。晚上老妈也在李家大家庭中和亲戚们分享了这个好消息,舅舅舅妈们让表弟表妹们向我学习,而一向在家庭群里不怎么发言的我也在群里多说了两句,毕竟群里发言比较多的小辈是我在大厂工作的学霸表哥。
大多数人都能找到满足这些普遍需求的方法,并能在他们的社会里过上和平的生活。但是,对于那些感到被边缘化和被疏远的人来说,对归属和被重视的需要可能比生命本身更珍贵。
我们大部分人都能在社会中与他人产生联系,在某个群体中有归属感并且被重视到,毕竟我们多数人都有疼爱我们的父母、感情稳定的同学同事们和联系紧密的基友、闺蜜们。
而社会中也存在一些长时间被边缘化被独立的人,他们对归属感和对于被看到的需求可能比他们的生命更重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一些国家与他们社会中所信仰的宗教没有任何联系的青少年会离家出走加入到恐怖组织中去,并且会成为一个人肉炸弹的原因。首先他们强烈希望成为一个更大集团中的一员,为他们提供身份和目标,与其它成员产生联系并在集团中产生归属感。其次,他们非常需要确定性、秩序和结构;原教旨主义团体的黑白教条为他们提供了明确的答案——他们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中所渴望的确定性。第三,属于恐怖组织,消除了他们认为自己的生命微不足道和毫无意义的感觉,这使得他们感到被重视,感到自己的生命意义重大。
社会认知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一切判断都是相对的。在人们看来,好坏的变化不过是与类似的东西对比所形成的,这种效应被称为对比效应。
对比效应告诉我们,我们在判断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东西好坏的时候,都是通过与另一件事情或另一个东西比较而来的,好坏都是相对的。
对比效应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案例。比如说,房产中介在带客户看房源的时候,往往会先去看一套相对比较差的老旧房子,这套房子不靠近地铁、而且不朝南、靠近马路、声音嘈杂甚至都能闻到街边饭馆做菜的味道。中介说这个房子租金要2500每个月,你惊讶道:卧槽,就这个样子还能租那么贵?谁租谁是傻子吧。中介说没关系,我带你看下一套,这一套南北通透、出小区走十几米就能到地铁站、而且远离马路,非常安静。中介说这房子租金要2600每个月,你感叹说:这房子这么好,就比第一家贵100,真是不错。
其实这里中介便利用了这种对比效应,第一套房子只是影响你对第二套房子判断的一个诱饵,如果带你一开始看的是第二套,说不定你还要看看其它的。现在你有了对比效应,并且中介告诉你最近来看第二套房子的人很多,现在不定的话说不定就被人抢走了。你很有可能会决定租下第二套房子并交上定金。
我们在工作过程中也会利用这种对比效应,我们在给客户出app设计图的时候,一般会出3套方案,方案A和方案B比较差劲,各有各的不足,方案C看起来就比较好,没有前2中方案的缺点。这时候,客户看完2个方案后都想骂人了,但是看到相对完善的方案C后,往往会直接敲定用方案C。
我们对自己的重要判断也会受到对比效应的影响。关于我们自己的最有力的信息来源之一是社会比较,这是一种通过将我们自己与他人比较来评估我们的能力、成就、态度和其他特征的过程。
我们经常会将自己与他人比较,有一句话说的好: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来源于自身与他人的比较。 高中成绩优异的学生进入到顶尖大学后,发现自己不是班里最聪明的人后,学校里比自己厉害的学生比比皆是,他们不再是受重视、受关注的那批人了。这时候他们有些人便会感到自卑、感到丧气。
作者也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当年轻女性在媒体上看到了模特的图片时,也可能会认为自己不如普通女性有吸引力;而今不少人患上了“脸书忧郁症”,这种似是而非的沮丧情绪来自于对朋友审视以及对他们完美生活的了解——他们总有度不完的假期,可爱的小狗,完美的家庭,美妙的聚会等等。这其中的脸书也可以换成:抖音、微博、朋友圈和ins,当我们在这些社交媒体中看到外表精致的帅哥美女、每天在高端酒店、餐厅打卡、住着别墅开着豪车的时候,我们大部分人也会从这种社会比较重感到焦虑,好像其他人过的都很美好,只有自己过得没有那么好,其实只是社交媒体把我们与美好生活的距离拉近了而已,而这些美好生活的照片和视频中,只有少数是真实的。
最幸福的人不是通过关注他人的行为来评价自己,而是通过调整和参考自己的内在成功标准来评价自己。这就是成长心态,成长心态用来避免与他人进行痛苦的比较。德韦克所说的成长心态指的是,人们所持有的对人类成长能力的信念和对自我提升的承诺。她说:“我们可以把别人看作是灵感和知识的源泉,而不是因此而觉得自己存在某种缺憾。”
既然比较是一切痛苦的根源,那么怎样来避免与他人痛苦的比较呢?书中建议我们更多的关注自身而不是关注他人。我们要知道对于我们自身而言,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我们满意的生活,而不是通过与他人的对比不断改变或者提高自己的标准。我们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会越来越好的,并且要专注自我能力的提高,将他人看做我们学习的榜样,而不是对比的样本。
回忆过去存在自传式记忆的偏见:我们构建的记忆更为符合我们自己的想象。正是因为证实偏见的存在,我们更有可能回想起那些证实我们看法的记忆。
作者提出,随着时间的推进,我们对过去的看法也会重构我们的回忆。例如:如果我们觉得我们的童年是痛苦的,不快乐的,那么任何任何背离这种看法的事件都会变得难以回忆。比如说,父母带我们去游乐园玩耍这种事就会很难记起来。而父母对我们的打骂则会最容易回忆起来;如果我们认为上家公司对员工很苛刻,领导对我们的态度特别不好。那么我们更容易记起符合我们看法的领导当众批评指责我们这种事,而不会回忆起我们和同事之间关系融洽的相处这种违背看法的事情。
持续更新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