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乡村治理的领导核心,其自身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的建设全局和乡村振兴的成败。因此,要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带领广大农村群众发展乡村、振兴乡村是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光荣而紧迫的历史使命。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较好成效,但由于现代化和城镇化过程中的“掉队”现象,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离中央部署、市委要求和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
组织建构不够优化,制约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辐射力和组织力。组织建构包括组织本身架构体系和组织成员结构。随着自然村数量的减少和人口密度的下降,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架构体系和人员构成的不良变化制约着辐射力和组织力的提升。在组织架构体系上,农村基层党组织数量日益减少。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公布的历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2012年全国共有58.8万个建制村建立了基层党组织,而截至2021年6月,该数字缩减为49.2万,减少约9.6万。这说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分布随着自然村数量的减少进行了较大范围的合并调整,然而由于中国农村大部分村落较为分散,使得合并后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或流动党组织)平均覆盖和辐射的范围变大,使得党组织开展活动不便,作用发挥受到影响。
在组织成员结构上,党员队伍缺乏优质群体。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土地收益减少以及市场经济的刺激和带动,乡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纷纷进城务工经商,农村出现“空心化”、“老龄化”现象。以重庆市潼南区为例,截至2021年6月,全区16155名农民党员中,60岁以上占53%,个别村(社区)60岁以上的党员甚至占到了80%;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知识学历水平偏低,绝大多数为初中及以下学历,高达70%。因此,农村新发展党员相对较少,队伍年龄结构青黄不接,后备队伍缺乏优质群体,使得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进一步弱化,出现青年党员难找、支部书记难选、党员教育难做、普通党员作用难发挥等“四难”问题。
经济基础不够优厚,制约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和行动力。卡尔·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中国共产党嵌入在农村的执政力量,其建设成效始终受到特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为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产业兴旺是不可或缺的途径。然而当前部分地区在具体实践中却存在着一些误区。在当前中国农村六七成农民家庭都存在“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的家计模式背景下,不应当片面理解“产业兴旺”,将农村有限的土地资源强势向大户集中,更不应当将国家惠农资源重点支持农村大户。对于以村落和家族共同体为载体的农村地区而言,发展集体经济更具价值。农村集体经济既具备支撑农村经济发展功能,也具有培养农民集体意识、稳定农村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在计划经济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集体经济的实际掌握者与支配者,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在乡村社会中具有“绝对权威性和非常有效的政治动员能力”,其功能也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和实现。然而改革开放后,在城乡二元体制的挤压下,资本纷纷投向城镇以便获取更大利益,从而导致了农业的衰退和农村集体经济的退化,村庄作为经济主体的意义日趋消失。部分农村地区忽视和淡漠农村集体经济的内在价值,进一步导致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整体实力不强、地区发展不平衡、收入来源单一等问题。经济的薄弱使得服务群众的资源和手段相对匮乏,削弱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的经济基础,侵蚀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动员能力和组织权威,制约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和行动力的提升,并日益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思想优势和组织优势的最大制约因素。
文化资源不够优质,制约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一种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实践创造活动,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这种特定历史条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是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前提,也是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发展感染力和吸引力的现实基础。伴随着现代化的持续推进,一些优质的乡村传统文化资源正在被遗忘或遗失。当前中国乡村的社会结构正经历着一场裂变,乡土价值体系和社会关系图式逐渐变更,村落和家族共同体作用逐渐弱化。基于小农经济、被世代中国人作为精神依托的传统伦理道德体系在现代社会中不断受到冲击和质疑,而新的令人信服的文化体系又没有快速出现,许多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出现扭曲,信仰迷失、理想缺失。另一方面,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重现代、轻传统;重载体、轻主体;重形式、轻内容;重建设、轻管理”等问题。如农村文化建设主体协同性不足,农家书屋、电影下乡等农村公共文化供给部分存在与农民文化需求不匹配现象,利用率较低。在这种文化结构和社会背景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可采用和借鉴的优质文化资源越来越少,村党组织开展的活动就缺乏感染力,对广大农村群众的吸引力也难以有效提升。
社会基础不够优良,制约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贯彻执行党的执政理念和一系列方针政策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存在目标和运行逻辑,但这种逻辑生成和运行过程会受到乡村社会中各种力量和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乡村的萎缩不单单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会演化成政治问题。乡村社会的衰落会体现于经济、政治、文化、思想、人口、资源等各个方面,往往会导致农村基层的公共权威退化、公共服务短缺和公共性的衰落,使得社会力量和社会因素的构成会不断发生变化,良性的、均衡的社会基础遭到削弱和破坏,会给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和功能的发挥形成一定的社会困境。村庄繁盛时期,村级基层组织对村庄事务决策享有最高权威,如今却随着村落的不断发展演变,基层组织公共权威正不断退化,村级组织对村民的号召力、影响力逐渐下降,村庄治理表现出一定的失序状态。具体而言,村庄的大量减少使得农村社会中人口稀疏,导致发自政府的公共服务无法下沉,来自市场的服务无法在村落中开展,也使得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开展缺乏必要公共空间的支持,失去了生成凝聚力的载体与平台。同时,乡村公共性的不断衰落,使得农民的个体化意识不断增强,对农村公共事务的关注日趋减少,村组织和村集体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基本失去意义。乡村社会出现的这些不良社会性因素,若不加以引导和纠正,必将会削弱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权威,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需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同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准确把握当今农村社会变化的特点和趋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这一核心目标,定向发力,综合施策,精准破解制约瓶颈,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以优化组织构建体系为前提,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组织基础。一是要以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重,进一步构建“全覆盖”的乡村组织架构体系。一方面,要从农村社会政治稳定的大局出发,在乡村凋零与荒凉地带更要加强党的存在力量,实现党组织对农村的零遗漏。充分考虑村级党组织构建分布的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能简单地依据村庄数量和人口密度来设置和分布农村基层党组织,不让经济效益和成本核算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构建设置的重要决定性因素,避免出现权力真空地带。另一方面,针对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进行全面排查,“一村一策”制定整顿方案,落实整顿措施,扎实提高村党组织政治能力、业务能力。二是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首先,持续培养高素质的农村党组织带头人,扩大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选拔视野,注重从外出务工、经商、退伍军人、本乡本土大学生中选拔村党组织书记。严格执行村党组织书记提级管理,从严把好入口关。其次,建设一支过硬的党员队伍。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确保党员政治上合格,加强对农村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不断增强农村党员党性修养;坚持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突出政治标准,加大发展农村青年党员力度,确保农村党员队伍质量稳步提升。最后,健全完善农村干部待遇保障机制。落实农村干部管理考核和激励保障各项政策举措,实现村干部待遇动态增长,加大从村干部中招录公务员和事业人员力度,切实提高村干部生活待遇和政治待遇。从根本上讲,需要发掘乡村内部既有的力量并引导、协调、整合国家主动安排的辅助力量和回流力量,从而壮大乡村振兴的组织力量。
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主要抓手,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物质基础。一是优化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一方面,健全区县党委统一领导,组织、财政和农业农村部门统筹推进,乡镇和村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为集体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仅是实现农民组织化的重要组织形式,还在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分散风险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诸如农村股份合作社、农民技术协会等)。积极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法人治理、收益分配、监督管理和经营管理人员奖励等机制。二是大力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积极引导生产要素与农村产业结构融合。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善于抓住市场需求,发展订单农业,发展市场风险较小的物流经济或物业经济,促进农业市场化发展。另一方面,扩大农村集体资产参与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在贴近实际、抓住特色、发挥优势的基础上,突出发展地方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绿色有机农业、特色农业、旅游农业转型和发展,从根本上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造血功能,实现民富村强。三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其服务、监督功能,用好“资本”这把“双刃剑”。具体来说,就是要警惕资本借助乡土主义对乡村形成实际控制,避免外部资本借助国家发展主义的力量任意改变乡村社会结构的均衡态势,减少资本力量对乡村党组织、村委会、乡村集体经济以及其他乡村社会力量的控制和对抗,防止农村社会发展的内卷化。
以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文化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执政党建设的向下延伸,要提高其在农村的领导力和影响力,就必须要借助乡村文化的涵养与支撑,进一步丰富政党文化、拓展政党建设的思想文化资源。一是对乡村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农村基层党组建设过程中可以充分吸收传统乡土文化中重实际而轻玄想的务实精神,夯实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文化基础;挖掘好传统乡土文化中重义轻利、勤劳俭朴、戒骄戒躁等价值追求,拓展加强农村党员品德修养和作风建设的文化资源。具体而言,可就地、就近取材,挖掘当地先进典型人物事迹,创新宣传方式,增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对当地农民群众的价值引领。也可利用民俗节庆活动,让农民在节日中感悟深厚的乡土文化,增强优秀传统乡村文化的影响力,树立良好的乡风文明。二是发挥不同阶层的农民及党员在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主体作用。一方面,从退休村干部、农村教师、农村传统艺人中培育出一批本土文化人才,形成内生型农村文化发展模式。另一方面,推进农村文化供给侧改革,以农民的文化需求为核心创新文化供给方式。诸如以“文化三下乡”活动为载体,创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贴近农民的文艺作品。三是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阵地的管理,增添农民所需的文化书籍,农家书屋设专人指导阅读,同时也支持志愿者协会、义工队等社团组织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时,也不断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注入新的文化力量。
以有效提升乡村社会治理能力为突破口,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社会基础。一是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一方面,要处理好“两委”关系,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农村的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另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转变角色定位和调适党建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基层党组织结构和党建嵌入方式来重塑党在农村社会的领导权威,推动构建执政党与农村社会的“命运共同体关系”,进而实现党对农村社会的嵌入整合和有效治理。二是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断增加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做到“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给农民之所需”,在具体决策和实践中切实关注民生问题,牢固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三是聚焦村民自治组织,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首先,完善自治。积极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和新乡贤的作用,提高自治组织的整体素质;鼓励农民自愿结合组成各种社会组织和合作经济组织,使之成为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民利益的代言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乡村治理的参与者、利益协调的当事人。其次,强化法治。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建立健全防范和整治“村霸”问题长效机制,引导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益。最后,发扬德治。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借助农村社会天然的“熟人”优势,培育具有共同归属感的乡村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伦理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凝聚起向上、崇善的强大力量,有效实现乡村社会的和谐互动,最终达到引导村民自治组织、农村社会组织和农民等各类主体和力量在乡村社会治理中发挥好各自的功能和作用,从而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发展构建良好的社会基础。
(作者系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乡镇建设处处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