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大众主流价值观是国家意识形态导向下形成的,以社会公共领域为载体的,为社会大多数民众所认同的价值观。建构社会大众主流价值观,有利于改变社会大众主流价值观“缺位”的现状,进而发挥其价值整合、协调作用;有利于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为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理性的价值环境和平等的公共平台。当代中国公共领域的构成要素及其所具有的价值导向作用,对于建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社会大众主流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關键词:公共领域;社会大众主流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C912;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12)04-0010-06
托克维尔认为,一个没有共同信仰的社会,就根本无法存在。为了使社会成立,尤其是为了使社会欣欣向荣,就必须用某种主要的思想把全体公民的精神经常集中起来,并保持其整体性。对于一个健康发展的社会来说,其内部必然存在一个有机统一的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大众主流价值观,分别从国家和公民社会两个维度展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目前,学界關于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诸多的理论视角,如社会系统论等等。这些理论视角对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思考。公共领域的生成与发展,是中国社会现代转型必然面临的现实。因此,在公共领域的视域下,探讨如何建构既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求,又符合时代需求的社会大众主流价值观,为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和认同度,进而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一、建构社会大众主流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社会大众主流价值观,是指在国家意识形态导向下形成的,以社会公共领域为载体,为社会大多数民众所认同的动态的价值观。社会大众主流价值观本质上是公共价值观。社会大众主流价值观具有以下的特征:第一,是在国家意识形态导向下形成的价值观。第二,它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公共领域。第三,是一种动态的价值观。建构社会大众主流价值观,不仅能够有效地扭转社会大众主流价值观缺位的现状,发挥社会大众主流价值观的整合、协调作用,还能够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为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理性的价值环境和公共平台。
1.社会大众主流价值观的现状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各个层面的社会转型。文化价值观念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方面,必然反映和体现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经济、政治、社会层面的矛盾冲突。毋庸置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行。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非仅仅是一种经济体制,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价值体系。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这种社会文化价值体系,一方面极大地释放和激励了民众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有力的价值基础和动力支撑;另一方面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这种文化价值体系所挟带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念,对人们的思想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削弱了社会原有的共同价值观(如集体主义)的导向和凝聚作用,取而代之的是财富、权力、以及张扬的个性。各种“物化形式”成为评价人与各种社会事件的标准,而且是重要的标准。此外,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这些新兴媒体的不断发展,为民众意识的发挥提供了新的广阔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民众通过对各种社会性事件的接触,让内心情感放任地宣泄出来。各种价值观念的交融、碰撞、冲突,多种价值评判标准的交叉、并存,以及由此而出现的以“X二代”等标签式话语为表象的、民众价值取向的盲从性等价值取向混乱问题,都折射出当前我国社会大众主流价值观的缺位现状。以公共领域为载体,探讨建构社会大众主流价值观,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对社会中不同价值观的整合、协调作用,有效解决社会大众主流价值观的“缺位”问题。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大众主流价值观的互境存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价值层面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大众主流价值观本质上都是公共价值观,二者在内容上存在着一定的互补關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大众主流价值观的精髓,并对其发展起着导向和引领作用;社会大众主流价值观以其丰富性和生动性,有效地补充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扩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基础。同时,二者在发展趋向上又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张力關系。这种张力關系,既彰显了国家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坚定性,又彰显了对社会个体价值需求的尊重与保护。这表明,社会大众主流价值观的存在,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地位的削弱。相反,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地位不动摇的前提下,建构和塑造社会大众主流价值观,发挥其对社会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协调、整合作用,有利于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和社会认同度。但是,就其根本上说,社会主流大众价值观并不能等同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对社会大众主流价值观起决定、引领和导向等作用。
首先,建构社会大众主流价值观,增强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度。如前所述,社会大众主流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具有相同本质但各有所侧重的两个概念范畴。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导下形成的价值观念。同时,二者又有其各自的侧重点。前者更加侧重于社会层面,后者侧重于国家层面。从这个意义上讲,建构社会大众主流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社会认同基础,扩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影响力。其次,建构社会大众主流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营造了理性的价值环境。市场经济是以人的个性自由发展为前提的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逐渐形成经济生活多样化、经济利益分殊化和利益主体异质化的局面”,致使中国社会的“公共理性”,以及社群共同体建设所需要的文化价值支撑的发育迟缓。社会大众主流价值观本质上是公共价值观,通过公共领域这个平台,整合和引导民众的多元价值取向,为中国社会和中国民众提供了一种“普遍福祉”意义上的理性的精神關怀。再次,建构社会大众主流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提供了公共平台。公共领域的生成,是现代民主社会的必然发展趋势。公共领域的健康发展,对于转变执政理念、创新社会管理、积极引导和规范社会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