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陈友谅为什么败给朱元璋(陈友谅简介)

陈友谅为什么败给朱元璋(陈友谅简介)

陈友谅为什么败给朱元璋(陈友谅简介)在一些历史记载上,元末义军首领陈友谅大多数都是以负面的形象出现。如:清代丁耀亢《天史》中说陈友谅:“贼安能成大业乎?”许多的历史文献中也多以神化朱元璋来丑化陈友谅。对于这种现象,大多数明史研究专家都表示,这是封建王朝“成王败寇”的惯性思维使然。陈友谅为什么败给朱元璋(陈友谅简介)酷爱历史的毛主席,在一生中曾经多次通

在一些历史记载上,元末义军首领陈友谅大多数都是以负面的形象出现。

如:清代丁耀亢《天史》中说陈友谅:“贼安能成大业乎?”

许多的历史文献中也多以神化朱元璋来丑化陈友谅。对于这种现象,大多数明史研究专家都表示,这是封建王朝“成王败寇”的惯性思维使然。

陈友谅为什么败给朱元璋(陈友谅简介)

陈友谅为什么败给朱元璋(陈友谅简介)

酷爱历史的毛主席,在一生中曾经多次通读过“二十四史”,并且对历朝历代的兴衰治乱、文治武功皆有研究和体悟。

图│毛主席

对于读书,毛主席是非常讲究方法的,在读史方面也不例外。毛主席读史并非平均用力,而是将通读与精读、博览与深研相结合。

在通篇阅读“二十四史”当中,《明史》是毛泽东圈点最多、体悟最深的史书之一。

除了正史《明史》以外,毛主席还广泛涉猎过与明朝有关的大量史料。如《明史纪事本末》、《明实录》、《明诗综》、《明诗别裁集》、《明人百家小说》等等,各种有趣的野史稗乘、笔记小说。丰富的知识储备,使他在评点明史时可以信手拈来,涉笔成趣。

【毛主席评点批注及谈话提示】

①此役打了两月余。

——毛主席读张廷玉等《明史》卷一《太祖本纪》的批语(见《毛主席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83页)

②不令诸子诸孙统兵作战,失策。

——毛主席读张廷玉等《明史》卷一《太祖本纪》的批语(见《毛主席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84页)

元末争夺统治地位的斗争中,朱元璋与陈友谅势力进行的一场决定性战役——鄱阳湖大战。

毛主席对于这段史料,进行了批注:此役打了两月余。

至正二十年(1360),陈友谅夺得蕲黄红巾军建立的天完政权的大权后,便积极向朱元璋的统治区发动进攻,双方互有胜负。

至二十三年(1363年),正当朱元璋与陈友谅在江南血战方酣之时,张士诚势力派兵围攻北方红巾军刘福通部根据地安丰(安徽寿县),形势危急,刘福通不断派人向朱元璋征兵解围。

对于出兵一事,朱元璋的部下几乎是一致反对:如果大兵一去,陈友谅乘虚进攻,便进退无路;救出小明王后如何处置?杀掉他,那又何必去救呢?不杀的话,岂不是平白找个顶头上司来管制自己吗?

而朱元璋却看得很远:安丰实为应天(南京)的屏障,救安丰就是保应天;小明王在红巾军中和劳苦群众中仍是一面旗帜,奉小明王为主既可缩小自己的目标,减少打击,又可利用小明王的影响争取群众。

因此,他亲自率兵救援安丰,很快杀退归军,保住安丰,并因刘福通在援军到来前已牺牲,朱元璋自然顺理成章地成了小明王的保护人,并把小明王迎到滁州“供奉”着。

当朱元璋救援安丰时,陈友谅果然倾国而来。但奇怪的是没有进攻已空虚的应天,却去攻打洪都(江西南昌),原指望依靠号称六十万优势水军一举拿下洪都,不料却遭到都督朱文正、参政邓愈、元帅赵德胜所率军民的顽强抵抗,猛攻八十余日也没有将洪都拿下。

七月初,陈友谅得知朱元璋率舟师二十万前来救援时,才解围到鄱阳湖去迎战。

战斗开始前,朱元璋即“遣指挥戴德以一军屯于泾江口,复以一军屯南湖嘴,以遏友谅归路,又遣人调信州兵守武阳渡,防其奔逸”,然后亲率大军由松门入鄱阳。

七月二十日,两军相遇于康郎山,鄱阳湖之战自此开始。

图│潘阳湖大战

二十二日,朱元璋见陈友谅的战舰高大无比,而且每几十艘就用铁索连结起来,以致旌旗樯橹望之如山,但很不灵活,就派敢死士驾船七艘,内装火药和芦苇,看准方向,直闯敌阵,纵火焚烧。风烈火炽,烟焰涨天。

陈军将士被烧死和落水溺死者不计其数,朱元璋所部又乘机冲杀,使陈军锐气大受挫伤,以后几仗又复大败,士气更为低落,后来连左、右金吾将军都投降到朱元璋军中。面对这种窘境,陈友谅非常恼火,下令把俘获的朱军将士全部杀掉。而朱元璋闻讯后却反其道而行之,下令将陈军俘虏全部释放。

这种截然不同的做法进一步瓦解了陈军的斗志而激励了朱军的斗志。至八月下旬,陈友谅军中粮尽,只好率军突围。至南湖嘴,为伏军所击,遂突向湖口,朱元璋率军围攻;至泾江,再被伏兵掩击。当陈友谅探头观察情况时,被一枝流矢射中头部,顿时死去。

陈友谅部将张定边“乘夜以小舟载友谅尸及其子理奔还武昌”,战役结束。

这次水战,朱元璋方面的伤亡尽管也很大,如将领宋贵、张志雄、韩成、陈兆先、丁普郎等皆战死此役,而陈友谅所部几乎是全军覆没,从而奠定了此后吞并武昌政权的基础,甚至是统一南方乃至全国的基础。

关于这次战役朱元璋取胜的原因,朱元璋后来曾有总结:天时地利固然重要,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陈友谅虽然先据上游而待我,得了地利,又兵多势众,但内部不和,人各一心,上下猜疑。

而且连年用兵,不善于积蓄力量,抓住有利战机,故劳而无功,军心失望。诸公须知,用兵要得时,时则威,威则胜。我军得了时,更重要的是得了人和,将士一心,如鸷鸟搏击,巢卵俱复。这就是我们获胜的道理。据说诸将听后无不叹服。

此次水战自七月二十日两军初遇康郎山,到八月二十七日陈友谅中箭身死,历时近四十天,或可称为月余。

毛主席批注“此役打了两月余”,抑或有其它根据,抑或连及陈友谅七月初布阵的时间,以及陈军最后被歼灭的时间?

对于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失败身亡之后,陈友谅的儿子陈理最后不战而降,毛主席也作了批注:不令诸子诸孙统兵作战,失策。

毛主席的这段批注文字,反映的是鄱阳湖大战爆发后的次年春天发生的几件史实:鄱阳湖大战结束后,朱元璋担心张士诚乘虚来袭,只派部将常遇春前往武昌攻打陈友谅的儿子陈理,自己率大部回归应天。

图│朱元璋

次年(1364年)春正月初一,朱元璋在李善长等人的“屡次劝进”下即吴王位,建百司官属,置中书省左、右相国,以徐达、李善长分别任之。

二月,朱元璋以武昌久攻不下,亲往督师,陈理遂率其太尉张定边等投降,朱元璋于其地设湖广行中书省进行管理。蕲黄红巾军所建立的农民政权最后被朱元璋消灭了。

毛主席加注此批语,表明他对陈友谅及其汉政权的惋惜和同情。

在元末群雄中,陈友谅无疑是毛主席颇为欣赏的英雄人物。

陈友谅出身沔阳渔民家庭,本姓谢,“祖赘于陈,因从其姓。”在县里当贴书,参加了徐寿辉的红巾军,最初充当倪文俊簿掾,后因机智勇敢,屡立战功,成为领兵一方的元帅。徐寿辉红巾军主要领导人彭莹玉牺牲后,他们建立的天完政权实际上被丞相倪文俊所控制。

至正十七年八月(1357年),倪文俊想于汉阳谋杀徐寿辉的事情败露,就率部分军队逃向自己从前的部将陈友谅驻地黄州,欲寻求庇护。而陈友谅审时度势,趁机杀了倪文俊,“尽领其军,而自称平章”。

于是天完政权的大权又转让到了陈友谅手中。

至正二十年(1360),陈友谅挟徐寿辉东下,向朱元璋的统治区发动进攻。闰五月,攻占太平,随即进驻采石矶。这时,陈友谅以为攻占应天指日可待,心满意得,便迫不及待地想当皇帝,派人杀掉徐寿辉,在大风雨中“以采石五通庙为行殿,即皇帝位,国号汉,改元大义”。

随后派人约张士诚夹攻朱元璋。面对强敌压境的形势,朱元璋方面受震动不小,文武各官大多产生怯敌心理,有建议投降的,有建议退守钟山的,形势颇为危机。多亏刘基及时站出来,阻止这种形势的恶化。

一方面派胡大海出兵广信,扰乱陈友谅的后方;

一方面利用康茂才与陈友谅是老朋友的关系,巧设诈降计,诱陈友谅前往重兵设伏的龙湾地区,被打得大败。

朱元璋俘获陈友谅军队二万多人,战舰数百艘,并乘胜夺回太平,占领安庆、信州等地。

至正二十三年(1363),陈友谅乘朱元璋出兵安丰援救小明王之机,“空国而来”,杀向朱元璋的地盘。多亏都督朱文正、参政邓愈、元帅赵德胜率领洪都(南昌)军民坚决死守,使陈友谅困于坚城之下八十余日,从而为朱元璋回师救援赢得了时间。

在随后发生的翻阳湖水战中,陈友谅中流矢而死,留下了壮志未酬身先死的遗憾。

尽管陈友谅在击杀徐寿辉等人的问题上有缺点,但他坚决反对元朝的反动统治,敢作敢为、不屈不挠的战斗品格,无疑引起了毛主席内心的共鸣。

陈友谅死后,部将张定边乘夜用小船载友谅尸及其子陈理逃回武昌,随后拥立陈理为帝,改元德寿。这时的汉政权,尽管新受重创,而地盘尚广,如能够及时调整,还可以与朱元璋抗争一时,无奈陈理没有军事的或政治的才干,依靠太尉张定边等固守武昌。不久便在朱元璋的亲自进攻下举国投降,完全没有其父陈友谅那股不屈不挠的精神。

图│陈友谅

毛主席认为,之所以会出现陈理举国降服的情况,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陈友谅没有让自己的子孙统兵作战,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以致不能继承自己的遗志。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最后一部,也是中国历史上编撰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早在清军入关的第二年(公元1645年),清廷即命内三院大学士冯铨、洪承畴、李建泰、范文程、刚林等纂修明史。

但因当时统治不稳,清廷又是想借修明史笼络明朝知识分子,故没有什么成绩。

康熙十八年(1679年),康熙帝举行博学鸿词科,借以笼络汉族知识分子,共录得彭逊遹等50余人,随即敕令续修明史,以大学士徐元文、叶方蔼、张玉书为总裁,以卢君琦等十六人和彭孙遹、陈维崧、朱彝尊、尤侗、毛奇龄、潘来等50人为纂修。

总裁徐元文还疏请李清、黄宗羲、曹溶、姜宸英、万言等入史馆工作,如果不愿到馆工作的,也把他们的史书抄来参考。当时黄宗羲不愿在清廷作官,又非常关心《明史》的修撰,故派其得意弟子万斯同前往北京,住在徐元文家十几年,以布衣身分参加修撰《明史》。

继徐元文为总裁官的,有张玉书、张廷敬、汤斌、徐乾学、张英和王鸿绪等人,但仍保留了经过顾炎武、黄宗羲商讨原订的义例。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二百零二卷的列传部分完成,雍正元年(1723年),本纪、表、志等完成,经过四十年的努力,《明史》大体上算是修成了。

同年,雍正以“庶成一代信史,是以昭示于无穷”为由,命重修《明史》,并以国舅隆科多和王项齿为监修官,徐元梦、张廷玉、朱斌、觉罗逢泰为总裁官、孙嘉淦等二十五人为纂修官。

图│《明史》

直到乾隆四年(1739),由张廷玉领衔奏上《明史》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表十三卷,列传二百二十卷,目录四卷,共三百三十六卷,清官修《明史》至此始算完成。因由张廷玉领衔奏上,故称张廷玉《明史》。不过到乾隆四十二年,清高宗乾隆也热心此事,命英廉、程景伊、梁国治、和珅、刘墉等,“将原本逐一考核添修,务令首尾详明,辞义精当,仍以次缮进,候朕亲阅鉴定,重新颁行,用昭传信。”是为最后订正本,即今通行的《明史》。

《明史》在二十四史中取材最为广泛。首先是保存完整的实录资料,共有三千余卷。

其次是大量的私人著作,共有三千三百余卷,如明代人邓元锡的《明书》四十五卷、王世贞《夏州史料》一百卷、陈建《皇明通纪》三十七卷、朱国桢《皇明史概》一百二十卷、《大政记》三十六卷、谭希思《皇明大纪纂要》六十三卷、王大纲《皇明朝野纪略》一千二百卷等。再如明清之际人谈迁的《国榷》一百卷,万斯同的《明史稿》五百卷,王鸿绪的《明史稿》三百一十卷,以及温睿临《南疆绎史》五十二卷等。

可资参考的有关明代典志的资料超过二千卷。如万历重修的《大明会典》有280卷,王圻的《续文献通考》有254卷,周子义的《国朝故实》有200卷,徐学聚的《国朝典汇》有200卷,邓士龙的《国朝典故》有100卷,俞汝揖的《礼仪志》100卷,刘维谦的《大明律》20卷,《大明一统志》90卷,《寰宇通志》119卷,《崇祯历书》126卷,《一统名胜志》198卷,还有黄训的《名臣经济录》53卷,徐一夔的《大明集礼》53卷,张朝瑞的《明员举考》9卷,王在晋的《通漕书编》9卷,杨宏的《漕运通志》10卷,史起蛰的《两淮盐法志》12卷,朱廷立的《盐政志》10卷,周梦的《水部备考》10卷和陈龙正的《救荒策会》7卷等。

至于可参考的传记资料和杂史也极多。传记如黄金的《开国功臣传》、谢铎的《名臣事略》、徐竑的《名臣琬琰录》、徐咸等的《名臣言行录》、雷礼的《列卿记》、焦B178的《国朝献征录》和黄宗羲的《明儒学案》等。杂史类如吴宽的《平吴录》、吴国伦的《陈张事略》、黄标的《平夏录》、胡宗宪的《筹海图编》、宋九德的《倭变事略》、徐学聚《嘉靖平倭通录》等,方孔炤的《全边略记》、魏焕的《九边考》、许论的《九边图论》等,费信的《星槎胜览》、巩珍的《西洋番国志》、黄省曾《西洋朝贡录》等,宋应昌的《经略复国要编》、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高拱的《边略》、陈继儒的《建州考》等,都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同时,参加《明史》编修工作的近三百人中,有不少是知识博厚的著名学者,如彭孙遹、尤侗、姜宸英、王鸿绪、万斯同等即是。也正是因为有广泛的资料可资参考,编辑队伍比较强,又有充分的财力和时间,从而保证了《明史》成为有较高成就的官修史书之一。

首先,《明史》的体例就有许多不同于前史,如把建文和景泰两朝列入本纪,不同于《明实录》把它们分别附载在《太祖实录》和《英宗实录》的作法,比较符合史实。

其次是《明史》的组织结构严密完整。如通过对明代突出史实设立专篇集中记叙的方法,就将明代近二百年的大事扼要地保存了下来。其三是列传分类有特色,它将纷繁的明人传记分为17类,撰成220卷,又创设《阉党》、《土司》和《流贼》三传,保存了很多珍贵史料,列传的附传很多,以此记载了很多人物的姓名;列传又载名臣奏议原件,是可靠的资料。

图│《明史》

与前代史相比,明史的志书材料更加精粹。如《天文志》首先介绍了利玛窦的天文理论,再以中国的天文学说加以参证,《历志》先叙述的《大统历法》,再介绍很有影响的《回回历法》,从而有个比较;《职官志》体现了明代中央集权制的加强;《刑法志》表明了明代特务政治的残酷;《艺文志》只记明人著作,改变了以前古今不分的通病;《食货志》、《河渠志》和《兵志》详细而有条理地反映了明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军备设施情况。

尽管如此,《明史》的编纂也有局限性。其一是对于农民起义的仇恨和纲常名教的宣扬。

如《流寇传·序》说:“盗贼之祸,历代恒有,至明末李自成、张献忠极矣。

史册所载,未有若斯之酷者也。”对忠孝节义的宣扬集中反映在《忠义》、《孝义》、《列女》三传中。如《孝义传·序》称:“孝弟之行,虽曰天性,岂不赖有教化哉?自圣贤之道明,谊群英君,莫不汲汲以原人伦敦行义为正风俗之首务。”其二是关于清朝兴起和南朝事迹的记载笼统而多有不实。如极力掩饰清朝先世的事迹,否认与明朝建立过的从属关系;对东北地理的叙述集中反映了这种思想,至于库页岛等广大地区都未叙明。

关于南明之事,如随从唐王、桂王等诸臣,《明史》仅概括地颂扬其尽忠守节的封建道德行为,而对其抗清斗争的具体事迹都略而不记,从而使纷繁复杂的南明历史显得单调而不真实。

从记载时间来看,《明史》起于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朱元璋参加起义军,终于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攻占北京,共293年的历史。如果将分别附入他传的南明18年历史也计算在内,则有三百一十余年的时间。

毛主席读《明史》、品《明史》,不仅为《明史》研究增加了新的内容和视角,而且也为我们读懂毛主席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他的所思所想,见证了一代伟人以史为鉴的复杂心曲,以及博览群书、刻苦求知的探索精神。

参考资料:

1.《毛主席读文史古籍批语集》

2.《明史》

上一篇: 什么是饭圈文化(什么是饭圈文化你描述你认知的饭圈文化)
下一篇: 色光三原色(色光三原色等量混合是什么颜色)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