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政权的辉煌,似乎只集中在一代的“创业者”身上。
从刘备、诸葛亮等领军人物,到武将出身的关张马黄赵,亦或是以谋士身份而闻名的法正、庞统、刘巴等人,皆有非常大的知名度。与名气相匹配的,则是他们的亮眼表现。
反观蜀国的“二代”们,非但知名度不高,且表现也不出彩。如黄权之子黄崇、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等,虽然在刘禅时期官居高位,却没有多少作为,有些不堪大任。
黄崇半对数的微博(黄崇嘏)
还有一些人,虽然不是一代“创业者”的亲属,但也跟他们关系匪浅,被这些名人给予过颇高评价,受过不少照顾。但到了蜀汉后期,如董阙、郭攸之、向宠等人,还是泯然众人,未有可圈可点的表现。
那么,这些蜀国“二代”们,为何表现都很一般呢?
蜀国后期人才凋零,是不争的事实。但这个现象,与刘备、诸葛亮等人的“任人唯亲”有很大关系。蜀国境内真的缺乏人才吗?
恐怕并非如此。自古以来,巴蜀之地多才俊。人杰地灵的巴蜀地区,在历史上涌现出一大批才俊。但可惜的是,他们都是益州土著士族出身,无法在蜀国朝堂上发挥出相应的话语权。
蜀承汉制,实行的是察举制。在这种选拔机制下,蜀国的执政势力,早已垄断了朝堂的绝大多数话语权。那么,这些人是谁呢?
刘备在进入益州时,便已经定下了,即以诸葛亮、马良等人为代表的荆州士族集团,还有以李严、黄权、刘巴、吴懿为代表的东州士族集团。这两拨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是外来户。
东州士族是益州牧刘焉(即刘璋之父)的嫡系力量,荆州士族则是刘备入蜀的肱骨之力。这两拨外地人,在进入蜀地后,因为从“龙”有功,而得以在朝堂上占据主要地位。因为蜀国制度是察举制,他们便能利用这个机制,对自家后辈子弟进行提拔。
反观出身于益州的土著集团,却因鼓吹“天命在曹”论,而遭到东州士族与荆州士族的联手打压。自刘备、诸葛亮时期,他们始终无法抬头。而为了保证自身的统治地位,荆州士族与东州士族自然要优先选择自家的后辈子弟入仕。
至于这个“优先度”,那必然是相当高的。只要名声过得去,出身清白,那他便很容易进入仕途。然而,这种方式选拔出来的“二代”,又怎么能保证其是否有真才实学呢?
说白了,很多“二代”都是靠出身好,才在蜀国得以进入仕途。最为典型的,莫过于诸葛亮之子诸葛瞻。
意思是说,诸葛瞻本人不见得有多厉害,但其父诸葛亮却深受蜀人爱戴。有“父爱”这道光环加成,不少人都对诸葛瞻寄予厚望。在这层“滤镜”之下,没有人会想到:诸葛瞻,或许真不是那块料。
其他“二代”们,也是如此。他们顶着父辈的光环,仕途本就非常轻松。如此顺畅平坦的经历,让他们缺少了一份磨炼。换做平时,倒也能表现一二;但到了关键时刻,便会原形毕露。
如绵阳之战,诸葛瞻本可以坚守壁野,发挥出本土优势。毕竟邓艾是远道而来,只带了二千人马,还没有补给。可诸葛瞻因为犹豫不决,反倒让邓艾抓住了机会得以快速反攻。虽说诸葛瞻用生命证明了诸葛氏的忠诚,但蜀国失去了最后一道屏障,也只能灭亡了。
前面提到,蜀国的执政势力,皆是外地人。这便意味着,他们无法在家乡得到充足的有效补给。因为他们不肯或只是少量吸纳益州土著,导致蜀国能够挑选的圈子,越来越小。
而在襄樊之战、夷陵之战与诸葛亮北伐期间,又有不少荆州士族战死,导致蜀国执政势力的后备人才,更加匮乏。在此情形之下,凡是与荆州士族与东州士族沾亲带故的,皆能得到不低的官职。
矮子里面挑大个,就算能挑出几个“大个”,他们终究还是“矮子”。说白了,蜀国二代本就缺少锻炼机会,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他们无人可选,只能硬着头皮上。珠玉在前,蜀国的“二代”们在他们父辈的对比下,自然会显得非常平庸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