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附子甘草汤《伤寒论》
组成:麻黄、附子、甘草
功效:助阳解表
柏叶汤(柏叶汤的组成)
主治:少阴阳虚,外感风寒。
小承气汤《伤寒论》 组成:大黄、厚朴、枳实 功效:轻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轻证。
调胃承气汤《伤寒论》 组成:大黄、芒硝、甘草;
功效:缓下热结;
主治:阳明病胃肠燥热证。
大陷胸汤《伤寒论》
组成:大黄、芒硝、甘遂;
功效:泄热逐水;
主治:水热互结之结胸证。
四逆汤《伤寒论》
组成:附子、干姜、甘草;
功效:回阳救逆;
主治:心肾阳衰寒厥证
通脉四逆汤《伤寒论》 组成:附子、干姜、甘草;(即四逆汤倍干姜)
功效:破阴回阳,通达内外 主治:少阴病,阴盛格阳证
白通汤《伤寒论》
组成:附子、葱白、干姜;
功效:破阴回阳,宣通上下;
主治:少阴病阴盛戴阳证
桃花汤《伤寒论》 组成:赤石脂、干姜、粳米 功效:温中涩肠止痢;
主治:虚寒血痢证
茵陈蒿汤《伤寒论》
组成:大黄、栀子、茵陈;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
栀子柏皮汤《伤寒论》
组成:栀子、黄柏、甘草;
功效:清热利湿;
主治:黄疸之热重于湿证
小陷胸汤《伤寒论》
组成:半夏、黄连、瓜蒌;
功效:清热化痰,宽胸散结;
主治:痰热互结之结胸证
瓜蒂散《伤寒论》
组成:瓜地、赤小豆、香豉;
功效:涌吐痰涎宿食;
主治:痰涎宿食壅塞胸脘证
芍药甘草附子汤《伤寒论》
组成:芍药、甘草、附子;
功效:阴阳双补
栀子甘草豉汤《伤寒论》
组成:栀子、香豉、甘草;
功效:清热散结,兼以益气
栀子生姜豉汤《伤寒论》
组成:栀子、香豉、生姜;
功效:清热散结,和胃止呕
栀子厚朴汤《伤寒论》
组成:栀子、厚朴、枳实;
功效:清热除烦,宽中消满
三物小白散《伤寒论》
组成:桔梗、巴豆、贝母;
功效:温寒逐水,涤痰散结
大黄黄连泻心汤《伤寒论》
组成:大黄、黄连、黄芩;(以麻沸汤渍之)
功效:清热除痞
栀子柏皮汤《伤寒论》
组成:栀子、黄柏、甘草;
功效:清解里热,兼以祛湿
猪肤汤《伤寒论》
组成:猪肤、白蜜、白米粉;
功效:滋肾、润肺、补脾,除烦利咽
苦酒汤《伤寒论》(苦酒即米醋)
组成:半夏、鸡子、苦酒;
功效:化痰敛溃,消肿止痛
半夏散及汤《伤寒论》
组成:半夏、桂枝、甘草;
功效:散寒通阳,化痰开结
枳实栀子鼓汤《伤寒论》
组成:枳实、栀子、香豉;
功效:清热除烦、宽中下气
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
组成:甘草、小麦、大枣;
功效: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主治:脏躁症
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
组成:瓜蒌、薤白、白酒;
功效:通阳散结,行气祛痰;
主治: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之胸痹轻证
大半夏汤《金匮要略》
组成:半夏、人参、白蜜;
功效:和胃降逆,益气润燥;
主治:胃反证
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
组成:大黄、附子、细辛;
功效: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主治:寒积里实证
泻心汤《金匮要略》
组成:大黄、黄连、黄芩;
功效:泻火消痞;
主治:邪热壅滞心下,气机痞塞证
下淤血汤《金匮要略》 组成:大黄、桃仁、蛰虫 功效:泄热逐瘀 主治:瘀血化热,瘀热内结
滑石代赭汤《金匮要略》
组成:百合、滑石、代赭石;
功效:清心润肺,利湿除热
蜀漆散《金匮要略》
组成:蜀漆、云母、龙骨;
功效:祛痰截虐
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
组成:瓜蒌实、薤白、白酒;
功效:宣痹通阳,豁痰利气;
主治:胸痹
茯苓杏仁甘草汤《金匮要略》
组成:茯苓、杏仁、甘草;
功效:宣肺利气化饮
橘枳姜汤《金匮要略》
组成:橘皮、枳实、生姜;
功效:温胃理气散结
桂枝生姜枳实汤《金匮要略》
组成:桂枝、生姜、枳实;
功效:通阳化饮,下气降逆
厚朴三物汤《金匮要略》
组成:厚朴、大黄、枳实;
功效:行气除满
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
组成:大黄、附子、细辛;
功效:温经散寒止痛
当归生姜羊肉汤《金匮要略》
组成:当归、生姜、羊肉;
功效:养血散寒止痛。
主治:血虚内寒之寒疝
旋覆花汤《金匮要略》
组成:旋覆花、葱、新绛;
功效:行气活血,通阳散结
厚朴大黄汤《金匮要略》
组成:厚朴、大黄、枳实;
功效:涤饮泄热,行气开郁
小半夏加茯苓汤《金匮要略》
组成:半夏、生姜、茯苓;
功效:祛饮降逆,宣阳制水
滑石白鱼散《金匮要略》
组成:滑石、乱发、白鱼;
功效:化瘀行血,清热利尿。
主治:血淋
茯苓戎盐汤《金匮要略》
组成:茯苓、白术、戎盐;
功效:补益脾肾,渗湿利水;
主治:劳淋
麻黄附子汤《金匮要略》
组成:麻黄、附子、甘草;
功效:温经助阳,发汗散寒
柏叶汤《金匮要略》
组成:柏叶、干姜、艾叶;
功效:温中止血;
主治:虚寒吐血
猪苓散《金匮要略》
组成:猪苓、茯苓、白术;
功效:健脾祛饮
薏苡附子败酱散《金匮要略》
组成:薏苡仁、附子、败酱草;
功效:清热解毒排脓;
主治:肠痈之脓已成
干姜人参半夏丸《金匮要略》
组成:干姜、人参、半夏;
功效:温中散寒,化饮降逆
当归贝母苦参丸《金匮要略》
组成:当归、贝母、苦参;
功效:养血开郁,清热除湿 主治:妊娠血虚热郁小便难
下瘀血汤《金匮要略》
组成:大黄、桃仁、蛰虫;
功效:破血逐瘀 主治:瘀血内结之产后腹痛
大黄甘遂汤《金匮要略》
组成:大黄、甘遂、阿胶 功效:破血逐水 主治:水血并结血室
三物黄芩汤《千金要方》
组成:黄芩、苦参、干地黄;
功效:清热燥湿,滋养阴液。
主治:产后四肢烦热之湿热阴虚证者
生脉散《医学启源》
组成:人参、麦冬、五味子;
功效: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
玉屏风散《医方类聚》
组成:防风、白术、黄芪;
功效: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
缩泉丸《魏氏家藏方》
组成:天台乌药、益智仁、茴香;
功效:温肾祛寒,缩尿止遗;
主治:膀胱虚寒证
磁朱丸又名“神曲丸”《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神曲、朱砂、磁石;
功效:益阴明目,重镇安神;
主治:心肾不交诸症
三圣散《儒门事亲》
组成:防风、瓜蒂、藜芦;
功效:涌吐风痰;
主治:中风闭证
控涎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组成:甘遂、紫大戟、白芥子;
功效:祛痰逐饮;
主治:痰伏胸膈证
戊己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黄连、吴茱萸、白芍;
功效:疏肝理脾,清热和胃;
主治:肝脾不和证
香连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黄连、吴茱萸、木香;
功效:清热化湿,行气化滞;
主治:湿热痢疾
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地骨皮、桑白皮、甘草;(入粳米同煮)
功效:清泻肺热,止咳平喘;
主治:肺热喘咳证
香薷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香薷、白扁豆、厚朴;
功效: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主治:阴暑
碧玉散《伤寒直格》
组成:滑石、甘草、青黛;
功效:清解暑热;
主治:暑湿证兼有肝胆郁热者
鸡苏散《伤寒直格》
组成:滑石、甘草、薄荷;
功效:疏风解暑;
主治:暑湿证兼微恶风寒者
益元散《伤寒直格》
组成:滑石、甘草、辰砂;(以灯心汤调服)
功效:清心解暑,兼能安神;
主治:暑湿证兼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者
金铃子散《太平圣惠方》
组成:川楝子、延胡索;
功效:疏肝泄热,活血止痛;
主治:肝郁化火证
良附丸《良方集腋》
组成:高良姜、香附子、生姜;
功效:行气疏肝,祛寒止痛;
主治:肝胃气滞寒凝证
三妙丸《医学正传》
组成:黄柏、苍术、川牛膝;
功效:清热燥湿;
主治:湿热下注之痿痹
三子养亲汤《杂病广要》
组成: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
功效:温肺化痰,降气消食;
主治:痰壅气逆食滞证
枳术丸《内外伤辨惑沦》
组成:枳实、白术、荷叶;
功效:健脾消痞;
主治:脾虚气滞,饮食停聚
牵正散《杨氏家藏方》
组成:白附子、白僵蚕、全蝎;
功效: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主治:风中头面经络
增液汤《温病条辨》
组成:玄参、麦冬、生地;
功效:增液润燥;
主治:阳明温病,津亏便秘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