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推动科技与人文双向赋能

推动科技与人文双向赋能

推动科技与人文双向赋能推动科技与人文双向赋能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吴楠 通讯员陈航)科技与人文的关系是学界持续关注的热点议题之一。3月24日,之江实验室以“做科学事、怀人文情”为主题,在浙江杭州举行科技与人文论坛,在回望历史的洞察与仰望星空的征程中,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深度对话,以期寻找并打通科学与人文的天然桥梁,让后天形成的鸿沟不再成为两者间相互通融的障碍。

与会学者表示,科技镌刻着人文的基因,人文情怀涵养着科学精神。科学与人文就像一对灵魂伴侣,带着同样的人本基因携手勇攀高峰,让人类文明进步更加从容,让科技工作者变得更加鲜活美丽。

科学与人文同根同源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科学与技术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走向。比如,科技的发展推动交通工具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短短数百年,人类就进入“地球村”时代;再如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和普及,使网络成为一个独立的空间,在虚拟与现实的交织中,科学技术不断影响着人们的情感理念、价值取向、道德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科技与人文逐渐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和从业群体,也存在着很多不同:科技的研究对象是物质世界,人文的研究对象是精神世界;科技满足的是人类的物质需求,人文满足的是人类的精神需求;科技更多的是逻辑思维、理性思维,人文更多的是感性思维;科技追求的是精准的表达,而人文的表达多是含蓄的;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多是发现规律、发现知识、发明技术,而人文则多是发现美、表达美。

科技与人文似乎走上了逐渐分离的道路,以至于很多人认为:人文是精彩的,科学是呆板的。“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真正的科技是有灵魂、有温度、有人性的。”之江实验室主任朱世强表示,科技和人文同根同源。因为科学起源于人类认知自然、了解自然的渴望,技术则源于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冲动,可见,科学技术皆源于人本,即科技最原始的出发点仍然在于人的内心。

科技与人文差别显著,但二者也有着追求“真善美”的共同点。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杨树锋解释道,科学的“真”就是追求真理,发现自然规律,发明创新技术,满足人类物质生活的需求;科学的“善”就是科技向善,在创新中守住科技伦理的底线;科学的“美”就是自然科学的表达形式也要体现美。人文的“真”是指表达的情感出自真心,而不是虚情假意、无病呻吟。表达“真”的过程也体现了“善”的思想,就是把人的真心从善良的角度传达出来。而人文的表达形式都是以美为旨归的,表现美、守护美是文化艺术的追求。“我们希望激发科技工作者内心的、天然的真善美,并努力把它们展示出来,让科技工作者变得更加鲜活、更加可爱。”朱世强说。

中国古代是一个擅长发明的国度。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东方的技术水平远远高于西方,在1500年以前都是“东技西渐”,1500年以后发生“西学东渐”的态势。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系主任吴国盛表示,科学是一种有高度文化依赖的现象,所以我们要理解科学的本质,一定要理解科学背后的人文,要从人文的角度理解科学的出现和不出现。他认为,科学起源于对纯粹知识的追求。纯粹知识意味着无功利,因为无功利的知识才是为自身的目标而存在的知识。理解科学精神的真谛,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到中西文化之间存在巨大的区别和和分歧,把科学精神真正嫁接到我们自己的文化之中,使之成为我们文化中的有机力量。

促进科技与人文跨学科交叉

科技与人文在不同领域相互融合,碰撞出很多火花。“数学分为代数和几何两个主要分支,艺术也有两个重要分支,以音乐为代表的时间艺术、以绘画为代表的空间艺术,它们跟代数和几何各自有着密切的联系。”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蔡天新用丰富的案例揭示了数学与艺术之间的相关性:

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们通过透视将三维世界的场景“投射”到二维画布上,这个绘画技巧催生了摄影几何学发端。又比如,巴赫被称为“音乐家中的数学家”,他的作品《螃蟹卡农》两个声部互为镜像。欧拉23岁时写成了《音乐新理论的尝试》,提出了乐音体系中各个音阶之间存在着网络关系。1736年,29岁的欧拉发表“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的论文,论文中也有类似的点和线组成的网络图。此论文被公认为图论研究的开山之作,同时预示着拓扑学的诞生。

谈到如何推动科技与人文融合发展,朱世强认为,我们要坚持发端于心的守正,养成相互欣赏的品德,促进“大我”和“小我”的融合。“不同人对不同事物的理解、看法和表达方式都不一样,这是客观规律,只要我们的行为发自守正的内心,那我们呈现的必将是生动的、鲜活的、可爱的人本形象。”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杜甫面对茅屋为秋风所破、遭受风雨侵袭之苦,却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声,“去小我、存大爱”的精神境界跃然纸上。苏东坡短短64年的人生大起大落,遭受的苦难和打击一个接着一个,但他坦然处之,大步行走于暴雨下的竹林中,吟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泰然,吸引了无数粉丝。现代科学家也不乏这样的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俊德几十年隐姓埋名,为我国原子弹事业呕心沥血,他在弥留之际打开电脑,要把自己脑子里的数据和知识传于后人。他为国奋斗的一生感动了无数人,成为全军的楷模……

“这些人物也激励着我们要善于把‘小我’融于‘大我’,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格局和魄力,在成就‘大我’中把‘小我 ’打造得更加完美。”朱世强说。

“大跨度的学科交叉是追求真善美的必由之路,要用开放包容的跨学科思维去开展研究。”杨树锋讲道,学科交叉不仅是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更是人才培养要做的事情。我们不仅要在自然科学内部交叉,更要将人文和科技两大领域的学科进行大跨度的交叉。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中,我们更有必要深入思考科技与人文的双向赋能。中国逻辑学会科学逻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黄华新表示,一方面,科学技术为人文学科发展提供新的动能、新的方法、新的资源、新的工具。我们要促进智能计算方法与人文学科研究方法的深度融合,推动人文学科的变革。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强化辩证思维和系统观念,从方法论、认识论、价值论三重视角,挖掘数智化背后蕴涵的深层次人文属性,用人文精神引领、规范数字科技,推动科技与人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上一篇: 新时代:勇立潮头的青年志愿服务(上)
下一篇: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