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社会组织在进行社区治理的过程中,需要立足社区治理的新要求、新目标,发挥积极作用,找到新路径、新方法。湖南省麓山枫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麓山枫)在协助长沙市岳麓区麓谷街道桔苑社区、锦绣社区进行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积极充当赋能者、协助者、组织者等角色,运用“找痛点、理重点、解难点、补盲点、疏堵点”的“五点法”协助社区解决治理难题,培育了稳定的社区志愿者队伍,挖掘了社区资源,促进了社区关系建设,激发了社区居民自治活力。本文即对麓山枫在桔苑社区和锦绣社区参与社区治理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社区评估找痛点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历史、社会等各方面原因,在城市中会出现一些治理难度较大的“痛点社区”。这类社区通常公共环境差,居民经济水平低,邻里矛盾多、居民怨气重,治理难度大。桔苑社区和锦绣社区便是长沙市的“痛点社区”。锦绣社区的锦和园小区是保障房小区,桔苑社区是统一安置小区占多数的社区。麓山枫社工在调查中发现,这两个社区都具有辖区面积大,老年人、残疾人、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矫正对象、戒毒康复人员等特殊人群多,居民生活满意度低,邻里矛盾频发等问题,社区治理迫在眉睫。
▲社工为社区儿童青少年开设健心课堂之“绘画曼陀罗”
进行社区治理的第一步需要了解社区需求,找到最需要解决的痛点问题,缓解社区突出矛盾。麓山枫社工经评估认为,桔苑社区和锦绣社区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社区特殊人群多、矛盾尖锐的问题,对戒毒康复人员、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做好监管和帮扶。
在麓山枫的推动下,锦绣社区以党建为引领,构建了重点人群帮扶机制,将红色血液注入基层治理,提高社区治理的“战斗力”。该社区成立了重点人群帮扶领导小组,由社区党总支书记和社区居委会主任分别担任组长和副组长,社区综治中心主任、网格员、妇女主任等为主要成员,对社区重点人群进行重点关注,落实专人对社区重点人群进行监管和帮扶,明确网格化监管、人性化服务、专业化力量参与等工作流程,积极引导重点人群回归社会。同时,该社区实施“1+1+1+1”(即1名重点人员,1个帮扶管理小组,1套应急救助措施,1个帮扶救助方案)的管理帮扶模式,每个重点人员都由一个帮扶管理小组负责,并有相应的应急救助措施和帮扶救助方案。锦绣社区还设立了党群共建社区建设基金,包含社区提质改造建设基金、健康心理建设基金、和事佬志愿者奖励基金等,充分发挥党建在社区治理中的引领作用。
桔苑社区则通过对重点人群进行心理测量、定期访谈,建立一人一档,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个性化帮扶,如心理疏导、就业指导、实现微心愿等,帮助重点人群修复家庭关系、重建社会支持系统、释放心理压力,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其融入社区、回归社会。
精准对接理重点
社区存在的问题虽多,却一定有主线;问题虽杂,却一定能捋清思路;问题虽难,却一定可以解决,关键是要摸清楚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展相关工作。社区工作人员和麓山枫社工在社区治理上的解题思路是:首先抓住痛点,解决好重点人群的问题,然后针对其他需要解决的社区重难点问题开展工作。
桔苑社区的儿童青少年较多,对于假期实践活动、家庭教育活动、全民健身活动等需求较高。针对社区青少年的需求,桔苑社区采用了“以小带大”的工作方法,即以亲子、亲情关系为抓手,通过设计、组织开展契合儿童青少年特点和喜好,能够满足儿童青少年实际需求,且需要家长配合参与的活动,来带动中青年家长参与社区治理。
例如,桔苑社区开设了儿童青少年“桔子课堂”,发动家长与社区共育“有志、有德、有才、有情、有为”的“五有”少年,带动形成以家庭为单元共育共创的社区治理格局;开展“成长有方”亲子读书会,营造了书香社区氛围;培育了桔苑社区童声宣讲员30余名,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垃圾分类知识、禁毒普法等内容,并将儿童宣传员的宣讲拍摄制作成小视频在社区传播;开展“小伙瓣”爱心义卖活动,将义卖资金用于帮扶社区困难群众,等等。在与中青年家长一起建设智汇、文明、书香、同心、花园社区过程中,形成了社区治理的特色方法。
▲社工组织居民开展“好伙瓣”爱心义卖
锦绣社区则走访重点人群,收集了社区重点群体的100余个“微心愿”,通过链接企业、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等多方资源,帮助重点人群实现“微心愿”。如,为患有精神障碍的妇女购买新衣服,为残障人士购买轮椅,帮扶重点人群实现就业等,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锦绣社区还将这些好人好事在社区中进行宣传,打造“夸夸乐园”,增强居民的家园认同感、集体荣誉感,同时在社区内倡导“周行一善”“随手公益”,唤醒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让温暖与爱在社区中蔓延。
居民共建解难点
社区治理的关键在于激发居民自治活力,让居民参与到社区的治理中来,将社区当成自己的家,凝心聚力解决社区的问题。居民自治,首先要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确保居民自治的政治方向不出错;其次要树立社区事务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社区意识,激发社区治理的原动力。通过自下而上的居民自治,能够有效解决社区难点问题。
锦绣社区曾经的社区环境可谓脏、乱、差,居民抱怨连连,却都不愿意主动改善环境,缺乏维护社区家园环境的意识。社区服务中心也没有足够的财力、物力、人力解决社区环境问题。为了激发社区居民自治活力,麓山枫联合社区组织了一场利用废旧轮胎打造小区微景观的活动,将“地景营造”作为社区营造的切入点,组织社区志愿者利用闲暇时间、空闲土地,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景观。
▲社工带动居民共建小花园
结合锦绣社区新地景布局特点,经过连续多天的创造,志愿者们绘出了一幅幅色彩鲜明、富有童趣的作品,令居民们耳目一新、赞叹不已。如今,小区游园里的这些“作品”随处可见。小区微景观的打造,不仅让社区环境增添了亮点,也增强了居民们对社区的归属感,居民们更加爱护社区环境了,也开始热心参与社区事务,居民自治的活力得到了激发。
志愿服务补盲点
有效的社区志愿服务不仅能补足居民自治的空缺,还能够激发居民的志愿精神,形成社区居民争相为美好社区添砖加瓦的活跃氛围。为有效发挥志愿者的力量,桔苑社区和锦绣社区均在志愿者招募、培育、激励等方面下足了功夫。
在桔苑社区,麓山枫在亲子活动中挖掘了28名青年家长成为社区骨干志愿者,并组建了“禁毒妈妈”分会、普法宣讲队等志愿服务队伍。麓山枫还联合桔苑社区开展志愿者培训和团建活动,提振志愿者们参与社区治理的信心,增强志愿者队伍的凝聚力。
▲社工培育社区志愿者,组织开展服务技巧相关培训
锦绣社区在麓山枫的协助下,培育了由社区党员、教师等50余名爱心居民组成的骨干志愿者队伍和由社工、心理咨询师、医生等30余人组成的专业志愿者队伍。志愿者们走访社区重点人群,为其提供适时的帮助,协助社区开展家园美化、心理疏导等丰富多彩的公益帮扶活动和社区活动。锦绣社区还建立了志愿服务的系统化制度,包括志愿者选拔、激励等制度,充分调动了志愿者参与服务的积极性。
志愿服务活动也唤醒了重点人群的“心底之爱”。锦绣社区通过组织重点人群参加公益活动,让他们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获得成就感,进而主动报名参加社区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如,社区矫正对象王某多次为防疫一线捐款捐物、为老人捐赠营养品和生活物资等,还多次参加学校平安复学志愿执勤活动。
由心而治疏堵点
“由心而治”工作法是将社会心理服务融入社区治理体系,调适重点人群及居民的心理状况,引导重点人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降低再犯罪风险。这是软治理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实现治理效果“入脑入心”,降低治理成本,更好地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锦绣社区以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为目标,以服务重点人群心理健康为主线,不断探索多元化服务模式,塑造积极向上的个体心理和社会心态,提升重点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社会风险防控能力。锦绣社区打造了标准化心理咨询室,并引入专业力量协助进行社区居民健康心理体系建设,建立个人心理健康档案,开展个性化心理咨询;组织开展各类心理辅导活动,如“能量朗读”“亲子心沟通·家人爱相连”等,并在社区开展“运动悦心”“音乐调心”“社区健心”等活动,及时疏导居民情绪,提升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定期走访重点对象家人,引导其调适心理、应对突发情况,以更好地帮助重点对象树立信心、回归社会;探索形成了“内在改变、家庭和睦、融入社区”的“社工+心理咨询师”工作模式,帮助重点人群营造“内心和谐、家庭和睦、社区和谐”的良好环境。
桔苑社区打造了“心乐园”,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教育、心理测量、心理咨询等服务。在保护好隐私的基础上,“心乐园”为居民个人及家庭提供育儿、亲密关系、代际沟通、职业发展、邻里解纷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促进居民群众身心健康、代际友好、邻里和睦;为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和临时困难人群提供专属心理辅导服务,鼓励他们走出家庭,融入社区,拥抱社会;为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等特殊群体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帮助其修复社交圈,重返社会;为突发性自然灾害、群众性事件中受影响的居民提供紧急心理干预服务,及时抚慰心理创伤,快速恢复社会秩序;协助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和治疗等工作。
麓山枫通过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社区治理体系,培育居民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降低因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等导致的极端案(事)件发生率,进而提高居民幸福感、获得感与归属感,疏通了居民心中的“堵点”。社区居民心态好了,抱怨少了,社区成了居民笑容满满、正能量多多的社区,社区发展也有了新的起点。
从麓山枫参与桔苑社区和锦绣社区的社区治理实践来看,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对提高社区治理效果、增强社区治理活力有重要的助力作用,但也面临着建立关系难、动员居民难、方式创新难等现实困境。如何快速与社区建立关系,精准定位社区问题与居民需求,解决社区问题,需要社会组织根据社区的实际发展状况制订专项工作方案,形成自己的特色方法。协助居民实现自治,激发社区内在动力,促进社区治理常规化,才是解决社区问题的根本途径。同时,社会组织的良好运转有利于完善“五社联动”基层治理行动框架,促进多主体联动,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