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O卷 第 4期 2017年 12月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 na l of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1.30 No.4 Dec.2O17 doi:10.16018/j.cnki.cn32—1499/c.201704013 教学产业园:高职教育双元制本土化创新 顾 准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生物与化学工程系,江苏 太仓 21541 1) 摘要 :在双元制本土化改革进程 中,高等职业教 育面临着政府、企业与学生三个层面的问题 。建 设教学产业 园这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平 台,从提高政府 支持度、企业参与度和学生满意度入手, 对教学产业 园的外部环境、办学主体和发展动力进行探 索,有助于多元化共建体制 、市场化运行 机制和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形成。 关键词:教 学产业 园;高职 ;双元制;建设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5092(2017)04—0067—04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 “培养适应地方经 济建设需要、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生产、服务、管 理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 型人才”的教育类型 ,高 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技术性 ,以及 “就业本位” 的办学宗 旨,决定 了高等职业技术 院校必须走产 教融合 、校企合作办学之路。
“双元制”作为校企 合作的典范 ,近几年在国内得到重视和推广 ,也取 得 了一定成效 。随着高职教育 “双元制 ”本 土化 改革的不断深入 ,一些 问题也逐渐显现 出来 :一是 双元制教育高投入、高成本 ,政府 能否持续支持 ; 二是双元制教育企业是主体,企业能否持续参与; 三是双元制教育实训强度大,学生能否持续坚持。 教学产业园的建立 ,为“双元制 ”的本土化改革提 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一、 教学产业园的内涵与特点 由于当前我 国推行的是学校为主体的高等职 业教育制度 ,其政府立法也是针对如何规范学校 办学的界定模式 ,对于企业参与 高职教育的约束 基本未涉及 。我们发现 ,无论是从学校课程开发 、 课程教学实施和组织教学评价等教学行 为,还是 技术研发等社会服务 ,组织实施之初校企双方均 有明确要求 ,但具 体落实时都会 因缺乏持续性的 机制保障和合作方式,最终难以达成理想的实效。 多年的办学实践证 明,尽管学校 内部不断探索高 职教育的技术创新并不断调整学校内部政策 ,试 图保证校企合作能够持续进行 ,但收效甚微。 教学产业园按照合作的基本内涵,即个人与 个人 、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 目的,相互配合 的一种联合行动,学校与企业共 同建立起注重培 养质量 、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 、学校与企业资源与 信息共享的“双赢”合作模式,同时规定了职业教 育健康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保障,其最终 目标是职 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推进人力资源开发 与技术进步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 衔接配套 。
教学产业园遵循校企合作的基本规律,以高 职院校二级教学单位为建设 主体 ,通过建立模拟 性 、生产性企业 ,确定管理者、生产者 岗位实施现 场教学 ,是基础性 、公共性 、标准化 的高素质技术 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平 台。教学产业园总体的功能 定位是 :学习 、教学 、实训 、实践 、生产 、研发 、服务 七位一体,创设立体化的育人环境。具体有以下 几个层面的特点:①学生层面:加大人才培养的 “张力”,提升培养质量 。从“碎片化 ”的人才培养 转 向“整体性 ”的人才成长轨道 ,为学生终身发展 奠定基础。②教师层面:加快教师参与、体验式生 涯发展的速度。从教师单一的“教学角色”转向 “学 习的促进者 、专业技术 的引领者、生产服务 的 先行者和终身学习的示范者”。③学校层面:探 索创新学校 内部管理制度机制 。从学校单纯“行 政化的管理 ”转 向企业管理与教学 管理 “合二 而 收稿 日期 :2017-05-25 作者简介:顾准(1967一 ),女,江苏太仓人,教授 ,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研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