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南阁水哥
导言
战国时代,从民间到宫廷掀起了一场关于信仰和社会秩序的思想激变。从中形成的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以及各种少数派的争论。其核心是对于“礼崩乐坏”的社会现状的不满与改造的决心。以及人们在价值信仰体系上的重构的过程。
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成因
一、周王室的衰败
周朝自从周穆王西游之后,国力就从巅峰走向衰退,而且一去不回头。而且从国家设计上来说,采取分封的方式,将大量的土地交给了诸侯。可是土地是有限的,在越分越少之后,天子就变的越来越弱势,最终被诸侯所抛弃也就成了历史的规律。而在诸侯国不断兴盛的时期,就需要各种思想家和政治家为自己出谋划策,这也就为百家思想的出现奠定了客观的基础。
周王室为何会衰落?因为在制度设计上就存在一个问题。当国君将原本属于自己的土地不断的封赏给臣子,以求换来对方的忠诚。而这种分封制显然是不可持续的。最终形成了诸侯国强于天子京畿,这就注定了周王室的衰败不可避免。
二、井田制的崩溃
从春秋过渡到战国的这段时间里,也是原本的井田制已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出现“公田不治”的现象。
从鲁宣公十五年的“初税亩”制度开始,标志着领主制的劳役地租开始转向地主制的实物地租模式。这种以承认私有土地合法的方式来满足上层国君的生活需求,最终造成的结果是私门大于公田,而以下克上成为了历史主轴。
经济基础的崩塌必然影响到上层建筑的改变。这种历史性的转折期,我们可以称之为“礼崩乐坏”。也可以说,这是一次国家重建的历史性机遇。于是,那些掌握着知识的读书人,就趁着这样的时代背景开始了乘风破浪。
诸子百家的各自特色
从当时最为重要的几家谈起。
儒家和墨家在战国时代称之为显学,也是最重要的两大派。
儒家:孟子和荀子是最杰出的代表。孟子的政治主张是“仁政”,他认为井田制之所以被破坏,是因为经界被自然破坏。那么恢复井田制要构建成。
“方里而井,井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田,同养公田。”的景象。很显然儒家在战国没有市场,和他根本上逆历史潮流而动有关。但是孟子维护儒家学说,有排斥杨朱和墨子两派,虽然在当时被认为是“迂阔而疏于事情”但是所谓“天命论”和“性善论”足够冲击当时的时代思想界。
而荀子,就站在现实主义的立场上,认为现实经验的人性是恶的。所以他更多地强调后天的学习与圣人的教化。通过礼乐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实现人皆可为尧舜治的道德追求。
墨家:墨子创造的墨家,反映的是下层社会的利益需求。代表了自由平民的利益抨击的是统治阶级和政治制度。
但是很显然,这种只会抨击上层阶级的做法并不会得到国君的喜爱,特别是非攻的思想,是脱离了当时社会的基本需求,即富国强兵最终走向统一,所以前期墨家的学说在民间流行,可是上层社会并没有接纳。
后期的墨家发展出了“三表法”是非利害之辨,不可得而明知。故言必有三表。”“表”即“仪”,法、准则之义。转向了在逻辑和哲学的讨论。然而墨家不适合封建统治的需要,所以在流传的过程中就不断的衰落。
道家:稷下学宫的自由讲坛其实是道家中的黄老学派占了很高的比重。而黄老学派确实是一种治国的方略。老子主张的绝仁弃义,反对礼仪法度,而宋钘把道家的道德和礼义法度联系在一起,提出“化育万物谓之德,君臣父子人间之事情谓之义,登降揖让、贵贱有等、亲疏之体谓之礼,杀缪禁诛谓之法”
所以黄老一派注重证明,要求“名正法备”。到后期部分的黄老学派也转为了法家。比如慎到,他的《慎子》一书中就说百姓要“以力役法”,官员要“以死守法”国君要“以道变法”。从这个角度来说,道家已经转变成为了法家。
法家:最后谈一个法家。他们是战国时代最现实主义者。包括了吴起、申不害、李悝已经后期的李斯、韩非等。
他们,知道国君需要什么,用最现实的方式来重新构建新的社会秩序。特别是韩非提出的法、势、术合一的说法。使得法家人物在诸国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种“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思想成为了后世国家治理的根本准绳。
可以这么说,在百家争鸣的这场争辩中,最后胜利的是法家。而“外儒内法,兼辅之以道”成为了中国传统社会政治体系的最基本的格局。
结论
“百家争鸣”的形成与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剧烈变化有着必然的联系。从礼崩乐坏的时代到封建制度的新生重构,提供了非常多的治国方略的样本。最终的胜利者也是博采众长,奠定一个属于中国的大一统王朝时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