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至今,翻译学形成了语言学、社会学和认知科学三大研究范式,在概念范畴、本体理论、方法论和实证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翻译社会认知研究有助于这三种研究范式的融合,建立具有包容性和连贯性的翻译学本体理论和方法论,提出和回答一些具有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的新问题。4月17日下午,在宁大科院人文学院5号楼208会议室,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胡显耀教授应邀为院重点学科培育团队师生做题为“社会认知翻译学的概念、问题和方法”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人文学院院长贺安芳教授主持。
胡教授首先介绍了当代翻译学中的三种主要研究范式:语言学范式、社会文化范式和认知科学范式。语言学范式和社会文化范式属于传统的研究范式,这二者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认知科学范式则是近年来新兴的研究路径。三种研究范式共同推动了翻译学的发展,丰富了翻译学的本体理论和方法论,但三者有着迥然不同的理论基础、价值取向、研究方法和话语体系,每种范式的优势和局限并存。
胡教授指出,语言、社会和认知三个维度共同构成了翻译学的基本框架和范式,但由于理论和方法的起源不同,导致范式之间的分歧大于融合,需要一种新的理论来促进三种范式在概念范畴、理论构造和方法论上的融合。社会认知研究为翻译学的范式融合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社会认知研究能够促进翻译学的语言、社会和认知研究范式的融合,推动翻译学本体理论的发展,为已有的理论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同时也可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新的研究问题。将翻译视为语言、社会和认知的综合体不仅符合常识,也具有相应的哲学基础。将社会认知引入翻译学研究具有显著的理论和方法论价值。
接下来,胡教授介绍了翻译社会认知研究的主要价值。翻译社会认知研究提供了一个整合语言、社会和认知视角的翻译概念,围绕这个概念可以实现三个研究范式的融合;为语言学范式提供了看待对等、变异、翻译标准、原则和规范、翻译策略和方法等传统概念的新角度,这些概念不是绝对化的规则,而是可变的社会共识或概念化,通过译者对翻译实践的认知来实现;有助于社会学范式通过社会认知聚焦于译者和翻译实践,即分析社会因素如何通过译者的认知影响具体的翻译过程和结果,避免社会视角的泛化;帮助认知科学范式改变翻译过程实验脱离译者这一真实社会群体及其工作环境的趋势,提高理论模型和实验设计的真实性。翻译社会认知可以在研究对象、理论模型、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提出一些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新问题。
胡教授表示,此次讲座的内容偏重理论研究,旨在探讨社会认知翻译研究的可能性、可行性和价值,但受时间限制,无法详细展示翻译社会认知研究的案例和实践价值,期望借此契机,激发大家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共同助力翻译学的发展。最后,胡教授还与在场的师生就翻译与语言学科的相关议题展开了亲切的交流与讨论。讲座在友好融洽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摄影 | 吴姗忆
编辑| 陈琦琦
文字 | 王冠雷
一审 |何杨
二审 | 项霞
终审 | 贺安芳
译行丝路● 翻译研究与语言服务中心出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