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曹锦清:此心犹在黄河边 | 文化纵横

曹锦清:此心犹在黄河边 | 文化纵横

曹锦清:此心犹在黄河边 | 文化纵横曹锦清:此心犹在黄河边 | 文化纵横,曹锦清,文化纵横,教授,社会学,华东理工大学

《文化纵横》2021年新刊征订进行中

投稿邮箱:wenhuazongheng@gmail.com

华东理工大学校友会

(本文转自“华东理工大学校友会”)

他是从小在浙江省龙游县山洼里生活的学者,也是最早将三农问题摆到足以影响中国发展进程高度的学者之一;他是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首任系主任,也是上海高校智库“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的首席专家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华理校友——曹锦清教授。

乡村社会综合治理_乡村社会学_乡村社会

▍个人简介

曹锦清,著名社会学家,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专家、华东理工大学二级教授、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

曹锦清教授主要致力于中国社会转型与发展研究,出版包括中国研究“三部曲”(《黄河边的中国》《如何研究中国》《中国七问》)在内的专著十余部,获得首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杜润生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荣誉。

用脚丈量,用心思考,曹锦清教授厚积薄发,志业一生。

▍由哲入史,深刻体会农村生活

“为什么活、为谁活、怎样活”,14岁的曹锦清教授在墙上写上了三个问题。

上世纪五十年代,曹锦清教授在青山绿水的浙江龙游度过了欢乐的童年。1958年,他跟随母亲来到上海。彼时,五口之家挤在7.6平方米的小房间,生活不便;年幼的曹锦清教授苦于没有学习基础,遭到同学排挤。从农村到城市的巨大落差,让他从少年时代就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

乡村社会学_乡村社会综合治理_乡村社会

“为什么活、为谁活、怎样活”。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曹锦清教授踏上了学术生涯的第一段旅程。乘着恢复高考的东风,他攻读了复旦大学的哲学本科,1986年在华东师范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后,1988年开始在华东理工大学任教。

乡村社会综合治理_乡村社会学_乡村社会

1988年,40岁的曹锦清教授出版了《现代西方人生哲学》。此书出版后,《中国青年报》头版大幅报道。曹锦清教授还为上海团市委等单位的干部讲人生哲学,在当时的上海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乡村社会综合治理_乡村社会学_乡村社会

正当在哲学领域小有成就时,曹锦清教授却将研究转向了社会学领域,他说:“我们这代人正好处在社会大变动的时期,不断地有大量的社会问题来冲击。转向社会学领域,这也是个原因。”

▍知行合一,脚步丈量中国大地

这位从小在龙游山洼里生活的学者,对农村、山水、田野有一种天生的亲切感。 1968年至1972年,曹锦清 教授 曾在崇明一农场生活了四年,渔樵耕读,亲近土地,让他对农民有了深厚情感。

“车水马龙的城市,人来人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你不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但在农村,信息相对比较公开,只要村民信任你就没问题。”曹锦清说。

乡村社会综合治理_乡村社会_乡村社会学

于是,曹锦清教授开始用脚丈量中国农村,用心思考社会问题。起初, 他与华东理工大学文化研究所的同事花了4年时间,在浙北一乡村进行实地调查,并合著《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该书曾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一发不可收拾。怀着对黄土地的挚爱,出于对当代中国问题的深切思考,曹锦清教授告别繁华的大都市,只身来到河南,走进乡野田间和农家庭院,再次开始实证调查。每日风尘仆仆,笔耕不停,他却以此为乐。2000年,《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一书终于付梓。

乡村社会学_乡村社会综合治理_乡村社会

这部被称作“一个中国学者面对中国农村而发出的真实回音”的纪实文学作品,成为观察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的翔实资料,荣获首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第五届“上海文学艺术奖”,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中央领导人对此书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该书的英文版“China Along The Yellow River: Reflections on Rural Society”,于2004年11月在英国发行,并被英国《卫报》评为“有史以来100本最伟大的非虚构类书籍”之一。

乡村社会学_乡村社会_乡村社会综合治理

没有煽情的文字、没有刻意的修饰,曹锦清教授笔下的农村和农民,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只是一种朴素的情感。这是一本真实的报告,正如他对“三农”问题那份质朴诚挚的关怀。

曹锦清教授曾说:“浩然之气不当在静坐处养,而当在天地苍生、奔走颠沛间养”,这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曹老实实在在用身体力行实践出来的。

▍扎根实践,情归社会科学研究

作为最早将“三农”问题摆到足以影响中国发展进程这一高度的学者之一,同时也是距离中国农村真实大地最近的学者,曹锦清教授被新华社等权威媒体誉为“著名社会学家”。

为了更好地研究中国的问题,他看了大量的书籍,从文学到历史,从哲学到政治,从经济到法学……各种门类的书都看。正是这样的厚积薄发,让他有着一种“通儒”的气质,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建立一套自己独到的思考系统。

(曹锦清教授访谈纪实)

反思,中国社会科学的文化自觉和独立。曹锦清教授认为,必须要建立中国话语体系,把中国故事讲好,摆脱对西方理论的迷信。2000年,我们提出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背后是什么呢?是民族自信。没有民族自信哪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觉背后是民族的自信,民族自信背后是现代化的政策成果,就是在现代化之路上取得的坚实成就。

治学,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曹锦清教授认为,变动时期的经验在生活世界里。书上记录的大都已过时,直接的、当下的都在变动当中,所以把变动的社会生活作为一本大书来读,是社会科学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永远要对已概括的理论保持警觉,因为它很可能过时。

育人,要无愧于“人民的讲台”。曹锦清教授认为,上课是教师的本分,做教师必须把课上好,尽可能地上好。因此,想给学生一碗水,你本身要有一桶水……同时要认真备课,内容每年都在变化,因为我的思想也在进步,同一问题当然有新的看法。

乡村社会综合治理_乡村社会学_乡村社会

▍言传身教,清风峻节培育桃李

渊博的学识,激情澎湃的授课风格,平易近人的生活态度,自1988年到华理任教以来,曹锦清教授为学校培养了大量人才,深受学生喜爱。

密密麻麻的备课笔记,始终坚持板书教学,从不迟到早退,一站就是3、4个小时,曹锦清教授严谨求实的教学态度感染着广大师生。他还经常教诲学生“多读书、多调研、多思考”,成为大家治学的基本遵循。

乡村社会学_乡村社会_乡村社会综合治理

退休后,曹锦清教授被学校返聘。炯炯有神的双眼,中气十足的嗓音,感情激昂的气势,精辟幽默的语言,你绝不会想到这位学者已经70岁了。曹锦清教授从教四十余载,以其智慧、坚韧和人格成其深,成其厚,成其高。

2019年,曹锦清教授正式挥别三尺讲台。已经70多岁的他,每天仍会花上8—10个小时的时间来读书。“我现在退休了,准备再当学生,再多读些书。”曹锦清教授说,他将在退休以后集中思考一些问题,退而不休。

▍结语

曹锦清教授对真理的不倦追索,对国家民族满心热望,对学生一腔热血,成就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品格和境界。

无论是在田野中思考观察的知行合一,还是在课堂上思想迸发的目光如炬,都是坚守与勤勉的栉风沐雨。倏忽一瞬,时钟已走向了曹锦清教授的古稀之年。而当下课钟声再次响起的时刻,那个曾经属于曹锦清老师的知识殿堂,不会随年华逝去。正是:立言立德立行,怀梦畅谈长江尾;存善存美存真,此心犹在黄河边。

上一篇: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
下一篇: 对谈︱谁来治理乡村:近世中国如何进行基层控制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