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社会的中国城市是一个“风险社会”,高风险社会的来临意味着我们如何与风险、灾害、危机共生是急需解决的紧迫议题。从个体角度关注其在风险面前的行为方式可以分析和把握不同人群在风险面前的行为方式差异,有利于建立切实可行的社会风险长效治理机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是社会治理不可缺少的途径。目前,中国的社会结构呈现了从“总体性社会”到“个体化社会”的转变,个体在从“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中抗风险能力不断削弱,传统的风险应对方式面临挑战,因而寻求积极的社会治理理念,也就迫在眉睫。社区抗逆力是当前西方学界灾害及相关领域中最为活跃的概念之一,它从行动者主观评价出发,展现社区所具备的有效面对风险的能力。社区抗逆力以“优势视角”来看待风险社会给社区居民带来的压力和冲击,倡导“与风险共存”的理念,强调发挥个体和共同体在风险应对中的能动作用。目前,已有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社区在个人风险应对中发挥的可能作用,但尚未通过实证分析予以探究。鉴于此,本文引入西方近年来风险管理中的热门概念社区抗逆力,尝试就城市居民社区抗逆力感知对个体风险应对方式的影响进行深入探索。首先,本研究将个体的风险应对方式置于风险社会和个体化崛起相互交织的社会背景下进行考察,认为个体社区抗逆力的感知对其风险应对方式产生了影响。随后,本文通过对上海市松江区部分社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城市居民感知到的社区抗逆力是如何影响其行为方式的。接着,本研究将城市居民对社区抗逆力的感知分为社区凝聚力知觉和治理绩效知觉两个维度,将风险应对分为积极应对行为和消极应对行为两个维度,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社区抗逆力感知对应对行为的影响。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当城市居民的社区凝聚力知觉和治理绩效知觉越强时,其在风险面前的应对行为会更为积极。第二,城市居民的治理绩效知觉越强时,会显著降低其在风险面前消极应对的行为倾向,而社区凝聚力知觉对其降低在风险面前的消极应对行为倾向并不显著。基于以上研究发现,本文提出了三点对策建议:首先,培育凝聚力,营造良好社区氛围。第二,改进绩效,实现社区“善治”。第三,多元合作治理:建设有抗逆力的社区。
城市居民社区抗逆力感知与风险应对方式研究
城市居民社区抗逆力感知与风险应对方式研究城市居民社区抗逆力感知与风险应对方式研究,社区抗逆力,风险应对,实证研究,转型社会的中国城市是一个“风险社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