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幼儿社会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幼儿社会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幼儿社会教育的意义和方法2018山西教师招聘相关资讯招聘公告报名入口每日一练面授课程时间安排笔试直播课笔试试题网校课程点击加群:山西教师考试交流群226918697幼儿社会教育的意义和方法(一)幼儿园社会

招聘公告

报名入口

每日一练

面授课程

时间安排

笔试直播课

笔试试题

网校课程

点击加群:山西教师考试交流群226918697

幼儿社会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一)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意义

社会领域是幼儿园课程的一个重要领域,社会领域教育对幼儿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注重社会教育,是中华民族幼儿教育的历史传统,幼教先驱们早就确认了幼儿社会教育的价值。早在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就强调使蒙童“远于浇薄之恶风,习于善良之规范”。上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曾指出,“自从小学校注意比较家庭送来与幼稚园升来的学生性质,渐渐地觉得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不可不趁早给他建立得稳。儿童学者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须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陈鹤琴先生也很关注幼儿园中的社会教育。他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幼儿园的活教材。儿童环境就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社会环境主要是指个人与家庭、社区等的交往。陈鹤琴先生对幼儿园课程的五大领域系统地作出规范,把社会领域作为幼儿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张宗麟先生在30年代初出版的《幼稚园的社会》是我国幼教史上最早全面、深入地论述幼儿社会领域课程及实施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他论述了儿童之“社会”的特征、儿童的社会适应等理论问题,还讨论了社会领域课程的目标。他认为,中国的社会要求通过教育培养适合未来社会的国民。他对幼儿园社会领域内容及实施策略的选择、教育环境的匹配等论述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随着现代意义上的幼儿园教育的诞生和发展而逐步发展。中国最早的蒙养院章程和最早的幼儿园办园宗旨都有对社会领域教育的规定。随后,陶行知、陈鹤琴、张宗麟等先生对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原则与方法等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领域课程。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是以发展幼儿的情感和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其实质是做人的教育、人格的教育。

(二)幼儿社会教育的方法

1.实践练习法

这是一种通过真实的生活事件和生活情境培养幼儿的基本社会生活能力和技能,并增进幼儿的相关知识,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充分利用现实生活,在生活事件、生活活动中。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让幼儿练习、实践,以形成和巩固或改变幼儿基本的社会行为。幼儿园社会教育中的实践练习法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生活活动本身。它蕴涵了教育的目的和要求,有时它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不同的生活事件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有不同的价值。选择对幼儿具有兴趣和挑战性的生活活动与实践练习法取得成效的重要前提。社会行为的实践练习是一个从熟悉到熟练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对某些社会行为的练习将延续人的终身。

2.调查法

教师引导和启发幼儿针对社会环境、社会事物及社会现象的相关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收集相关资料,并对材料进行思考、分析,从而发现社会现象存在的状态,或是社会问题的原因,或是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幼儿社会教育中的调查法,主要是解决“是怎样的”和“为什么是这样的”等问题。因此,调查法是以问题为先导的。幼儿通过调查,对社会生活有了感性的和较为具体的认识。因此。调查法是幼儿社会教育的重要方法。幼儿参与的调查不同于成人的调查。一方面在于调查的内容是浅显的、易于发现的、与生活直接相关的,蕴涵的关系应该是较为明了的。另一方面是调查手段以视觉感性的手段为主,看、问、听等是调查的重要方式。

3.参观法

社会领域中的参观法是指幼儿进入一定的现实社会场景,通过多种感官,感知社会现象的状况。社会领域的观察法主要是针对一个或两个社会事物或现象进行深入的观察,以视觉为主要渠道。即根据社会领域教育的目的与任务,组织幼儿在园内或园外的场所,让幼儿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思考而获得新的社会知识与社会规范的教育方法。它能使幼儿教育活动与幼儿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身临其境,耳闻目睹,接触社会,接受教育。参观法的运用必须服从教育目的,根据教育的要求进行。参观前教师的准备工作是根据教育目的和要求确定参观的地点、对象和进行的步骤,制定好参观的计划。参观时要指导幼儿围绕参观目的进行观察感知。参观结束后,教师要帮助幼儿对参观内容作小结,使幼儿对参观内容有概括性的了解。

4.表演法

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幼儿通过神态动作、语言及表情去体验、感受一定角色的情感和行为,从而达到社会性-情感发展的目的。一般应有明确的主题,主题可以是幼儿商定的,也可以是教师和幼儿共同确定的。幼儿可根据这个主题自行确定或在教师的帮助下确定相应的角色。幼儿园社会教育中的表演总是指向特点的发展目标。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和幼儿行为、感情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表演的主题和相应的角色,并为幼儿表演创设或引导幼儿共同创设特定的情景,为幼儿的表演提供相关的材料。一般幼儿表演的主题来自现实生活事件或艺术作品(文学作品、电视等)。对幼儿现实生活的关注,有助于表演主题的丰富和生动,也有助于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

5.讲解法

讲解法是向幼儿说明一些简单的、基本的知识和道理,让幼儿了解规则及其意义,使幼儿知道一些基本的事实,知道判断事物的基本标准,即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应该怎样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讲解法不是幼儿社会学习唯一的方法,但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教师对幼儿的讲解不一定是全班的讲解,还应该包括小组的和个别的讲解。讲解法的使用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依靠幼儿自己的探索和思考很难把握事实、道理或规则的本质,或幼儿自己的探索和思考达成目的的时间代价过高。教师的讲解有助于降低幼儿理解的难度,或使幼儿真正掌握相关的内容。教师无视幼儿能力的过于深奥的讲解以及不顾幼儿兴趣的过于重复的讲解不利于幼儿的社会学习。讲解不是从道理到道理,而是经常需要例证。幼儿园社会教育中的讲解应该是感性的、生动的、具体的,关注幼儿兴趣和已有经验的。

6.谈话法

谈话法是教师与幼儿及幼儿之间围绕某个问题进行的思想和情感交流。语言交流是其核心的表现形式。它经常表现为教师和幼儿之间及幼儿和幼儿之间的相互提问、对答。谈话法在幼儿社会领域教育的使用,有助于幼儿和教师之间分享思想和情感,也有助于幼儿形成一些正确的观念。教师的引导在谈话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引导幼儿进入谈话的话题,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疑问,使谈话围绕教育活动的目标进行。话题可以是教师引起的,也可以说幼儿提出的,但任何话题一定要蕴涵社会教育的目标,并具有可谈性,即谈话能够深入下去。一般来说,话题与幼儿生活的关系越密切,就越具有可谈性。谈话可以在全班进行,也可以在小组中进行。可根据需要灵活组织。

7.讨论法

讨论法是指教师和幼儿围绕某个论题进行的思想碰撞或思想发散。幼儿园社会教育中的讨论有两种性质,一是价值冲突型的讨论,如谁对谁错等;二是多种求解可能型的,如我们如何帮助班上有听力障碍的小朋友。这两种讨论的相同之处都有一个讨论过程。讨论法的前提是有一个可讨论的论题,这个论题要么是存在价值冲突,要么是有潜在的众多可能性。不然讨论难以展开和维持。有时,讨论变成了一般的谈话,主要原因就是论题不适宜于讨论,不具有讨论的特性,因此,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论题,而只是谈话的话题。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的首要作用是引导,而不是指导。教师参与幼儿的讨论,应少问。多说,即表达个人见解,以此引发幼儿表达个人见解,应在平等讨论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上一篇: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下一篇: 共建共治共享是指什么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