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大连市光明社区四大工作方式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大连市光明社区四大工作方式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大连市光明社区四大工作方式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民主与法制网是由中国法学会主管、《民主与法制》社主办的中央政法媒体,于2000年上线开通。2014年2月获得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颁发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民主与法制网讯(□逄臣志)近年来,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光中街道光明社区坚持以党建为“轴心”,找准满足群众需求和增强社区治理整体效应的“坐标系”,积极运用全岗通、协商议事、五社联动、“3+4”工作法四项工作方式,凝聚治理合力,积极动员社区党员、群众参与社区治理,构建社区治理全方位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是强化“全岗通”工作模式,激发基层治理活力。自实施“全岗通”工作以来,光明社区认真分析辖区服务人口数量和日常业务办理情况,合理设置岗位,将原来按职能设置的办事服务项目统一调整为“全岗通”综合服务办理,每日安排两名社区干部在岗值班,负责办事服务和登记受理工作,其余工作人员均下沉到网格开展入户走访和宣传教育活动,让社区干部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聚焦主责主业,更好地发挥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的作用。

二是畅通“协商议事”工作,提高居民自治热情。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主要方式就是居民协商议事。光明社区积极探索协商模式,畅通协商渠道,切实实现网格“微治理”,解决诸如:居民邻里矛盾、老城区设施改造、法律维权、治安维稳,道路交通等居民反映强烈的难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多年来,光明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社区各级代表积极发挥作用,为辖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50余件,提供便民服务300余次,深受居民好评。

三是做实“五社联动”机制,盘活社会治理资源。随着社会的进步,居民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差异化,社区服务要积极探索新方法,光明社区积极践行“以民为本”的服务理念,以大党委牵头建立以“五社联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资源)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治理机制,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社区平台为依托、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工人才为支撑,走出了一条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互联、互动、互补”的社区治理新路子,实现党建联抓、活动联办、难题联解,“五社”共绘民生服务与基层治理“同心圆”。

四是点亮“3+4”工作法,提升综合治理效率。近年来,光明社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解决居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利益问题入手,大力推进社区治理创新,总结出“3+4”工作法(三个服务品牌加四项工作机制),收到良好工作效果。“3+4”工作法,即,“3”——三个服务品牌:“居民之家”“牵手光明行”“爱心车队”;“4”——四项社区自治工作机制:“组团式服务”“民主化管理”“区域化支撑”“自治性监督”,“3+4”工作法有效地服务、凝聚、引导、教育群众,成效明显。

上一篇: 创新社会治理背景下城市社区微治路径与方法
下一篇: 关于会计的社会性指的是什么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