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正确的世界观

正确的世界观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活在世界上,需要对世界有一个总体的看法和把握,这就是人的世界观问题。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一、物质及其存在方式(一

人生活在世界上,需要对世界有一个总体的看法和把握,这就是人的世界观问题。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一、物质及其存在方式

(一)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1)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第二,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3)哲学基本问题原理的意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为研究哲学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线索,为划分哲学中的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标准。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物质性社会现象_社会的物质性_物质性社会事实

5)唯物主义与辩证法要统一起来。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有达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才能有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彻底的辩证法。

提示:

1)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只是就谁是世界的本原而言的,不要把它与价值论混淆。不存在物质和意识谁比谁更重要,也不涉及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的问题。第一性不等于第一等重要,第二性也不等于第二等重要。

2)唯心主义并非都是不可知论。唯物主义哲学家以及坚持唯物主义观点的科学家,都反对不可知论,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唯心主义既有可知论(如黑格尔),也有不可知论。

3)唯心主义不等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等于辩证法。

4)唯心主义又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世界的本源(关键词:心、观念、感觉等);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关键词:理、理念、绝对观念等)。

(二)物质

物质和物质范畴

1)唯物主义对“物质”的认识过程。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理解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前提,是一切唯物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是区分唯物主义三种形 态的重要依据。

物质性社会事实_物质性社会现象_社会的物质性

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对物质世界的直观、消极的理解,强调要从能动的实践出发去把握客观世界的意义。

恩格斯对物质概念作了初步概括:“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 总和中象出来的。”这就是说,物这个词是一种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可感 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这样就明确指出了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 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是对世界上客观存在的各种事物共同本质的概括。物质的共同特性(唯一特 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换句话说,所谓物质,就 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是与实践的观点内在统一的。人类的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而实践活动本质上是客观的,物质生产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在物质概念上的重大变革是通过实践的发现揭示了社会存在,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将物质概念局限在自然领域的缺陷,把唯心主义从社会历史领域的庇护所中彻底驱除出去。

提示:

客观实在不一定是人可以直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比如磁场就需要通过仪器来感知),重点在于它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不要混淆自然科学物质结构概念与哲学物质范畴,它们是个别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从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根本特点。列宁对物质作出了最本质的规定,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因为意识不过是物质的反映,而反映者是不能同被反映者相脱离的,意识不可能成为世界的另一种本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实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被认识的东西,不存在根本上不可认识的东西。即便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物质存在形态,如“暗物质”“反物质”等,也可通过观察可见物质受到的影响来推断其存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加以认识。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主张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共同特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二者区别开来,从个性中看到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时中发现永恒,这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体现的唯物辩证法。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提示:

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它们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这一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便是相对的。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历史观上却陷入唯心,所以是不彻底的“半截子”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既看到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又以实践为基础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三)物质的存在方式

1、物质与运动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2)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有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载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2、运动与静止

1)静止的含义。物质是运动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这说明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但是在物质运动中又包含着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静止。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暂时不变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不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2)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提示:

1)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们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前提;是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是理解和衡量运动的尺度。

2)否认绝对运动,把相对静止绝对化,就会走向形而上学不变论;借口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就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3、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1)时间和空间的含义及特点。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即空间具有长、宽、高三方面的规定性。

2)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不可分割。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时空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同物质运动一样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它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以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3)时空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提示:

1)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共同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

2)要注意区分物质运动的时空特性本身和人们关于它们的认识即时空观念。

3)在很多概念的描述中,“绝对的”与“无条件的”并列,“相对的”与“有条件的”并列。

(四)物质世界的二重化

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着的,并从中分化出多样化的特别是更高级的事物和运动形式。人类的出现,特别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发生了二重分化,即从自然界中分化出人类社会,从客观世界中分化出主观世界。在这种分化中,世界得到进一步发展,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不论是创造人本身的劳动,还是构成社会存在基础的物质生产,都是人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相分化的关键,也是它们相统一的关键。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始终在处理自然与社会、客观与主观的关系,力求克服二者的对立而达成它们的统一。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而自然与社会、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也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过程。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一)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1、意识的起源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2)意识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①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

②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并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2、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是由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和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这两种基本的认识形式。这些都是人的主观世界所特有的,但它们的内容都是来自客观物质世界,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是对外界输人的信息不断加工制作的过程。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提示:

意识虽具有主观性,但是意识的产生和存在必须依赖于物质,意识不可以脱离物质。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并非一切物质都有意识。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但不是意识的源泉,意识的源泉是客观世界。

意识,不管正确错误、先进落后,都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人的意识不管主观色彩多么浓厚,归根到底都有自己的客观“原型”。

高级动物也有感觉和心理,但只有人才有意识。实践、意识都是人特有的,动物、机器(人工智 能)都没有。

(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也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在认识客观世界、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还总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去确定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以及怎样反映,从而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人的活动中预定的蓝图、目标、活动方式和步骤等,都体现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马克思说,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人的意识不仅采取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 现象,而且能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积极主动地进行加工制作和选择建构,在思维中构造一个现实中所没有的理想世界。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不限于从实践中形成一 定的思想,形成活动的目的、计划、方法等观念的东西,更重要的在于以这些观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地存在着”的模型、蓝图实现出来,变为客观现实。这就是列宁所说的:“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改变世界”或“创造世界”,不仅意味着强化客观世界的变化过程,而且意味着创造出世界上所没有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第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现代科学发展提供越来越多的证据证 明,意识或心理因素能够对人的行为选择和健康状况产生重要影响。

(三)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所谓规律,是指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和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代表着事物发展过程中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提示:

规律不同于规则。规则是人制定的,规律(不管是自然规律还是社会规律)是客观的。人不能创造、消灭、改变规律,但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1.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及意识的反作用,必须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其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人能够通过自觉活动去认识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因此,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条件。第一,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第二,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根本途径。第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坚持遵循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要求充分发扬历史主动精神。

(四)意识与人工智能

1.人工智能的含义

所谓人工智能,就是把人的部分智能活动机器化,让机器具有完成某种复杂目标的能力,它实质上是对人脑组织结构与思维运行机制的模仿,是人类智能的物化。

2.人工智能与人类意识、人类智能的关系

人工智能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一种特殊表现,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现实化。但是,即使是最先进的智能机器,也达不到人类智能的层级,无法真正具有人的意识,不可能取代或超越人类智能。

第一,人类意识是知情意的统一体,而人工智能只是对人类的理性智能的模拟和扩展,不具备情感、信念、意志等人类意识形式。

第二,社会性是人的意识所固有的本质属性,而人工智能不可能真正具备人类的社会属性。机器人从根本上说是机器而不是人类。

第三,人类的自然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和意识的现实形式,而人工智能难以完全具备理解自然语言真实意义的能力。机器语言既缺乏人类的自然语言的意义向度,也不具有自然语言以言行事的实践功能。

第四,人工智能能够获得人类意识中可以化约为数字信号的内容,但人脑中总有许多东西(如潜意识)是无法被化约的。

3.引导和规范人工智能的发展

在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注意加强对人工智能不当应用风险的研判和防范,引导和规范人工智能走向更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的本原是一个。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

第一,自然界是物质的。

第二,人类社会本质上是生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物质体系。社会中虽然也包含精神现象,但从根本上讲人类社会是一种物质性的存在,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人类社会的自然基础是物质的;人类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第三,人的意识统一于物质(从意识的起源、本质、作用上看)。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提示:

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世界上的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其原因在物质世界自身。

2)一元论的世界观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要么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唯物主义一元论),要么主张世界统一于精神(唯心主义一元论)。二元论哲学否认世界的统一性,把物质和意识绝对对立起来,认为它们是世界的两个各自独立的本源。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其理论意义在于,它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其实践意义在于,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例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要量力而行,但也要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尽力而为。

上一篇: 如何通俗地解释「新陈代谢」?
下一篇: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教学设计-【2 《古代两河流域》教案】.docx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