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承认,这是我近几年看到的翻译最差的一本心理学著作。
原书作者一定是一位学术水平很高的教授,引经据典,逻辑严谨,极有可能使用长句型来描述内容,因而可能给翻译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在读的时候,就不得不将语句重新打乱、再组合来理解。否则就感觉到前言不搭后语,不知所云。
其实关于动机的心理学的起源问题,作者并没有讲清楚。他只是从意志、本能、驱力、人格、激励与认知这些概念被人们提出的前后顺序关系,来解释动机产生的心理学起源问题。
实际上人类的行为动机自古至今一直存在,从来没有发生过变化。
所谓动机的心理学起源,只是因为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出现,人们把关于对人类动机的研究归入心理学的范畴而已。
意志、本能、驱力、人格、激励与认知,确实是对人的行为动机有直接影响的因素。特别是马斯洛提出的需求理论模型,明确指出了一个人在不同的需求层次上的内在动机。这对于了解社会人群的需求等级有很大的帮助。
令人感到悲哀的事,社会环境对人的需求动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就可能被有些政治家利用,用来戕害百姓,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
比如秦国时商鞅变法。剥夺财物,会提高他获取财物的驱动力,因此要施以苛政,使百姓变穷变弱,丧失尊严,降低人格,便于驱使;提高军功奖赏,激励百姓参军入伍,上阵杀敌,为国勇立战功……
虽然中国古代没有那么多心理学概念和理论,但对社会人心的研究和应用,真令人叹为观止。《鬼谷子》、《孙子兵法》等这些权谋兵法,都是关于人的行为动机的实用策略。特别是到了明代王阳明那里,对人的心理动机分析真是出神入化。
这表明中西方文化的区别在于:中国古人注重实用经验总结,而西方应注重概念和理论的研究。
东方文化经验学习总结的优势是实用主义为先,注重结果,而不问缘由。弊端在于复制性很差,很难继承发扬光大,因此几乎没有进步的空间。
而西方文化注重理论研究,探索事物背后的存在规律。一旦掌握规律,则可以无限复制,具有极好的传播性与推广性。因此,后人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层层深入,不断发展进步,越走越远,越来越强大。
历史事实也表明:当有些民族还在茹毛饮血时,我们已经是文明古国了;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我们还是文明古国;当西方列强漂洋过海打入家门口时,我们依然是文明古国;当原子弹在日本上空爆炸时,中华依然是文明古国。
那么,当马斯克的星链卫星布满地球上空时,还要用文明古国来满足自豪感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