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传统与现代之间:乡土社会的人文构建

传统与现代之间:乡土社会的人文构建

传统与现代之间:乡土社会的人文构建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乡土社会,需要重构更加深厚的人文底蕴,需要运用现代的理念浇注传统文化的精髓,需要乡间有识之士共同打造!

乡土中国中乡土社会的特性_乡土社会特征及其内涵_乡土社会的特征

传统与现代之间:乡土社会的人文构建

——以武平县下坝乡大田村为个案

钟德彪[①]

摘要:乡土社会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现代化、城镇化进程中这种稳定的结构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乡风文明受到极大的挑战。处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乡土人文需要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客家文化的精髓作为底色,用现代思维和现代理念作为驾驭的手段,实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武平县下坝乡大田村是千万个中国传统村落的普通一员,解剖该村的乡风文明建设,尤其是通过村落、家族、家庭三个层面的民间力量推动人文构建,规划未来发展愿景,或许能够给更多的村落以借鉴和警示。

关键词:传统与现代;乡土社会;人文构建;大田村

乡土社会特征及其内涵_乡土中国中乡土社会的特性_乡土社会的特征

图为武平县下坝乡大田村俯瞰。

随着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的强力推进,更多的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催生了新型城市的崛起和以城市集群为龙头的产业升级。城市及其集群的发展总是以乡村人口的迁移以及所带来的乡村产业发展的不够明晰和乡风文明的缺失为代价,造成城乡之间在惠及民生福利、公平竞争方面新的更大的差别,形成一对尖锐的矛盾。在现代与传统之间,如果一味追求城市的发展而忘却了乡村社会基础的夯实,则城市的发展同样没有生命力,没有丰富性和鲜明个性。如何实现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特别是乡村社会从“形而上”的意识形态到“形而下”的行动实施,最根本的着力点在于乡土社会的人文构建。

众所周知,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人们生于斯长于斯埋葬于斯。对乡村的人情世故、风土习俗了然于心。正是对这些习俗的认同,形成乡村社会固有的文化底色,也成为发乎内心的敬畏心理和自律意识,成为约束个人和群体言行的道德定律。遵循这些约定俗成的道德定律,成为合乎古已有之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谦让”的崇高信条,反之,则成为有悖于社会道德定律的怪异行为。

乡土社会的人文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课题,并非朝夕之功。也是学理上的系统文化工程,需要从各个视角进行考量和研究。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做好乡土社会人文构建的目标就是引导人们心心向善,凝聚社会正能量,以乡风文明这一核心价值理念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美丽乡村建设,引导乡村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推进客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本文以武平县下坝乡大田村为个案,就如何重构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乡土社会的人文底蕴在理论上、实践中做个案研究,希冀能在类似的乡村建设中起到借鉴作用。

一、大田村落基本情况及其乡村社会结构检视

基于把下坝乡大田村作为分析个案的依据是笔者的家乡,对村落的历史比较熟悉,加之近年来笔者见证了家乡的发展情况,企图通过对村落的研究及其得出的结论能够更加符合实际。

乡土社会的特征_乡土社会特征及其内涵_乡土中国中乡土社会的特性

2018年5月,时任武平县委书记,现任龙岩市委常委、秘书长陈厦生来大田村调研。

下坝乡大田村距下坝集镇6.2公里,下辖老福(屋)场、上岗、下岗、溪背、村里、窝里6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约1100人,耕地面积680多亩,山林面积13000多亩。中山河贯穿全境(上游福兴村、下游大成村),村里绿树成荫,风景优美,农舍错落有致。2004年以来,大田村硬化了从村部到集镇6.2公里的路面,硬化大田桥头到坳下、村里、窝里和溪背4个村民小组全长1.8公里道路;2014年又开通并硬化村部到归庆庵(接省道 205线)1.6公里道路,致使从大田村到下坝集镇原来只能走唯一的弓步道路(6.2公里)缩短为走弦步道路(1.6公里后直接205省道),村民出行交通更加便捷。村民以出门打工为主,兼及种植仙草和粮食等。据村委委年报,2019年人均纯收入达17369元。

大田村聚居着钟、刘、何三个姓氏,其中钟姓占65%,刘姓占20%,何姓占15%。据坊间传说,历史上大田村落还居住过彭姓,也不知原因,到民国年间悉数迁移至相邻的民主乡。钟姓主要居住在坳下(含上岗、下岗村民小组),窝里、溪背,刘姓主要居住在村里,以上自然村落均分布在村落的中山河两岸;何姓主要居住在福场,位于大田村落至集镇之间路段约3公里处,境内没有中山河过境,只有小溪圳贯通。全村村民均为汉族,通客家方言。三个姓氏之间长期和睦共处,其中钟姓开基祖显荣公还与刘氏婆太结为秦晋之好,于是在村落肇基亲上加亲。

大田村的民间信仰有祖宗崇拜、伯公崇拜、公王崇拜、定光古佛崇拜以及周边地区附着的妈祖、观音、如来、弥勒等信仰。

乡土社会特征及其内涵_乡土中国中乡土社会的特性_乡土社会的特征

2018年9月,龙岩市政协副主席、闽西客联会会长刘友洪到大田村调研。

大田村三个姓氏互有通婚,和睦邻里,呈现一种长期的稳定结构。“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向泥土讨生活的人是不能老是移动的。”[②]四季更替,日出而作,安居乐业,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深刻缩影。历史上的大田村人,在收获稻谷的同时也砍伐山上的树木靠中山河水(汇入梅江后再汇入韩江)运至广东潮州、汕头一带贩卖,赚回大把大把银圆,生活殷实。从近年所见坳下上岗钟姓历代修葺的墓葬看,许多墓葬正是1930年代靠族人的力量重新修葺、立碑的。而修葺的背后正是族人经济实力、向心力的体现。

在集体化时期,以大队或生产队(小组)为核算单位,社会对人口移动的控制更加严格。村民被土地牢牢束缚,社会生产力无以激发。个别小手工业者以外出做工所得向生产队上缴货币形式,交由生产队统一核算作为分配口粮的依据;村落办起林场,以木材外运贩卖作为集体收入。村落有小学一所,最多时生源突破100人。

历史上,三个姓氏均有祭祀祖宗的祠堂。以钟姓为例,明末清初时期钟氏武平开基祖第十世祖明富公从武平城厢兴东村迁移至下坝大田井下窿开基,传十一世显荣公,以下分房“秀才德科举”(秀公、才公、科公失考),实际分出德公、举公两大房。德公后裔居窝里、溪背和福兴村石黄峰;举公后裔居坳下(含上岗、下岗)和福兴村下峰。为纪念钟姓下坝大田开基祖明富公,钟姓后人曾以高价向刘姓人家买下明富公居住过的那间马房,建起一幢钟家祠堂(总祠);1920年代,德公后裔在石黄峰建起一幢德公祠(分祠),举公后裔在坳下下坪(原小学校址)建起一幢举公祠(分祠)。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日,德公、举公后裔均会备齐三牲,风雨无阻前往钟家祠及列祖列宗墓地祭拜,借以缅怀先祖恩德,表达自己奋发进取,开拓未来的情怀。[③]

乡土中国中乡土社会的特性_乡土社会的特征_乡土社会特征及其内涵

乡间宴席。摄于2017年农历正月初五。

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生产责任制,原来集体经营的土地变成以户为单位经营,社会生产力大大释放,温饱问题得以解决。为增加家庭收入,村民发展多种经营,表现在进行山地综合开发,大力发展果业;向土地要产出、要效益,有的试种烤烟、溪黄(一种中药材)。进入21世纪以来大量种植仙草,交由专业人士收购部分村民还种植灵芝,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更可喜的是,有的村民长期出门打工,把打工赚的钱带回来盖新房,更多的村民到集镇或县城购房,过上市民生活,呈现人口流动特别活跃的状态。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人口流动的无序、利益诉求的多元、集体经济的薄弱、公共文化服务的缺失,特别是计划生育政策长达30多年的苛严执行,致使农村人口锐减,原有的村落小学被裁撤,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暴露无遗,主要表现在村民增收没有相对固定的产业,因病返贫、因学返贫、因老返贫风险增大,投身村落公益事业热情不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村民凝聚力、向心力不强,获得感、幸福感尚有差距,乡风文明营造还有很长的路子要走。

二、乡土社会人文构建的原则和大田村的尝试

一个村落往往是由许多家族组成,而一个家族又由许多家庭组成。家族成为联系村落和家庭之间的重要一环,一定程度上,家族是承担乡土社会人文构建的最基本的力量。

家族以血缘为纽带,聚族而居,守望相助,并通过共同组织生产、祭祀,参与红白喜事等节点来凝聚人心。家族和顺,团结一心,向上向善,必然影响周边,进而带动整个村落的乡风文明。

乡土社会的特征_乡土中国中乡土社会的特性_乡土社会特征及其内涵

2018年6月,时任武平县委副书记,现任武平县委副书记、县长张丽华到大田村看望慰问贫困户。

村落是家族的集合体,是具有更高层面、更具力量组织生产、发展民生事业的基本单元。村落的力量主要体现在掌握更加丰富的资源并加以调度完成村落发展愿景,协调村民利益,解决邻里纠纷,表达村落诉求,惠及全体村民。村落是构建乡风文明最重要的力量。

家庭是村落构成的基本单元。家庭由许多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组成。把家庭的各项事业做好了,就是对村落最大的贡献。

因此,乡土社会的人文构建要在家族、村落、家庭三个层面下工夫,固本培元,夯实基础,激发文化认知,涵养心心向善的社会心理。

以大田村为例,构建乡风文明的做法正契合了时代要求和村民祈望。

乡土社会的特征_乡土中国中乡土社会的特性_乡土社会特征及其内涵

2015年2月23日,农历正月初五,下坝乡大田村慈善会成立,当日收到捐款50多万元。图为理事会、监事会人员合影留念。

1.以村落为单位的层面推动

大田慈善会的慈心善举。大田慈善会由大田外出乡贤钟德平倡导发起,2015年2月23日(正月初五)正式成立,选出理事会成员18人。成立之初募集资金近50万元。据大田村慈善会秘书长书面报告,慈善会对各种慰问金发放和奖励办法制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并严格执行,成立五年来,截至2020年9月共发放各项慰问金、奖学金、奖励金、抚恤金等共计158624元。即将到来的2020年老人节,又将发放敬老慰问金2万多元。

表1 大田村慈善会成立以来发放各项费用一览表 单位:元/人/次/户

序号

项 目

慰问金额

惠及人数

备注

敬老慰问金

66900 元

336人/次

奖学奖教金

32500元

26人/次

慰问重病和特困人

25500元

28人/次

老人去世送上香仪

14224元

28人

捐资助学

12000元

拥军资助

1000元

2人

奖励“三好”“五好”家庭

6500元

10户

合计

158624元

说明:表格数据由大田村慈善会秘书长提供。

乡土中国中乡土社会的特性_乡土社会特征及其内涵_乡土社会的特征

2018年2月16日,农历大年初一,大田村以村民小组为单位,举行拔河比赛,同时由慈善会组织孝老敬亲“五好家庭”“三好家庭”评选并举行颁奖仪式。

2.以家族力量为层面的推动

家族力量层面的推动,主要体现在编修、整理谱谍资料,修建宗祠,组织祭祖活动等。以念祖归宗,祭拜宗祠和祖宗坟墓为特征的祖先崇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客家人看来,家族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祖宗在天之灵的佑护恩赐,追缅先祖创业功德,鼓励后人奋发有为,凝聚家族力量,是修谱修祠祭祖的要义所在,也是代代传承的家风家教。坚持信念,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正是祖先崇拜的思想引导和动力支撑。

祭祖活动崇尚的是礼。“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行为规范的目的是在配合人们的行为以完成社会的任务,社会的任务是在满足社会中各分子的生活需要。”[④]因为关乎礼,关乎是否合式,因此,祭祖、修祠、祭墓等,在大田村民看来是一件无尚光荣的事情,也是心甘情愿、责无旁贷,遇到再大困难也必须做的事情。主要表现在:

乡土中国中乡土社会的特性_乡土社会的特征_乡土社会特征及其内涵

图为大田村钟氏祠堂祭祖结束后,部分宗亲在宗祠前合影留念。

修建钟氏祠堂。大田村钟姓人口占绝大多数。由于历史上地处窝里井下窿的钟氏祠堂年久坍塌,只剩残垣地基,2013年元旦刚过,钟氏宗亲的有识之士便牵头成立理事会,实地察看地基,制定捐款办法——收取每个子孙金最低200元基数,协调周边房族,族亲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经过两年多努力,耗资50多万元,占地面积162.8平方米(长13.8米,进深11.8米),建筑面积245平方米的钟氏祠堂终于兴建完成。2015年农历十一月初八,议定举行祠堂落成庆典和祭祖仪式,经过“取圣水”“拜公王”“出火殡”“呼龙”“开光”等科仪,所有钟氏族人前往祭拜列祖列宗。此后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或十一月择日,均组织钟氏族人举行祭祖仪式。每年向祖宗禀报新添丁人口,祈求祖宗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乡土中国中乡土社会的特性_乡土社会特征及其内涵_乡土社会的特征

2015年11月,大田钟氏祠堂举行落成开光庆典。

春日扫墓活动。春日降临,气温上升,万物复苏,每年春分前后大田村族人均要前往各山场为列祖列宗扫墓。扫墓又分大家族和小家族、小家庭为单位各自举行。在大田村坳下(分上岗、下岗)居住的钟氏族人,是钟氏大田开基第十二世祖举公的后裔。举公以下再分四大房“文振、文宾、文贤、文质”。文振公一脉主要居住在上岗,并确定每年农历二月初九进行祭扫活动。截至二十世生善公止,共传九代,跨越时间近200年,需要祭扫的祖妣墓葬(金斗)计18处。[⑤]这些墓葬由不同时代的钟氏后人择地修建,分布在不同山头。每年春祭日,钟氏后裔便挑着“三牲”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前往劈杂、割草、祭扫,告慰祖宗家族添丁发财情况,祈求祖宗保佑和和顺顺,健康平安。祭祖活动的主办权(俗称“做头”)按“主动报名,说服争取”办法,从1992年恢复春日祭祖活动以来,迄今已连续举办29届。祭祖日当晚,“做头人”召集族亲以户为单位分派一人以上参加聚餐,并征求各房意见,议定下一年度“做头”人选。同时对族中的公益事业,比如众厅维修、祖坟墓碑破损情况进行合计,提出是否重修动议。2017年春日祭祖,“做头人”别出心裁,特制作一面红旗,议定由上年“做头人”把有关资料交由下手时,举行红旗交接仪式,拥有“红旗”便意味着拥有主办权。家族祭祖,增进了家族成员之间的感情,增进了家族的团结力量。

乡土中国中乡土社会的特性_乡土社会的特征_乡土社会特征及其内涵

村民在亭子里休闲娱乐。

此外还有小家族的祭祖活动。一脉宗亲,开枝散叶,繁衍子孙,便衍生了小家族的祭祖活动。这种祭祖活动,规模小,人员集中;祭祀对象通常以五代(服)为临界线,血缘更近、更亲,以户为单位轮流举办。

为增强族人对祖宗发脉线索和祖墓的认知,大田坳下上岗文振公一脉的热心人士,还分别于2017年春、2020年春编印《念祖归宗》《祖德流芳》画册,发至各家各户存念,抄录《钟氏族谱》发脉图示、家训族规、祭祖活动剪影、已主办过祭祖活动的“做头人”名单罗列成册,增强族人的自豪感;把所有墓葬及山形、墓碑、碑文拍成清晰图片,印制成册,以增强族人对列祖列宗墓葬损毁情况是否进行维修的忧患意识,效果很好。

3.以家庭行为层面的推动

家风家教是附丽在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既是外在形象、内在品格的集中体现,也是教育后人的活生生的重要内容。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的家风家教,主要传递做人做事的风范并形成良好氛围,通过一定的仪式感进行强化,乃至刻骨铭心。

乡土社会的特征_乡土社会特征及其内涵_乡土中国中乡土社会的特性

图为乡村热心人士兴建的泰康亭。

以大田村坳下上岗钟氏族人为例,其中有一对叔侄外出人士,为报答养祖父、养祖母和父亲的养育之恩,投资3万多元,在利用价值有限的原宅基地上修建供村民娱乐、休闲、议事的“泰康亭”——以叔之养祖父名字取其一、以侄之父亲名字取其一,合而命名,以表达后辈对前人的追念,同时立碑记述,种植花草树木,以示荫及后人。这座以家庭行为兴建的亭子,假以时日,一定能够成为村落深厚的人文景观。

三、乡土社会人文构建的愿景和大田村的设计

乡土社会的人文构建归根结底要靠村落组织的正确引导,要靠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要靠有觉悟的社会有识之士的行动自觉。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听不见歌声、听不见读书声、听不见孩童的嬉戏声,大多具有活力的乡村能人逃离乡村涌入城镇,一切依附村落而衍生、传承的乡村文明日渐式微,昔日具有烟火气的村落只剩下613899队伍(指儿童、妇女、老人),单从这一视角观照,这种生存境况的存在并非社会的进步,相反,是社会转型时期的一种特殊存在,或者说是前进中的徘徊和倒退。长此以往,失去乡村力量支撑的中国社会结构呈现不平衡、不公平的犄角之势,中国经济发展也因为失去乡村这一阔大的回旋余地而短板暴露无遗。

乡土中国中乡土社会的特性_乡土社会的特征_乡土社会特征及其内涵

2020年10月26日,武平县下坝乡党委书记曾飞宏(左三)在大田村调研。

因此,从中国社会现实看,要构建新时代乡土社会的人文风景,需从两个方面着力,一是凡被撤点并校的村落小学应视条件重新恢复。撤点并校时考虑更多的因素是由于实行计划生育造成生源少,办学成本高,进而从节省成本的角度考量。乡村学校是一个地域的精神文明高地,是对外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更是培养人才、教育后人课子读书的重要场所。“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随着生育二胎政策的放开施行,乡村适龄儿童更趋众多,村落学校恢复应当成为一种趋势。并不是每一个乡村的学子都非要成为大学生才是唯一的成才之道,更多的学子学到文化知识,掌握一技之长同样也是成才之道,他们才是坚守传统文化的生力军。现在的窘况是,许多村落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接受最基本的教育,不得不把孩子送到离乡村五六公里以外甚至更远的中心学校读书、住宿,安全隐患无时不在;有的为了陪护孩子读书,不得不到集镇租房,或者到县城购房,徒增农民负担。这种怪象,并非长期之策,也不符合自古以来的教育方式。二是实行外出乡贤退休回乡制度。自古以来,告老还乡、衣锦还乡、解甲归田都是中华民族业已存在的官员告老、回乡制度。外出乡贤知识丰富,视野开阔,文化自觉、行动力强,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市(地)级以下各级官员或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按自愿方式回到家乡(有条件的还可确定回乡年限)安置,组织村民发展生产,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村民开展积极健康的社会生活新方式,未尝不是一种具有社会意义的制度安排。同时还可消解诸如长期占用公共资源(医院、公园、文化活动场所)、大量汽车上路拥堵、免费搭乘公交车造成拥挤等现实问题带来的“城市病”,实现多层面的良性循环。

“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⑥]具体而言,以大田村为一类的乡村社会,就是要更加强化乡村社会结构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客家文化的精髓为旨意,保护传统村落,激发社会力量,维护家风家教,实现村落社会发展远景的重构和人文情怀的释放。根本的一点,就是做好乡村的规划,保护固态的文化风物,加强活态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人与自然的谐共生,实现文化生态创新创造。

乡土社会的特征_乡土社会特征及其内涵_乡土中国中乡土社会的特性

2019年9月,武平县政协主席王云川(右一)带领部分县政协委员考察大田村生态建设。右二为时任武平县下坝乡党委书记钟生祥。

2019年初,大田村外出乡贤曾经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征求村两委干部意见,提出《关于建设“中国·大田”生态村落的方案》,洋洋7000言,从指导思想、重大意义、基本情况、独特优势(含地理优势、生态优势、交通优势、产业优势、红色优势、人文优势)、目标愿景、概念设计、工程实施、产业支撑、配套服务、文化助推等13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在下坝乡有关村落中激起强烈反响,也得到武平县主要领导的浓厚兴趣。关于“文化助推”章节中,提出①组建民间文艺专业队。调动退休干部和文艺骨干积极性,组建大田村民间文艺专业队伍,逢节庆表演。主要是打十番、打船灯、山歌对唱等,培养山歌创作能手。②组建大田村篮球队。组织对篮球有兴趣的青少年组建大田村篮球队,逢节日表演,并开展村际、乡直单位交流。③组建大田村广场舞专业队。组织对广场舞有兴趣的全村妇女,建立大田村广场舞专业队,择定节假日,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欢迎有兴趣的男士参与。④组建大田村舞狮队。发挥“老屋场”传承人和新生力量的带头作用,逢节庆表演。⑤编修《大田村志》。主要记述大田村开基历史及风情风貌。⑥举行大田生态村落采风活动。采风活动形成的作品(摄影、民间传说、故事、风物等)结集出版,或在文化活动中心举行图片展。⑦创设大田村核心价值追求的“村标”(LOGO)。设计的LOGO,用于旅游宣传推介,增强外界对大田村的认同。⑧村落彩绘文化墙,体现大田村风貌或客家风情内容。⑨利用老旧屋舍,辟出专门陈列室,展示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其他文物,唤起人们记住乡愁的情感,激发后人,励志奋斗,等等。 2019年9月2日,武平县政协小组特别安排到大田村举行委员活动,察看大田村容村貌,听取方案汇报。武平县政协主席鼓励村两委干部请专业人士对规划进行细化修正,然后按照规划详案一步一步实施,每年做一点,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让村民看到希望,积极参与到实施乡村振兴计划的建设中。[⑦]

大田村是中国社会千千万万个村落的个案之一。通过剖析大田村的社会结构,对于处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乡土社会的人文构建,应该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这就是笔者的宗旨所在!

(完)

写于2020年10月10日星期六

[①]钟德彪,男,闽西日报社,主任编辑,研究方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

[②]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9月.第21页

[③]武平钟氏宗亲会编.颍川堂武平钟氏族谱(下卷).2004年版.第1424页

[④]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9月.第61页

[⑤] 20世祖生善公夫妻两个金斗合葬一处,外加为钟氏宗亲做长工的“放牛郎”墓1处,特此说明。

[⑥]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9月.第19页

[⑦]武平县政协主席王云川在武平县政协小组活动时的讲话,据记录整理,2019年9月2日,大田村

乡土社会的特征_乡土中国中乡土社会的特性_乡土社会特征及其内涵

上一篇: 李佳 | 乡土社会变局与乡村文化再生产
下一篇: 彰显使命担当,这些社会组织战“疫”同行→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