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报考人数和社工这个职业,有强联系,但不是必然联系。
现阶段我们强调的社工,是一个大社工概念,是涵盖社区工作者、机构专业社会工作者在内的一个概念。当然,这些年比如说像镇街社工站的推行,让大量机构专业社会工作者也回到社区,干起了社区工作者的活。
过去机构依赖于政府,以项目制作为主要生存方式。大量的机构要么效率低下,要么难以生存。后来镇街社工站产生了大量的岗位社工,将项目化的形式向岗位设置形式转变。这是一种无奈之举,但同样也是时代的必然。
随着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不断深化,显然我们很难像西方国家那样做大机构。因此在这个逻辑框架下,社区治理的精细化程度不断加深。诸如信访、群众矛盾调解等大量的治理内容被植入到社区工作者的工作范畴中。
这样一来,社区工作者的概念被不断深化,社区工作者和专业社会工作者,在大量的场域和实践中,被混为一谈。虽说混为一谈有不好的地方,但在客观程度上,增强了社工这个行业、这个职业的社会认同。
另外,从发展需要上来说,社区工作者的职业素养要求客观上在不断提高。过去的时候,“小巷管家”的业务能力,主要是人们之间的口口相传,缺乏客观化评价和准入门槛。很多人对于“小巷管家”的狭义理解就是“居委会大妈”。
目前对于社区工作者,各地普遍的要求是持证。另外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在各地民政、社会组织系统等,也同样鼓励和支持从业者持证。同时,不少相关从业者也是奔着该证带来的每个月固定补贴或一次性补助等。
因此,一方面职业要求持证。另一方面一些资金上的支持,也吸引着大家。再加上备考的要求比较低,通过率上还不算太低,这客观上也形成了这一数据的不断提升。
但就社工来说,社区工作者是未来一个发展的主要方向,未来会作为一个固定的岗位招录,存在于各种考试中,同时和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相联系,但也并不能混为一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