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历程播报
编辑
郭念锋经自1986年至1999年的审慎思考,结合临床案例的对比分析,再对各种心理学理论重新学习,最后认定,只有从“人的本质属性”,即“人性”出发,才能摆脱当今临床心理学“各执真理一面”的局限,去正确地阐明人的心理活动、心理结构、心理动力、个性及其发展、心理病理变化以及心理诊断、咨询和矫治等问题。 [1]
理论内容播报
编辑
人性
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质的规定性。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的三种基本属性的辩证统一体:
(1)被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制约的生物属性。它体现为,人作为生物体与外界进行物
质交换(新陈代谢)的过程;
(2)以生物属性为前提、社会属性为内容的精神属性。它体现为,为生存发展而对外
界环境进行的探究反射,是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过程;
(3)以生物属性为基础、以精神属性为表现形式的社会属性。它是个体对群体的依附
本能,体现为个体与群体间的利益交换(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人性心理学
人性心理学是从人性出发,在三种基本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人性心理学,不再把心理现象单纯地定义为“脑的功能和客观现实的反映”,而是明确地提出,心理现象是人性的表达,是人的三种本质属性的具体表现形式。
人性心理学以人性中的精神属性为中心,进而说明心理、脑和社会这三者的关系,依据他们之间的具体关系,讨论心理自身的性质、特点以及变化的规律。
心理动力
人性心理学认为,心理发展变化的动力,不是来自任何神秘之处,仅仅是与生俱来的人性的内在需要,这种内在需要源于人的三种本能:
(1)个体保存、种族延续的本能;
(2)为认识世界,向自然界索取生活必需资料和适应环境的探究本能;
(3)为生存而组成人类社会的依存本能。
三种人性的需要
在心理层面上化为人的体验,这就是人的三种基本需要(生物需要、精神需要、社会需要);
三种基本需要,构成了人类心理种系进化和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全部心理动力。
差异的两大类型
(1)彼此有差异的群体心理;
(2)彼此有差异的个体心理。
情绪与健康
人有三种发自内心的需求,需求获得满足,产生正向的、有利于健康的情绪,否则产生负向、不利于健康的情绪。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