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浅析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浅析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浅析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MBA智库文档,专业的管理资源分享平台。分享管理资源,传递管理智慧。

2003年3月 :9卷 第2期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Joumal of HuBei Adult Education Institme M a r.,2 0 0 3 V O lIO N O.2 浅析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黄 烨 、 I (深圳西风集团公司武汉分公司,武汉,430022) 【摘 要】文章论述了教育与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关系,提出了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的基本 思路。 【关键词】教育 经济 科学技术 【中图分类号]G40.054 【文献标识码】A 一、关于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众所周知,教育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 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教育的生产性表明,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条件 是科学知识,而科学知识的传授与再生产则是通过教育来 实现的。换句话说,也就是说教育使科学知识转化为直接 的生产力,从而推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教育的社会性表明,教育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科学技 术、生产关系的发展变革而发展变革的。迄今为止,人类社 会已经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 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不同经济基础的社会形态,而反映这 五种社会形态的教育,在方针、目的、体制等诸方面也必然 各不相同。

由于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文化传 统等方面的差异,就是在同一形态的社会中,教育的方针、 目的、体制也会有所不同。可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 教育永远处于不断发展变革之中。 教育是发展和提高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手段。教育的作 用并不仅仅是消极被动的适应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 展与变革,覃重要的则是积极主动地促进经济社会的进步 与发展。而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不 断进步,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化,教育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与 作用将愈益重要。 衡量一个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除了生产力的显著 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两个重要因素之外,还有诸 如教育水平、公民修养、文化传统、道德风尚、精神文明、环 境保护、卫生保健等各种因素。而上述多方面的完善与提 高,又都无不与教育息息相关。因而,无论是过去还是现 在,抑或是将来,也无论是富裕发达的国家,还是贫穷落后 【收稿日期]2002—11—05 · ll· 的国家,也无论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还是实行资本 主义制度的国家,教育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都将始终居于 重要地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不是这样去分析和认 识问题,就不能算是一个清醒的马克思主义者(当然,仅仅 只是从口头上分析和认识了不一定就是—个真正的马克思 主义者,建国十年来我们在教育问题上“叶公好龙”的人和 事也不少)。

二、关于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1.教育是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的桥梁和纽带。我国现 有的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和工艺学校,就是使科学变化 为技术,变为直接生产力和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通 过各级各类职业社会生产力,比如从国外引进一批先进的 机器设备和技术,因国内技术力量所限,不懂新技术,不会 使用新机器,也就是说还不具备将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一 般条件,没有形成直接的生产力。于是就组织一些专家和 有关技术人员举办一个短期技术教育培训班,培养出一批 能够操作先进机器和推广先进技术的人员,使现有的先进 生产工具和先进技术尽快进入生产过程,从而直接提高劳 动生产力。据有关方面估算,目前我国技术进步在国民经 济增长率中仅占10%左右,而一般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在 国民经济增长率中听占比例则为40.60%。其中一个根本 的原因就是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太低。要改变这种状 况,就必须重视教育在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过程中的重要 作用,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要加大各级各类职业技 术教育的发展力度。 2.教育是传递、积累、发展和再生产科学的重要阵地。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人类社会整个历史发 展的过程的结晶,是一个不断传递、积累和再生产的历史过 维普资讯程。

而传递、积累和借鉴前人的利.学成果,又是科学本身发 展和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教育则是传递、积累、发展和再生 产科学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教育通过加强基础学科的教 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小学普通基础教育),将前人 所积累的基本科学继承下来,传递下去,为新的科学发明与 创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教育还要通过加强专业教育和 高等学校的利研工作,不断创造和开拓新的利学领域,不断 发展利学,再生产新的科学。很早以来,世界各国就特别重 视发展高等教育,因为高等专业技术教育是再生产科学知 识的重要阵地,它起着发展科学,推广技术,推动生产力发 展的重要作用。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近代自然利- 学的研究,越来越成为高等学校的重要内容。如 1 7世纪, 英国的高等学校在使英国继意大利之后成为当时世界利学 中心的过程中起丁积极的作用。18世纪末法国“多种工艺 学院”成为当时法国利.学研究和教育最重要的中心,培养出 了许多优秀的科学家,从而使得在 19世纪初法国的近代自 然科学研究便正式列入了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像德国兴 建的柏林大学,就明确规定了教学和利研统一的办学原则, 因而使德国的科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走在西欧各国的 前列。

后来德国的这一办学原则被美国所接受,将70%的 利研单位和课题设在名牌大学里面,教育和科研并重,培养 了大批优秀人才,促进了现代科学的发展,对美国在许多利. 研领域取得领先地位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战后,日本 的高等学校就出现了教学和利研两种活动,近些年来又在 筑波大学试行称为“学组”的研究机构和称为“学群”的教学 组织的新体制,使教学与利研的组织上各自分开,而在任务 上又相互依存。据说,这样可以使大学具有更高质量的学 术研究,同时,又可实施更高质量的教学,培养出具有高水 平的知识和技能型人才。前苏联则不同,它在高等学校则 很少承担科研任务,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从50年代 末开始,他们逐渐认识到高等学校开展科研的重要性和必 要性,经过多次反复,逐步建立起教学与利研相结合的综合 体制,使许多高等学校不仅是教学中心,而且成为庞大的科 研中心。 可见,把高等学校办成教学和利研的中心,是符合教育 规律的,也是有利于利.学发展的。 三、教育如何适应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的需要 当代利学技术迅猛发展,出现了一个以电子计算机为 中心,包括信息技术、生产工程、新型材料、新的能源、海洋 工程和宇宙航行等新技术开发与应用的革命浪潮。

它要求 并推动着整个教育事业的相应发展。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 要适应上述诸多新的要求和需要,就必须不失时机地采取 对策,加快改革步伐,加大改革力度,主动适应新的科学技 术革命的挑战。 首先,科学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传统学科的划分。总的 发展趋势是有分有合,综合性学科不断兴起。同时,产业结 · l2· 构的显著变化导致所需人才与以前大不相同,高等教育必 须主动适应这种变化了的新形势。 其次,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走向高度结合,从科学的发 展、发明和创造到应用的周期日益缩短,有的几乎是同步发 展。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尽快实现教学、科研、生产的密 切结合,并逐步朝着教学、科研和生产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第三,高等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主要致力于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发展知识的能力,以 适应科学技术知识迅速发展的需要。 第四,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管理科学显得愈益重 要。如何培养管理人才,特别是高级管理人才,是高等教育 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第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 系越来越密切。利-技专门人才,不仅要懂得本专业的知识 和必要的管理知识,而且还要有一定的社会科学知识。

这 也是高等教育发展中必须研究解决的一个新问题。 第六,未来的发展要求高等学校不仅仅要面向全体学 生,还要面向社会。不仅只进行“一次教育”,还必须负担起 “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任务,并成为社会教育的中心。 第L,高等教育必须加速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及时 把新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去。 第八,高等教育必须在整个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中 起积极带头作用,以促进中小学教育、幼儿教育、职业技术 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健康发展。 第九,发展知识已成为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办好高 等教育,发展利.学知识,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要培 养出一支具有社会主义思想,高度文化利学知识,能掌握新 技术、新知识,既熟悉教学又懂得生产,能够进行科学研究 和发展新知识的教师队伍。 第十,信息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重要。高等学校应当 成为信息集散中心,并进行未来发展战略和战术的研究,适 时地为一个地区或部门、乃至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提供参 考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L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人民教育出版社,l992年 l1月第l版。 2. 《邓小平同志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8月 第l版。 3.陈友生主编:《教育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3 月第l版。 4.潘懋元主编:《新编高等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l996年3月第 l版。 (责任编辑 戴能宏) 维普资讯

上一篇: 社联社工话社联 | 李艳刚:那年春天我来社联——写在社联15周年之际
下一篇: 儿童生理、心理、认知发展特征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