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身处东非、风景如画的内陆小国卢旺达因为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瞬间沦为人间地狱,一度失去希望,然而二十多年后,它却成为了整个非洲大陆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国家,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中,卢旺达位列全球第29位,成功逆袭一跃蜕变成“非洲新星”。
一个原本已经走到崩溃边缘的国家,为什么可以在短短20多年后实现绝地翻身?这一切,还得从一个从年少时就爱好打游击的孩子说起。
两个族群的世代恩仇
图西族和胡图族是生活在卢旺达土地上的两个民族,虽然所属族群不同,可双方除了从事的职业外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图西族喜欢养牛,胡图人则沉迷种地,两个民族的人们手拉手,过了很长一段相安无事的平静岁月,可随着1884年比利时侵略者的铁蹄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一切都变了。
为了区分两个民族便于管理,侵略者想出丈量鼻子长度和色板测试眼珠的办法来判断他们。鼻子长,肤色浅的图西族因为人口较少,被比利时人赋予了特殊权利,凌驾在胡图人之上成为了所谓的“优等人”。
平衡从此打破,胡图族不甘心就这样被莫名其妙地统治,图西族也不愿意放弃尊贵的特权,战争至此从未断过。直到1973年胡图族反抗成功,族群代表上台当上总统,纷争才得以暂时平息。
这个新上台的总统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背地里做了不少加深两个族群仇恨的事情,也为后来的人间悲剧埋下了隐患。
在这样动乱的环境中,一个叫做卡加梅的图西族小男孩慢慢长大,在他童年的记忆里,两个族群的人总是打得你死我活,他曾经多次产生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胡图人对他们的仇恨会这么深?
为了过上平静的日子,卡加梅跟着父母来到乌干达避难,从那时候起,族里老战士口述的游击战故事成为了他最美好的回忆。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卢旺达的人口一下子突增到700万余,两个民族围绕土地和生存资源的争夺越演越烈。而彼时的卡加梅,已经跟着小伙伴背着枪上了山,成为乌干达一名真正的游击队队员。
也是从那时候起,他开始展露出惊人的军事天赋,几十条枪的小分队在卡加梅的筹谋下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四五千人的队伍。凭借着出色的表现,卡加梅当上乌干达全国抵抗军的情报副主管,不过,这个年轻人的志向远不止此。
他带着前来投奔的图西族难民们,组建了一个叫做“卢旺达爱国阵线”的武装组织,那些颠沛流离的人们在他的感召下,逐渐意识到只有反抗才有出路,星星之火也可以燎原,卡加梅的存在对于那些颠沛流离的图西族人来说,或许就是那个最初的火把。
他带着武装组织回到卢旺达,打得当时的胡图族政府一点脾气都没有,无奈之下只能点头同意和图西族成立联合政府,可是这个想法遭到了部分胡图族的反对,他们暗中策划阴谋准备对卡加梅下毒手,却不曾想卡加梅提前洞悉其意图,奇招连出打了敌人个措手不及,很快占领了北部大部分区域。
可谁也没想到,就在双方对峙之际,那个令无数图西族永生难忘的日子已经悄然逼近。
被遗忘的角落
1994年4月6日,胡图总统的专机在首都附近坠落,无一人生还。这架坠毁的飞机,开启了图西族的噩梦。那天晚上,广播里传来一阵阵宛如魔鬼的声音,愤怒的胡图人认为总统的意外身亡是图西族蓄意谋划的,他们拿着大砍刀大喊着“砍倒高大的树木”,冲进了正在沉睡的图西族百姓家中。
高大的树木,指的就是图西人。
整个卢旺达弥漫着惨烈的哀嚎声,前一秒还在大街上奔跑逃命的人下一秒就倒在地上变成毫无生气的尸体,那些别有用心的暴徒疯狂把屠刀对准一个个无辜的人,美丽整洁的城市顿时成为了血腥的修罗场。
这场屠杀从4月开始,一直持续到6月,尸山血海的卢旺达,成为被整个世界遗忘的角落。
心急如焚的卡加梅曾数次呼吁国际救援,那些所谓的大国强国在面对这场悲剧表露出的是彻底的冷漠与绝情。
欧洲几个国家的政府都不愿意掺和,比利时更是撤走了所有的维和部队,美国充耳不闻,还准备阻止联合国向卢旺达派出救援团。所有权威媒体选择性忽视卢旺达这场人间惨剧,他们的心思全部放在了波斯尼亚战争上。
对西方国家的最后一丝希望破灭了,卡加梅只能自己带领反抗军,为无辜的图西族谋取一丝生机。他顺着北方一路向前推进,救下了无数濒临死亡的难民,带着大家攻入首都,阻止了这场屠杀。
此时此刻的卢旺达,已经成为一片废墟,逃命的有钱人带走了所有资产,留下的穷苦百姓失去了家庭的顶梁柱和生存的能力。国家的经济严重倒退,通货膨胀了近十倍有余,从大屠杀中幸免于难的人,即便是活着也要随时随地饱受贫困和饥饿的威胁。
生生世世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明白,热爱的家园已经千疮百孔,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做,也不知道刚从何处开始。
宛如天神下凡的卡加梅,成为唯一的希望。
那一刻,所有人都不知道,这个擅长打仗的男人,到底能不能带着大家重新建设家园?
东方古国伸出的援助之手
1994年7月,对于卡加梅而言,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月份,从一个游走于丛山密林中的游击队员,来到了众人瞩目的台前,很多人都认为,总统之位非他莫属了。
然而,卡加梅做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决定。
他从胡图族中挑选了一个温和派精英来担任国家总统,而他自己则是副总统和国防部长。
“为什么要让曾经屠杀过我们的胡图人成为总统?”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卡加梅的决定。
只有少数人知道,图西族和胡图族本来就没有深仇大恨,是因为种种历史原因和侵略者的介入才发展到如今的局面,想要重建家园,就只能选择放下仇恨。
在此之前,卢旺达一直沿用的是种族身份证制度,两个民族之间的证件并不相同,而卡加梅掌握实权后,这项不平等的制度被废除,百姓拿到了统一的居民身份。
这世上再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族群,只有浴火重生的卢旺达人。
为了抚慰严重受创的族人,他把在大屠杀中犯下累累罪行的三百多名主谋者送上审判席,而那些被煽动参与行动的百姓,他选择了原谅。
对腐败问题,他实行“零容忍”政策,对待妇女儿童却给予了如沐春风的关怀。在他的要求下,国家立法机构不仅给卢旺达的女性保留了百分之三十的工作席位,儿童也能够享受到免费义务教育。
解决了民族矛盾和维护政权稳定后,卡加梅开始专注一件事,想要获得其他国家的尊重,一改卢旺达的国际形象,就必须变得强大。
发展经济,成为了卡加梅最看重也是最棘手的一件事。
光靠自己,实在是难以把一个已成为废墟的国家重新扶上正轨,正当卡加梅有些力不从心的时候,善良的中国向他伸出了援手。
纵观两国关系,自1971年双方建交以来,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合作关系。建交四年后,还在艰难发展的中国每年都向卢旺达提供高校奖学金名额,涵盖理工、农学、水利、建筑、化工、纺织等十几个专业。自1982年开始,鉴于非洲医疗条件有限,中国就已经开始向卢旺达不定期派遣医疗队,支持当地医院提升水平。
这一次,在卡加梅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还是中国站了出来。
在这个强有力的外援帮助下,卢旺达究竟会走上一条什么样的重建道路呢?
让孩子去这里定居
1989年,中国人李剑波来到卢旺达,多年后,他成为了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驻扎在卢旺达办事处的主要负责人。
刚来卢旺达的他看到满大街光脚到处走的居民,一瞬间以为自己回到了原始社会,更不幸的是,吃喝居住条件差尚在其次,才来没多久,李剑波就患上疟疾,整整住了一个星期的医院。
好不容易适应了当地的生活,卢旺达的局势开始变得动荡不安。那段时间,李剑波和同事即使是晚上睡觉,都会随身携带着重要物品,只要一有风吹草动立马离开。
再后来,就是令世人惊愕的大屠杀,李剑波在祖国的保护下回到家乡,等乱局平息再度回到卢旺达时,眼前的一切让他陡然生出了绝望的心理。
即便不是自己的国家,看到这样的惨状,也感觉这个地方没希望了。这是李剑波最直观的感受,但庆幸的是,随着卢旺达与中国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这片土地又再度焕发出勃勃生机。
中国有一句老话,要致富先修路。作为“基建狂魔”,我国在卢旺达承建和援建了40个以上的项目,累计修路1200多公里,占卢旺达公路总数量的70%。
我们国家过去的团队,给卢旺达带去的是一整条产业链,提供给他们的服务,诸如铁路基础建设和电力基础建设,几乎是连人带物整体打包过去的。
从首都基加利通往坦桑尼亚的基鲁公路,是中国在卢旺达修建的第一条公路,这条公路长达160公里,竣工已经数十年有余,道路状况仍然十分良好,还享有“非洲样板路”的美名。
无论是医院、体育馆还是其他基础设施,甚至包括火车怎么开,公路怎么修,中国人几乎是手把手倾囊相授,一直到帮助他们有了自己的后续服务团队,才算真正的结束。
除了基础设施建设外,喜欢种地的中国人也把种地技术带去了卢旺达。
2011年,中国援建卢旺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正式落成,我们开始带着当地人开始种蘑菇。蘑菇这种东西,对于之前的卢旺达来说就如同毒药一般的存在,人人谈之色变,但自从中国开始和他们普及蘑菇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后,很多卢旺达妇女变成了种蘑菇的好手,社会地位也随之提高。
越来越多的中国农业专家在卡加梅的邀请下来到卢旺达传授经验,随之而来的是一批批先进的农业机械,咖啡、茶叶、畜牧业和矿产的广泛出口……在中国的帮助下,卡加梅带领着本国群众走上了一条具有卢旺达特色的发展路线。
二十五年时间里,这个国家的GDP整整翻了十三倍,2019年更是以10.9%的惊人增速成为唯一一个GDP增速两位数的国家,一跃变成非洲最有希望的国家。
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居环境也在不断改善,卢旺达成为了整个非洲大陆治安最好的地方之一。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卢旺达再次借鉴中国抗疫经验,在发现首例确诊病例一周后,就实行了严格的封控措施。身处卢旺达的医疗人员多次与中国专家视频连线,请教交流抗疫的经验和具体做法,阻止了疫情在卢旺达大面积扩散,普通群众的生活井然有序。
现在,在东非国家,大家都以成为一个卢旺达人感到自豪,不少早些年援卢的中国人,诸如李剑波这样的“老非洲”,都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来卢旺达生活工作。
从一个人人避之不及的国家,到外国人愿意来这里定居,这或许就是国际社会对这个国家最大的肯定。
参考资料:
海外网:中国人在卢旺达的27年 经历震撼巨变
人民政协网:中国同卢旺达的关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