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幼师如何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

幼师如何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

幼师如何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人们综合素质中的一项重要能力,而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加强对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将会有利于他以后与人们的相处。

人际交往能力是人们综合素质中的一项重要能力,而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加强对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将会有利于他以后与人们的相处。下面是我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幼师如何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文章内容。

幼师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

一、为幼儿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使幼儿感受交往的乐趣

中班幼儿一般是4~5岁的孩子,他们的认知水平和自我意识相比小班而言,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不同幼儿的性格、认识水平不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与人交往的能力也就不同。比如,有的幼儿性格开朗,喜欢和同伴一起玩,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人际交往能力就强,而有的幼儿性格内向、害羞,这就导致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得不到发展,所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多给幼儿创造一些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与人交往的快乐和乐趣,进而变得愿意与人交往、善于与人交往。

如,我们可多开展一些集体活动,如角色扮演活动,主题要选取幼儿感兴趣的,如海宝小超市、乖乖兔病了、今天我是服务员等,让幼儿扮演导购员、顾客、医生、乖乖兔、服务员等角色,这样,我们既能调动幼儿的参与兴趣,使幼儿乐于投入角色的扮演中来,又锻炼了幼儿的沟通能力和与人交往技能,一举多得。

二、加强对幼儿的交往指导,使幼儿掌握人际交往技能

幼儿年龄小,还不具备判断是非的能力,所以,在跟其他小朋友交往时,可能会出现争、抢、打、骂等不良行为,这就要求作为幼儿学习行为指导者的我们加强对幼儿的交往指导,使他们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技能。

比如,我们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合适的表达方式。如,不小心撞到别人时,要说“对不起”;听到别人说“对不起”,自己要说“没关系”;接受了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你”;和同伴、老师分别时,要说“再见”……另外,我们要教给幼儿在与人交往中遇到矛盾和问题时具体的处理方法和措施,如幼儿在玩积木、画板时,如果产生了矛盾,要教导他们绝对不可以攻击对方身体,而是自己做出让步,或者是达成统一意见大家一起玩;或者,我们可以向幼儿提问一些有关与人交往的问题,如“如果你和同伴在玩贴纸时,你们产生了矛盾,同伴生气打了你,你会怎么办呢?”“教室里有一个喜洋洋玩具,你和同伴都非常喜欢,你会怎么做呢?”等等,如果幼儿的回答合情合理,我们要对他们进行及时的鼓励和赞扬,如果想法错误,我们则要作出指出和纠正。总之,我们要教给幼儿正确的与人交往技能,以此促进他们积极情感的发展。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深刻认识到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对幼儿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并积极探索、总结各种符合幼儿认知能力和学习特点的与人交往措施,从而为幼儿一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师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的要点

一、灵活运用各种资源,帮助幼儿建立宽松和谐的同伴关系

同伴之间的交往是社会交往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儿童学习社会交往的初始阶段。怎么利用周围生活中的自然环境来帮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呢?首先,要教给幼儿友好地与同伴交谈,交谈的语调要柔和,能耐心倾听别人的谈话。其次,要让幼儿更多的注意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的长处,而不是总看到别人的缺点,拿别人的缺点来取笑别人。再次,要理解同伴的兴趣和爱好,既能尊重别人的兴趣但又不盲目地听从别人。例如:几个小朋友在一起做游戏,教师可以教幼儿一起商量做什么游戏,怎样做,在游戏中既能积极地提出建议,又能尊重别人的意见,不强迫别人接受或服从自己的意见,最后要教给幼儿和同伴共同分享玩具,有好的玩具大家一起玩,能平等地与他人交往,愉快地与同伴合作。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些自然发生的情景,帮助幼儿寻找游戏伙伴,鼓励幼儿多结交新朋友。比如开辟了“玩具的新家”,发动孩子从家里带来心爱的玩具,利用玩具为幼儿提供交往的机会。在活动中,及时表扬那些主动与同伴一起玩玩具的幼儿,促使幼儿之间建立起平等友好的关系,培养了他们社会交往能力。孩子在入园前一般只限于与家人交往,进入幼儿园后交往范围明显扩大,通过幼儿游戏活动他们可以学会与同伴交往、分享、合作。在幼儿园我们可以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和同伴合作玩”,“别人想玩你的玩具时该怎么办”,“你拿到同伴的玩具时该怎么说”,“你想玩别人的玩具时该怎么说”等话题,让幼儿说自己的想法,从而明白与人相处的方法,如要爱护玩具,不强夺、捣乱等,体验交往的乐趣。

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只有孩子们的内部需要得到了满足,才能快乐地学习。因此以满足孩子的情感为提前设计好教学活动,多采用小组探索、讨论等形式,让孩子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在满足内心情感需要的同时掌握了知识技能。在一次认识蜗牛的活动中,我先将蜗牛这个主题给孩子,提出一些关于蜗牛的问题分支,让孩子们自己分工去寻找关于蜗牛的资料。第二天,我又带孩子去找蜗牛,然后养蜗牛,请孩子们分组观察蜗牛,探索蜗牛的秘密,让孩子在相互的争论、辩论和互助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也许孩子们所找到的知识还不够完整,也许在语言的组织上还不够妥当,但是孩子们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在对蜗牛进行探索和讨论。当他们在一起共同为一个问题寻找到答案的时候,他们学到的就不光是知识,更多的是知道了怎样和自己的同伴交往,怎样快乐地学习,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实现了认知、情感和技能均衡发展的目标。

二、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关注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

性格内向的孩子,他们比其他孩子更会察言观色,更在乎老师对自己的态度。老师的一个友善的微笑、亲切的问候、充满爱意的抚摸都会让他兴奋不已。对待这样的孩子,老师最好蹲下来和他们谈话或交流,首先在视觉上给他平等的感觉,日常活动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尽量采用微笑、点头、肯定性手势、抚摸头、肩膀等身体语言和动作,用充满爱的、鼓励的眼神注视他们,创造较多的语言沟通机会,让这些孩子充分体验到老师的关心、老师的爱。

教师如果注重交往互动的价值,对胆小、内向的幼儿充满爱心、尊重,善于用适当的方法接触和引导他们,实行双向交流沟通。那么,这些孩子对教师也亲近、信服,容易接受教育,敢流露自己的情感、自尊、自信,有一定的创造精神。那些自信心差、胆小畏缩、缺乏上进心的孩子,从老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和每一句话中都感受到了老师的喜欢。

上一篇: 教育机构社会实践的心得体会
下一篇: 社会个案工作核心服务过程模式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