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同伴交往行为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 引言
幼儿同伴交往一直受到我国幼教界的重视。比如《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中提出了对幼儿社会领域的要求,应当愿意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并将指标细致落实到每个年龄段。再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12)中也规定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主要途径,因此幼儿园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充分挖掘利用幼儿与同伴之间的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借鉴朱智贤在《心理学大辞典》中对于同伴交往的解释,综合已有研究,对同伴,同伴交往行为的解释,本研究中的同伴交往行为指的是同伴之间应用语言方式和非语言方式沟通意见,交流思想,表达情感需要的行为。[1]
二、 幼儿同伴交往行为的文献综述
(一)幼儿同伴交往意义的综述
同伴交往是指同伴之间通过接触产生互相影响的过程,同伴交往能帮助幼儿形成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念,筛选从父母那里获得的价值观念,吸收有益的部分,舍弃无用的部分,有利于幼儿摆脱自我中心,增强幼儿的情感支持,促进其亲社会行为、社会交往能力、社会认知等方面的发展。关于同伴交往我国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也有不少探讨幼儿同伴交往意义、作用以及对幼儿发展影响的研究(袁爱玲,1986;张建国,1989;符明弘,左梦兰,1992;杨珠,1995;张文新,1998,等)。张文新、林崇德(1999)研究发现,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与儿童的同伴互动经验有密切的联系,儿童同伴之间的社会互动能促进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王振宇(2004)指出同伴互动(同伴交往)在儿童成长中具有多种功能,包括:(1)帮助发现自我的功能;(2)赋予社会知觉的功能;(3)提供情感支持的功能。[2]
(二)非集体活动中同伴交往行为的发展
幼儿园中非集体活动主要有区域活动和户外自由活动两大类。非集体活动具有活动内容丰富、灵活性强和幼儿比较放松、随意等特点,非集体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自主活动,自由发挥和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幼儿在自主活动中获得更多自由空间的同时也更容易产生冲突。一个幼儿看见自己的同伴将玩具分享给他人,他不一定会这么做;一名幼儿看见同伴打人,自身的攻击性也未必会提高,能否将习得的行为转化为自身的行动,主要取决于强化的作用。如果幼儿在同伴交往中表现的亲社会行为及时得到教师或同伴的表扬,则榜样幼儿的这种行为就会对其他幼儿的行为产生影响。[3]
(三)幼儿的行为特征与同伴交往的关系
关于幼儿的行为特征项目主要有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两大类。前者有友好、帮助、分享、合作、同情、谦让等六项,后者有打人、说难听、抢占玩具、招惹别人、淘闹、引起冲突等六项。[4]拥有积极行为的幼儿大多为受欢迎幼儿 ,受欢迎幼儿大多在交往中表现出友好、积极的交往行为,因而受到大多数同伴的喜爱。被拒绝型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活跃、主动,但经常采取不友好的交往方式,如抢玩具、随意改变游戏规则、推打小朋友等,因而常被同伴排斥、拒绝。被忽视型幼儿在日常生活学习和活动中的表现出友好行为和不友好行为均较少因而既没有多少同伴喜欢他们,也没有什么同伴会很讨厌他们。
三、 结语
过去对于同伴交往的重点在探讨其发生和发展过程和作用。在目前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主要探讨同伴交往的能力及现状和在游戏活动中同伴交往关系的发展较多。这些研究丰富了关于同伴交往、同伴交往关系的内容。
四、 参考文献
[1]郭丽媛. 大班幼儿户外自由活动中同伴交往行为的观察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8.
[2]徐仲卿. 结构游戏中5~6岁幼儿同伴交往行为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3]宫山. 中班幼儿建构区活动同伴交往及培养策略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4]庞丽娟.幼儿同伴社交类型特征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03):19-28.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