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历史辩证唯物主义0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交往和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

【历史辩证唯物主义0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交往和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

【历史辩证唯物主义0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交往和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

"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 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 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 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 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 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 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 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 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 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一)哲学史中的历史观唯心史观 :社会历史看成精神发展史,根本不懂得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也不懂得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唯物史观: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 。(二)社会存在

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1.自然地理环境:

人类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有相联系的自然条件的总和。

一是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源头:自然环境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提供了必要的d自然条件,我们生活和生产中所有的物质材料,无一不是来源于自然环境,人类也是自然环境中的一种。

二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然生态平衡对当下人类的物质生活质量,和物质生产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人类不能竭泽而渔,不为子孙后代考虑,不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考虑。所以,保护生态平衡人类社会活动的主要内容。生态平衡不是孤立的,是同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息息相关的。

2.人口因素:

人口是人类社会一切有生物生命的个人的总构成;包含数量、质量、构成、分布、迁移、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诸多因素,人口的性别平衡、教育质量、居住分布、就业等等,对环境和生产方式起着决定性作用。

3.物质生产方式:

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一是人类物质活动的基础: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是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前提。

二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源头: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社会的结构,决定着经济和政治制度,等一切精神活动。

三是决定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三)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唯物论在历史唯物物主义中的表现),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一)根据数量来分

1.个体意识:是个人在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时,在所处的社会关系中,的经历和地位等等,在自己头脑中的反映,是个体社会实践的产物;

2.群体意识:是群体成员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分工等等,群体共同的意识,是群体实践的产物。

二)根据是否决定阶级划分来分,社会意识可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1.社会心理

以感性为主:是低层次的社会意识,是本能的、自发的、不系统的、不定型的社会意识,表现为人们的感知、情绪、情感、心理、习俗等。

2.社会意识形式:

以理性为主:是更高级的社会意识,是主动自觉的、系统的、理论化的、相对稳定的社会意识,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科学等。

1)意识形态:

是指决定社会阶级层次的部分,反映一定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以及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利益和要求的思想体系, 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 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①政治法律思想

政治思想是人们关于政治的关系、制度和设施的观点、理论的总和,反映着谁是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

法律思想是人们关于法的关系、 制度和设施的观点、理论的总和,反映着阶级层次。

政治法律思想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最直接,集中地反映经济基础和阶级层次的意识形态,是意识形态的核心,对社会意识起到绝对性和全面性作用。

②道德

是社会生活中,人与人,和人与社会,间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这种规范来源于文化的继承,和现实生活中无意识的遵守。规则的维护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惯、教育这些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集体认同,和人格标签。

③艺术

靠塑造生动的形象,去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意识形式,外化人类的精神、情感、愿望和意志。观众再用审美的标准,在头脑中,重新把握和再现生动的社会生活,并用美的感染力来影响人们社会生活。

④宗教

在一定的社会存在下,产生的社会关系中,一部分人处于被压迫的阶级,对现实生活的悲观无奈,为了逃避这种悲观的痛苦感受,将自己的身心寄托在一个虚幻的精神世界里,达到精神的解脱,以适应在现实世界中被压迫的存在状态。这一点也被统治阶级利用,从精神上来压迫和麻痹被统治阶级,使得他们放弃思考,甘愿被奴役,因此宗教也长期被政治利用。随着历史的发展,宗教已经极具系统化和丰富性,宗教的教义也相对完备自洽,对信奉者更富有控制性,宗教也体现和渗透在政治、经济、文化、精神的方方面面。

⑤哲学

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有系统化、理论化的特点。哲学是一种思辨的社会意识,会间接、抽象的反映社会存在。

2) 非意识形态:

是社会意识形式中,不反映有社会经济关系,和政治制度的性质,不代表特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部分。例如:数学、化学等自然科学;文学小说、市场营销、语言学,形式逻辑等等。

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的辩证统一

社会意识形态以感性的社会心理为基础,并对社会心理起指导和影响作用。

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反映社会存在的方面不同、方式不同,作用也不同。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

(四)两者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客观来源, 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反映。最早的原始人类活动的内容中,社会存在占据大部分,在社会活动中,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丰富,生产方式越来越先进,物质生活资料越来越丰富,伴随着语言的出现,人类有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人的意识活动逐步摆脱了具体的实践活动,纯粹的思维方面,构造人神学、道德、理论、制度,也用这些精神创造反向改造世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类的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存在,也指导着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也具有部分的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是指社会意识在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自身因为其具有足够的丰富性,也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主要表现在:

一是不同步性: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不是同步的,有时候社会意识在前,能够极大的社会存在中的生产发展,和丰富生活活动,有时候社会存在落后与社会意识,就会阻碍生产力发展,严重时候会出现暴力革命,以打破就的社会意识中的生产关系,建立符合新生产力的生产关系。

二是历史性:

社会生活和生产都有其历史性,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也具有其历史性,社会意识中的各种形式,随着历史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这种系统性不是一朝建成的,是由随着历史的发展,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种形成的,具有继承性和批判性,社会意识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三是反作用:

有时候,社会意识会反作用社会存在,促进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这充分说明了社会意识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社会意识能指导社会存在,思想本身不能自动促进生产水平,最终都需要通过实践来实现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五)两者辩证统一的意义对马克思主义原理本身的意义:

一是“社会存在第一性原理”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观,驳斥了历史唯心主义观;

二是“两个划分”:根据社会存在的第一性原理,划分出了经济生活是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基础;并从社会关系中划分出了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础;

三是“两个归结”:根据社会关系的核心归结于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归结与生产力发展。

对我国改革和发展顶层设计的意义:

改革和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方针政策,必须从社会存在出发,也就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出发,进而就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

(六)文化是社会意识的关系文化是社会意识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蕴含着人类的思想智慧、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标签,是认同感和凝聚力的来源。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第一,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文化必然包含着对现实社会的评判,能指引我们那些是正确的,那些是错误的。另外我们也现实社会的发展为基础,以传统文化为对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第二,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中国人从古至今的发展中,遇到了无数的艰难坎坷,前人克服这些艰难坎坷的过程中,就体现了我们这个民族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

第三,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历史发展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各种方式智慧的解决了,这些智慧就为我们提供了借鉴的来源。

第四,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量。每个文化群里,都有不同的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和风俗习惯,这些就是一个民族的标签,和认同感,这些文化,就为我们的民族和社会发展提供团结的基础,和凝聚的力量。

第五,哲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文化群里思考问题的底层逻辑,这种底层逻辑会影响并指导我们在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有所发展和创新。

二、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决定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进而决定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生产力:

人类吃穿住行一切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具有现实存在性。

一是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生产工具。

二是劳动对象,一切需要通过人类劳动后就能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

三是劳动者,能把经验、知识、技能通过劳动资料,运用与劳动对象的人。

四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关系:

马克思指出:“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

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家庭、宗教、个人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都受其支配和制约。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公有制和私有制。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具有支配和决定性作用

①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马克思所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以小作坊为主,还是很发达以工业化为主,这种生产方式,对应的就是其生产关系。

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力发展了,对应的生产方式可能需要大规模的产业工人,这时候生产关系必定要发生变化。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① 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②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适应和不适应,有全部的适应和不适应,也有局部的适应和不适应,全部的不适应必定对应着全面的矛盾激化,部分的不适应,主要看这个部分的性质,是否会主要的阻碍生产力发展,如果这个部分的因素无关痛痒,不带有关键性和牵扯全部性的就可以通过相对和谐的变革实现。总之,看这种适应和不适应的程度,来决定两者的矛盾发展程度。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马克思把社会比喻为一座大厦,把社会关系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是指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①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

②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

经济体制是社会保证经济运行的制度,是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上层建筑

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

①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②政治上层建筑: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行政制度、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 形态和设施。

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是:

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一种现实力量,制约着人们的思、生活、文化等方方面面。政治上层建筑居于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

国家政权

国家的产生: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目的是为了维持统治的利益和地位,以及在这个基础上的社会运转秩序。

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

国家是一种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的有组织的力量。作为政治统治亦即阶级统治,国家是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但“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

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

国家的产生和存在过程, 是与社会管理职能的独立化过程并行不悖的。当国家成为政治统治的工具时,实际已经在起着管理社会生活的作用;当国家在管理社会生活时,并没有失去其阶级统治的性质。国家的对内、对外职能都是如此。只是经过无产阶级专政这种过渡形态,随着阶级消亡,国家才将“迄今所夺去的一 切力量,归还给社会机体”。国家和社会完全统一之日,也就是国家消 亡之时。国家的消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国体和政体

马克思主义依据国家的性质和政权的组织形式,相应地将国家分为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

国体

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政体

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也就是政权构成形式, 表明统治阶级釆取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实现自己的统治。

一般来说,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于国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并对保证国 家的性质起重要作用。但是,国体和政体的关系也有复杂的情形,同一国体的国家可能采取不同的政体,而不同国体的国家又可能采取相同的政体。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的性质,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巩固和发展,需要的政治、思想、法律等条件。。

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上层建筑引导、巩固、服务自己的经济基础,只有如此,才能确立、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统治阶级利用自己的统治地位,通过国家行政和意识形态的力量,排除不同势力和思想,维护自己在经济基础上的利益和地位。

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有两种结果:能够变革、引导经济基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够变革、引导经济基础,促进就会阻碍生产力发展。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

1. 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上层建筑的不完善部分、没有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部分都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

2. 在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中,矛盾更为复杂,主要表现在: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同旧上层建筑的 残余、未来上层建筑的萌芽之间的矛盾,新旧上层建筑之间、新旧经济基 础之间的矛盾等。

3. 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时,上层建筑是众人皆知的不完善的,谦虚的上层建筑,能够变革、引导经济基础,促进生产力发展;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没落时期时,上层建筑是基本完善的,是难以看清不完善的,是骄傲的,僵化的,不能够变革、引导经济基础,阻碍生产力发展,其矛盾就变为对抗性的矛盾和全局性的矛盾。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能够巩固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就是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这些物质利益,需要通过对上层建筑的改革,进而通过完善法律,依法保护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

三、人类普遍交往与世界历史的形成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 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一)交往及其作用交往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是不同人群、阶级、国家之间的交往,交往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力的发展,给人类提供了交往的物质基础,交往的频繁和扩大,又促进了不同地区的生产力发展。

交往有物质的交往和精神的交往,物质的交往以商品的交换为主,精神的交往是思想、感情、意识、文化等方面的交往。

交往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认识生产实践的主体,通过交往,对劳动实践认识的交往,使得劳动实践认识更为丰富,促进生产力。同时通过交往,人们形成了各种生产关系,这种有组织的生产,也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第二,促进社会关系的进步。

人们的交往是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动力,通过交往形成了更丰富的文化、风俗、生活习惯,以及经济形态和政治形态,意识形态,法律思想等更高级的社会关系。

第三,促进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不同文化的交往,互相丰富,互相影响。

第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最根本的需求就是交往,通过交往生产力发展起来,生产关系丰富起来,人的精神、思想、文化方方面面无一不是通过交往来实现的。

(二)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唯物史观的世界历史观:地域史和世界史的关系,人类历史,最早是由孤立的小群里——部落,不断融合壮大,最后到小国家,再到大国家,到现在的世界历史。以往是孤立的,不联系的,随着交往的增多,从地域史转变成了世界史。产生这种融合和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可以把地域史到世界史的转变,看作是一个大的生产关系。这种历史的转变是由生产力的发展促成了,又反作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对于落后地区,因为这种交往,有了学习的对象。对于先进地区,提供了更丰富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和生产对象,也是市场更为庞大,推动了规模化生产。同时也推动这各个社会形态的更替。以上,这种交往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普遍性。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两种或多种人群和国家的交往,以及交往的内容,交往的过程,交往的形式等等,这种交往又有不同的形式,这体现着交往的特殊性。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促使了社会形态更替,这是对整个社会系统的宏观的认识,是社会发展的普遍性;更具体的认识,就是社会更替的具体表现,核心就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在具体的表现是丰富、复杂的,根据各种表现的特殊性进行归类,就会把社会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一) 社会形态的内涵社会形态的定义:是指生产力为社会活动提供了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这种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组成了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就是二者的统一和总和。这种总和和统一的系统就是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的内容:社会形态包含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三种。最基础的就是经济形态,因为经济形态反映了经济基础,经济形态需要政治制度来保障,进而有了对应的政治形态,意识形态则是全社会对这种经济形态的态度。(二)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性:(统一性或者同一性或者一致性是指——矛盾双方在统一系统内,具有相互依存和相互转换的关系。)

从没有阶级的原始社会到没有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个发展过程的根本动力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根据生产关系的不同形态,社会形态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也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即在同一个社会发展系统内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

相互依存:原始社会这个定义的存在,是因为有其他社会形态的存在而存在的。其他社会形态的存在也是因为其他四个社会形态的存在而存在。

相互转化: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弱,生产关系没有阶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劳动剩余,阶级随之出现,这种根本矛盾的发展,为相对更先进的奴隶制社会的出现提供了基础,依次规律,出现了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多样性:

旧的社会形态根据社会发展的规律,必然向前发展,但在一个阶段,可能处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社会形态共存;也可能出现跨越式的更替;以及一种社会形态的长期停滞;还有一种社会形态不断完善打补丁以延缓更替的时间。(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斗争,随着矛盾的升级,更替必然发生,这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人类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

第一,社会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其前进的必然性,这是人类历史选择的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第二,人作为社会形态更替这一实践活动的主体,针对这个实践活动的客体,具有主观能动性,所以这也是人类在社会形态发展规律的范围内选择的结果。

第三,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选择的结果,英雄的个人,必须借助人民的力量,才能完成这一伟大更替,只有他的选择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才会在他的带领下,团结一致,对社会形态的更替进行各种形式的实践。(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跨越性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以下性质:

前进性:社会形态的更替按照五种社会形态总是向前发展的,这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的社会形态发展基本规律;

曲折性:旧的社会形态发展到新的社会形态,是因为旧的社会形态中有阻碍社会前进的落后因素,这种因素不会自然消亡,只有因为这种落后因素直接或者间接的阶级,以各种形式与其斗争,斗争的过程中有暴力的或者非暴力的,有时候条件不够成熟,还会有倒退和反复,或者因为对斗争的规律认识不足和错误,导致斗争的停滞,这一过程是残酷的,曲折的。

跨越性:社会形态更替,并不是从条件相对具备的社会形态,向下一个社会形态更替,而是却决于矛盾的性质,当旧社会形态内部的矛盾已经无法调和了,矛盾升级了,这种巨大的矛盾,会产生巨大的动力,推动社会跨越式的更替更新的社会形态。例如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没有在封建制度相对完善的中国发生,而是在奴隶制比较发达的欧洲出现,社会主义的出现,没有在资本主义发达的欧洲出现,而在封建制度发达的中国出现了。

上一篇: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
下一篇: 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原则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