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跟谁姓关于女性争论为什么现代社会大多数孩子要随父亲姓?
关于这个话题,其实网上已经有很多文章进行相关客观公正的解释与合理的论据佐证,我这边转载一部分材料与文章+加上个人一些见解,个人觉得有必要就这种情况给广大男同胞一种合理公正的认知,以后跟女性朋友讨论时,也是有理有据的,可以先讲述相关道理,站在道义的至高点的。同时也可以展现男性的素养,好了,废话不多说的,广大读者可以往下看的:
▲理由一:从社会准则来说(部分内容搞自笑寒娱乐乐园)
孩子为什么要随父姓?父姓制度的起源,是孩子归属权的平衡。
从那些从事“亲子鉴定师”行业的人的看来,为什么要进行鉴定,还不是争的是孩子的归属权。虽然“亲子鉴定师”人称“婚姻破坏者”,但一些DNA亲子鉴定师,在职期间,曾透露这么多年来,经历了将近上万个委托,其中“非亲生”的概率在26%~28%,也就是说,有3~4K位男性朋友因为他的检测结果,逃离了“喜当爹”的命运。
在DNA鉴定技术出来之前,关于孩子是谁的这个问题上,男女是不平等的,而且是女性欺负男性的,因为孩子一定是母亲亲生的,但男人并不知道孩子是不是自己的。
6000年前的母系社会-半坡遗址
6000年前的母系社会-半坡遗址
在母系社会的群婚制度下,男人不在乎孩子是谁的,因为他们根本不理解孩子居然和男人有关系,男人们只需要关心孩子是不是属于一个族群的,那个时候,孩子随母姓仅仅是为了方便归类。
后来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发展出了相对固定的婚配制度,以人力为生产力的劳作机制下,男人显然比女人更有体力优势,于是母系社会被颠覆,男权主义崛起。男人无法确定孩子是不是自己的,但他们希望别人知道孩子是自己的,那怎么办?给孩子打上一个专属标志就是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随父姓是男女对孩子归属不平等的补偿。
随父姓
现实的案例案例就是鲜明的佐证此例子:
一对新婚夫妇因为孩子跟谁姓而对簿公堂,在孩子还没满月的时候就离婚了,还上了热搜。现在,人们的观念越来越开明了,男女平等的观念更不是什么新鲜事,技术上也解决孩子宗属的问题,可为什么“孩子随母姓”这样的事情,仍然能一次次家庭争执呢?
田园女权首先想到的是:这是男权至上,无理霸道,不尊重女性,这一定是男人们在维护男权主义;但这些田园女权没能理解这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在当今社会,很大程度上因为潜在社会准则作用力影响 , 孩子随母姓会让男方及其家庭难堪,这很好理解,就像上门女婿总会被带上有色眼光看待一样。
社会准则
然而事情真的不是那么简单。
在经济学里面有个词,叫“社会准则”,社会准则有两个形成的条件:
(1)大多数人都在跟着这个社会准则在做
(2)大多数人觉得这么做是对的。
只要满足了以上两个条件,一个社会准则就形成了。
请注意,社会准则的形成不需要任何的逻辑和理由,即使一件事现在看起来丝毫没有逻辑,它也可能成为一个社会准则。一个社会准则或者说社会习惯一旦形成了,违背它就需要付出成本。有时候成本甚至会很高。
这些成本不一定是钱,有可能是来自于他人的压力,不满甚至伤害等等。而“随父姓”就是一个社会准则。至少在2021的当下,它依旧保留上面提到的两个形成要素:大多数人是这样做的,并且大多数人觉得这样做是对的。
回到最初的问题上来,孩子可以随母姓吗?可以,即便是法律也明确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
而问题在于,当孩子随母姓的话,就违反了上述的社会准则,违反这个准则就要付出成本。当你做出孩子随母姓的决定的时候,请考虑以下两个成本。
从家庭内部来说:
孩子是经过母亲十月怀胎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母亲对孩子的爱,那是刻画在基因和内分泌中的先天情感。但相比之下,父亲对孩子的情感多是后天培养而来的。感情这件事情被许多因素左右,跟谁姓也是很重要的一环,作为一个母亲不会因为孩子跟不跟自己姓而更爱孩子,但是除了母亲之外,其他后天的情感包括父亲、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都会因为孩子姓什么产生不同程度的爱。
有一个女性朋友就经常跟我吐槽这一点,父亲是上门女婿,大弟弟随母姓,而她和小弟弟则随父姓。
在她的成长历程中饱受坎坷,父母是公平的,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则不然,打小时候开始,爷爷(妈妈的父亲)就独宠随他姓大弟弟,小到一颗糖果、大到身后遗产都只给这个弟弟,她和小弟弟在外公外婆(父亲的父母)那却并没有因为同姓而被充,反而被处处嫌弃。
上面说的社会准则导致孩子不随父姓会遇到许多特殊情况,这并不单单包括成人世界里面的议论,还会包括孩子之间,同学间会追问他为什么,是不是父亲在家里没地位,又或者是父母离婚了。
鸟笼效应
这些方方面面的事情,或许会引发心理学上的“鸟笼效应”。这里有个著名的故事。
1907年的时候,心理学家詹姆斯和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进行了一场打赌,詹姆斯说自己有一个方法可以让根本不喜欢小鸟的卡尔森养一只小鸟,卡尔森欣然接受。
几天后卡尔森过生日,詹姆斯给他送了一只精致漂亮的鸟笼,卡尔森自然知道詹姆斯打什么算盘,但也不以为意,他说:“即使你给我鸟笼,我还是不会养鸟,我只当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艺品。 你和我打赌,你会输的。”但是没过多久,卡尔森就认输了,他买了一只鸟放进鸟笼里,过起了遛鸟的生活。因为自从有了那个鸟笼,只要家里来客人,看到鸟笼都会问他:“你养的鸟去哪里了?是飞走了吗?”卡尔森只要一次次向客人解释鸟笼是朋友送的。
然而每次卡尔森解释完后,客人都会投来不信任的目光,无奈之下,卡尔森只好买了一只鸟。所以,你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当孩子被同学一次次质疑自己姓氏问题的时候,他是不是会因此在心理上设下了一个父母关系不好的“鸟笼”?又或者孩子的父亲在面对外界的质疑时,对孩子的身世产生疑惑而后悔当初的选择?
既然有一些社会准则不公平,有没有可能改变呢?
当然可以改变。但是社会准则的改变往往用一定的牺牲和成本换的,而且有一定的滞后性。换句话说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现在在争取冠姓权的女性,或者坚持不给彩礼的男性,往往都是要担负成本的一批人,真正获益的不是他们自己,而是后代的女人或者男人们。
回到最初的问题,孩子不一定要随父姓,但是不随父姓很可能会担负(不需要逻辑的)社会准则带来的额外成本。姓氏的父系继承制是使父亲确认自己的父权的另一种社会制度。它告诉父亲们(如果社会制度也有声带的话)”这个婴儿真的是你的孩子,因为他随你的姓!”
从世界上一些范围上来看,包括你们所认为高度文明与发达的欧美国家,也存在这种情况。
俄罗斯人更甚,他们让所有的子女——不论是儿子还是女儿——中间名和姓氏都要随父亲。
(再插一段,随父姓父系家族管理的一部分,也是孩子从父姓其实是为了规定孩子的权利和义务指向父系家族。孩子的姓氏标明他具有哪个家族遗产的继承权,对哪个家族的事务有责任和义务。自姓氏与文字诞生以来,随父姓的习俗便根植于各民族的文化体系中,就如同婚姻是私有财产的联姻一样。而主张随母姓的,绝大部分是因为一些名门望族的父亲只有女儿,为了不绝嗣,要求随母姓,俗称倒插门。所以跟谁姓都是承认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习俗,和男女平等无关。)
这个观点与我以前所从事的工作得到的感想十分映证与契合,我以前是是在私立民营医院工作(俗称莆田系),那时候工作地点是在深圳宝安区,2010年的时候,我进入这行还比较晚,那时候妇科门诊就主推女性相疾病推广,其中处女膜修补就是重推的版块,利润高手术风险低,何乐而不为,那时候我跟化验室妹子还比较熟,门诊管理也不是很规范,经常没事串门,看到检验本上的姓名与症证,做处女膜修补手术的居然有这么多。
但随着的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就少了很多,说明人们对婚前是否处女的概念已经淡化了很多,对女性这方面的包容性也宽广了很多,放到20多年前,几乎不敢想像,那时候女性婚前发生性关系,是要被全村人鄙夷与歧视的,父母都是被戳脊梁骨的,在人前人后是抬不起头的。但后来,现在做处女膜修补手术去保持贞洁去迎合结婚对象的处女情节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少了,现在的人也习以为常,婚前性行为也渐渐的变得不那是那么的介意!
▲理由二:从遗传学角度来说
研究出人类共有23对(46条)染色体,其中X、Y各一条,决定生男还是生女。男人精子中,一半含X,一半含Y;女人的卵子不含Y,只有X。当精子中的X遇到卵子中的X,组成新的染色体XX,就生女儿;当精子中的Y与卵子中的X相遇,组成XY,就生儿子。当这个男孩再生男孩时,一定是这个Y再被选中,与另一个卵子中的X结合。除极个别情况外,如果一个家族一直有男根诞生,那么这个家族的染色体Y就一直传下来了,而且是同一条祖先染色体的复制品。
人体其他的45条染色体在一代代繁殖过程中,反复打乱重组,加上配偶的染色体不断补充进来,造成基因逐渐“稀释”。比如,儿辈只继承父母基因的1/2,孙辈只继承儿辈基因的1/2。10代以后,只保留祖先的1/1024。祖先的X基因越来越少,最终近乎于无。但是除极少数突变外,Y染色体却无法“稀释”,始终随着这个家族的男性成员一直延续下去。
从Y染色体的承载来说,中国人小孩和父亲姓的传统有着朴素的科学依据。中国人在5000多年前的周朝,就用“姓”给自己的家族命名。标识自己,区别他人,给家族打上染色体Y的标记,避免近亲繁殖。
生物遗传▲理由三:从社会形态与根本属性来说
说一个不好听的话,让广大女性很不满的一点,那就是因为父系社会,男人掌管着这个世界,处于强势地位,如果女人掌握世界大权,那经过一代一代女性掌权人士的推动,我相信以母亲为姓,也是很有可能的。
总结:如何改变现状与社会准则,笔者有一些浅见
现代女性可以大致分为几大类:
1.有思想开明的、与时俱进;
2.有那种伪装开明的、有愚昧无知的女性;
3.还有旧时代女性;
4.还有其他随波逐流的女性;
5.等等其他;
因此女性内部首先要统一战线,积极开明理智的女性要传播正面有效和谐的女权思想,改变社会中那些落后无知的人群,使愚昧无知的女性变得开明理解相信,要大力打击那些伪装开明的女性,却以此来谋利的女性、要引导那些旧时代的女性,扶持与帮助那些随波逐流的女性,建立她们自信心、自尊心与自爱心,同时真正女性人权觉醒者要团结那些积极开明的男性,斥责那些真正的男性人渣,理解一般的普通男性,这样不断扩大统一战线,才是真正从根源营造良好的社会规则与氛围,否则就是事半功倍。
过分强调男女对立,我觉得是不好的,也会造成一种错觉,让一些普通男性认为,你们女人是想翻身,骑在我头上拉屎呀!这样的是不好的,男女协调、阴阳各谐才是万物运行的规律,不是一个阶级对另外一阶级的打压这种极端对立的情况!
愚公移山展望:笔者的观点与想法
在不影响家庭和谐的,以及尊重社会大趋势情况下,不管是孩子随母姓或是父姓,都是双方共同协调、共同谅解的情况决定的,个人认为这是有助于推动男女平等的事情,虽然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但愚公移山的事情告诉我们,几代人的努力,没有搬不动的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