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紧急插播:日本神奈川残障人士大量被杀事件

紧急插播:日本神奈川残障人士大量被杀事件

紧急插播:日本神奈川残障人士大量被杀事件各位读者大家好,想必大家都已经听说了日本今天凌晨出现的这起恶性事件:2016年7月26日凌晨,一名男青年闯入了东京临近的神奈川县一所残障人士收容设施

各位读者大家好,想必大家都已经听说了日本今天凌晨出现的这起恶性事件:2016年7月26日凌晨,一名男青年闯入了东京临近的神奈川县一所残障人士收容设施,并杀死及刺伤超过40名残障人士。

尽管事件的真实面目还在调查中,但凭借目前已知的资料和信息,我还是在这里帮助大家梳理一下(截至目前的)部分情况。

1. 残障人士收容设施

事件发生在神奈川县相模原市,与东京西部仅有一河之隔。人口72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200人,属于首都周边的人口稠密地区之一。

人士残障社会问题怎么解决_残疾人社会问题_残障人士的社会问题

事件的发生地在相模原市的「津久井山百合园」这所残障人士收容所内。该设施占地3万平方米,残障人士根据其残障程度,分配在东楼和西楼居住。院内有游泳池和花园、体育馆,以及集体活动区域,硬件条件非常好。

人士残障社会问题怎么解决_残障人士的社会问题_残疾人社会问题

然而,这所残障人士收容设施,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种仅仅收容肢体、器官有残疾的残疾人,而是一所收容「高度行为障碍 ( Strong Behavioral Disorder, SBD)」人士为目的的收容设施。

高度行为障碍人士,行为往往带有「直接攻击性(咬人、抓伤、头撞等等)」、「间接攻击性(破坏他人睡眠,加重偏执症状等等)」、「自杀或自我伤害」等特征,常见于自闭症、智力障碍、精神衰弱以及精神病患者。因为这些SBD人群的精神极度不稳定且不受控制,所以他们出现攻击性行为的频度要远远超过一般人的想象。

换句话说,这里其实相当于我们平时口中说的「疯人院」。在这样的设施中工作的人们,承受到的精神压力之大也是可想而知的。

另外一方面,尽管日本的福利政策承担了这些残障人士的全部生活开销,但同时,设施的工作人员们还要承受相当之大的来自残障人士家属的压力,尤其是在生活方面给予特殊照顾等等的要求。因为日本的看护行业人手本身就相当不足,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不断加剧,进入养老、残障看护设施的人口越来越多,看护行业的工作强度也非常令人堪忧。

2. 作案者

作案者是一名26岁男青年,名叫植松圣(Uematsu Satoshi),出生于1990年。不是穆斯林,抱歉让知乎上的无脑人士失望了。

残障人士的社会问题_残疾人社会问题_人士残障社会问题怎么解决

残障人士的社会问题_人士残障社会问题怎么解决_残疾人社会问题

植松圣是土生土长的相模原人,家里离案发的收容设施不足500米。他毕业于帝京大学,从小受到作为小学教师的父亲的影响,一直立志成为一名教师。而在他2012年大学毕业之后,教师资格考试落榜,失意的他便进入了这所「山百合园」开始了临时工的工作,时间是2012年12月。

2013年4月,因为工作表现良好,植松圣被录取为正式职员。直到2016年2月被劝退之前,他在这所收容设施已经工作了39个月。

残疾人社会问题_人士残障社会问题怎么解决_残障人士的社会问题

3. 作案手法及经过

26日凌晨2时20分许,植松圣穿着黑色T恤和黑裤子,从家里出发开车前往山百合园。在现场发现了一块被敲碎的玻璃,以及遗留在现场的锤子,据推测植松是用锤子敲破玻璃后潜入了设施内部。

根据山百合园设施的管理规定,每天晚上园内都会留有八名工作人员和一名警卫值守,而园内长期收容的残障人士人数147人。植松圣潜入的是以老年痴呆症和行动不便残障人为主的东楼,一层全部为女性看护房,二层则分为男性区域和女性区域。植松使用了菜刀、匕首等工具,采取割喉的方式,对躺在病床上还在睡梦之中的残障人们进行了杀害。由于他之前在这里工作过,所以房间的地形非常熟悉,作案过程也相当顺利。

残障人士的社会问题_残疾人社会问题_人士残障社会问题怎么解决

截至目前,死亡人数19名,轻重伤人数20名。其中最小的受害者年仅19岁。

凌晨3点左右,植松圣带着作案使用的4把刀具来到警察局自首,对杀人事实供认不讳。警方随即立刻赶往现场。

人士残障社会问题怎么解决_残疾人社会问题_残障人士的社会问题

人士残障社会问题怎么解决_残障人士的社会问题_残疾人社会问题

而植松圣在作案之前半个小时,26日凌晨1点50分,发出的一条 twitter 让人感觉他的精神状况很成问题:

残疾人社会问题_残障人士的社会问题_人士残障社会问题怎么解决

「愿世界和平。大美日本!!!!!」

很是有点儿小粉红呢。

4. 作案者的精神状况以及可疑背景

在看到这一惨案发生的过程中,有一个事情格外引人注意,那就是植松圣在2016年2月被劝退的经过。

2016年2月,植松圣给日本众议院议长大岛理森写了一封信,信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

残障人士的社会问题_残疾人社会问题_人士残障社会问题怎么解决

「我认为应当杀死470名残障人士。」

「看到一起工作的年轻人,大家都很辛苦,而且活得也很迷茫,认为活着没有价值。」

「残障人士和他们的家人也很痛苦,同时这给社会也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如果不能痛下决心,让人类社会抛弃残障者的话,那么将会使世界经济走向崩溃,最终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

这封信随后被追查到植松圣所工作的山百合园。设施管理方在跟本人面谈后,提出他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观已经无法胜任这份需要照顾弱者的工作,便让他主动提出辞职。

辞职后的第二天,2月19日,植松在自己的 twitter 上写到:「大麻其实也不怎么危险嘛...」当天神奈川县警接到报案,称「植松圣可能会在近期伤害别人」,于是前往他的家中将其控制。在第二天警方对其进行了尿检,查出了大麻阳性反应,随即被送往医院进行精神鉴定。

医生在2月20日给出的诊断是「短期精神失调」,要求入院治疗2个月。然而在12天后3月2日,医院方在重新评估植松的精神状况时,认为他的偏执症状已经消失,准许出院。

释放回家的植松无所事事。邻居曾经看到他在门口的街道上铺上塑料布,然后近乎全裸地在街上晒日光浴。女朋友也在这一时期跟他分手。

今年7月23日,植松圣在 twitter 写到,「慕尼黑出了枪击案。如果要是玩具枪就好了,多好玩啊」。

7月25日,邻居看到警车在植松圣的家附近停靠,有警察在询问附近的人是否知道他的行踪。目前尚不知道警方当时的行动是出于什么原因。

而根据植松的前同事们透露,事实上早在2015年,植松圣便在工作中吐露出了一些危险的言论,例如:

人士残障社会问题怎么解决_残疾人社会问题_残障人士的社会问题

「残障人士死了才好呢,这样家里人也轻松点。」

残疾人社会问题_残障人士的社会问题_人士残障社会问题怎么解决

「明年10月前我要杀600人,先从自己的这所设施下手。」

残疾人社会问题_人士残障社会问题怎么解决_残障人士的社会问题

「给残障人士一个可以安乐死的世界。」

然而他口口声声所说的「安乐死」,其实就是拿刀子去抹别人的脖子吗?

另外一个事情,虽然可能跟本案没有关系,但植松圣的后背上有一个巨大的纹身图案:

残疾人社会问题_人士残障社会问题怎么解决_残障人士的社会问题

图案的构成上,从「福面」里面露出的「夜叉」,似乎是在说明「拨开伪善的面具来露出真实而恐怖的想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植松圣应当是一个自我暗示非常强的人。

关于「自我暗示」是什么,请去问还在非洲看大鱼狗的Rita,她讲的心理学连我都能听懂。

5. 同一设施发生的另一起死亡事件

2004年,同样在这所设施中,也发生了一起可疑的死亡事件。

一位长期在这里收容的56岁女性,因为受到便秘的困扰,便向设施中的工作人员求诊。工作人员给了她一些2.5%的盐卤溶液,可以治疗便秘。但几天之后,该女性被发现心脏衰竭死亡。调查后发现,该设施的工作人员误将未经稀释的盐卤装入了饮料瓶,并且放进了冰箱。随后这瓶盐卤便被患者误饮,发生了这起悲剧。

然而未经稀释的盐卤和2.5%的溶液,这样不同的液体也可以轻易搞混,甚至没有标签管理,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6. 可能的作案动机推测

尽管到目前为止,植松圣还没有吐露自己的作案动机——甚至就算他吐露了,我们也无法判别是否真实。但有几种方向,我认为是有一定的可能性以及合理性的。包括我的一些解读和批判,就列在这里给大家评判吧:

a. 因被辞退而怀恨在心

植松圣被辞退这件事,我认为他确实有一定的心有不甘。尽管他在工作中有各种不如意,但辞退他这件事情,直接导致了他被警方拘捕,被发现吸食毒品,被女朋友分手等等,都可能让他把怒气发泄到全部麻烦的「根源」上:山百合园收容设施。

然而从另外的意义上讲,植松圣对这份工作并谈不上热爱,所以如果去报复的话,他去选择直接在园内放火、伤害工作人员之类的,可能会更符合他的行为。把收容人员列为报复对象,似乎不太说的通。

b. 报复社会

植松圣报复社会的动机是否存在,我觉得是个很大的问题。一般的反社会行为中,加害者的智商低下,日常的暴力行为等等都是明显的特征。而在这起事件里,植松圣显然不符合这些特点,而且在他的信件中,也似乎表现出了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因此用「疯子报复社会」这样简单的答案来总结这件事,是没有什么逻辑的。

c. 「我这是为你好」

「我这是为你好」这种事情我们在生活中屡见不鲜,我就不用举例了。我在跟Rita聊天时会聊到这个话题,并且都认为这是一种「无法认清自我边界」的行为,而且非常危险。

危险的原因在于,有这样思维的人,会用自己的价值观把「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强加于人,甚至在明显对对方客观有害的情况下,也会将其付诸实施。在「黑暗三要素理论」中,自我意识和马基雅维利主义过强的人,往往会做出这样的行为。

尽管我们对植松圣这个人了解还不多,但从他的一些行为和言论中,其实我们可以察觉到一些与之相关的细节。

d. 骗保险

骗保险这件事,就很危险了。我其实在日本的事件评论中没有看到太多相关的信息,但在知乎上却有人首先提出了「跟家属平分保险金」的做法。

我认为有这样思维的人也应该小心自己的行为,不要做出有违人伦世理的事情。

e. 自我实现

关于自我实现这个部分,我想说的是,因为对案件本身的过程看起来,植松圣作案思维缜密并且有条不紊,在犯行前半个小时还可以发 twitter 。甚至联系到之前他的一些行为中都掺杂着我们常理中无法接受的「怪行」,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他是一个漠视社会规则和权威的人。

但是请注意,这并不是说他的思维有多么宽阔或者多有创新能力,而是说他可能是个潜在的高功能反社会分子(High-functioning Sociopath)。

人士残障社会问题怎么解决_残疾人社会问题_残障人士的社会问题

或者说,他可能并不是那么高功能,但是在他接触的信息和事件之中,甚至是在给残障人士服务的过程中,他潜移默化地把自己放在了一个「支配者」的地位上。并且因为自己相对于周围的人更为健全,更加深了他的这种统治者思维。所以他会嫌弃这些残障人士,并且觉得自己有必要把他们除掉。

而当他被勒令辞职离开设施之后,他心里的失落感,如果我们之前的假设是正确的话,我想应该是相当巨大的。从他的言论中,我并没有看出他对于照顾残障人士本身有多么嫌弃——并没有像常见的那些牢骚,嫌脏嫌累——而是更多地关注在精神层面的追求:照顾这些人有没有意义,同僚们有没有希望,社会有没有未来。所以从这些角度出发去考虑残障人士收容,也就不难得出,他会做出「替这些人决定生死」的行为了。

但以上的作案动机其实也都是我的推测,是否正确,让我们期待审讯中更多的细节。

下次我们照常更新「御殿场事件(2)」,来看看在这起轮奸未遂的案件中,究竟警方是如何编造冤案的,而那位号称被害的少女,又干了哪些见不得人的事情。敬请期待。

上一篇: 让“一只鞋计划”成精准消费的标配
下一篇: 田园女权思想一:无理、无协调蛮横争夺孩子“冠名权”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