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第二章、人性的形成与完善

第二章、人性的形成与完善

第二章、人性的形成与完善第二章、人性的形成与完善相信正常的人听到“北大学子弑母案”、“重庆亲父弑子女案”,第一反应都会说“不是人”、“没人性”。可以说,正常人的意识中都

第二章、人性的形成与完善

相信正常的人听到“北大学子弑母案”、“重庆亲父弑子女案”,第一反应都会说“不是人”、“没人性”。可以说,正常人的意识中都有“明确”的“人、人性”概念: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人性。那什么是人性?人性是怎么形成的?怎样的人性才健全、健康?

可以确定的是: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经过百万年的生存、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生物物种”。应该没有异议的是:人性是人的基本特性,是人有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和标志之一;动物进化成“人”后人性一直存在并不断进化完善。现代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中都有人性的定义和解释,但关于人性的争议仍然很多。

影响人性的因素很多,包括自然环境的制约、人的动物属性、人的“可塑性”(优胜劣汰的生存适应)、社会环境的影响(“群居生活”的双向互动)、(自然)规律的发现与积累等。在“人性是人的标志”前提下,本文将从“产生与出厂设置”角度,描述人性的形成、内容及人性的进化与完善(侧重人的意识认知、人性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社会管理对人性的影响等);及其与由人类群居生活产生的社会文化、人类文明的关系。

一、人性模型

人具有情感、意识、智慧等明显有别于其他动物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也有“吃喝拉撒睡”之类的动物本能。我们可以认定:人的基本特性(人性)是由多系统组成的模型。我们可以把“人”与计算机系统进行类比,计算机系统的基础模型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电源及硬件、二进制编码、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人工智能与云端,对应人性的组成部分有:动物本能、先天属性、后天本性、意识与意念。

动物本能(下称“本能”):这里指人作为动物所必备的生存本能,包括进食/睡觉、求生欲、性、情绪(喜/悲/怒/恐等)、好奇心(因食物不足而产生的“尝试本能”的延伸)。

人的动物本能相当于计算机系统必备的电源与硬件;如果没有,“人”就无法存活。当然每个人的“功能角色”、“配置”会有不同(性别、体能等差异;本文主要探讨“软件”——人性)。

先天属性(下称“天性”):这里指由动物情绪进化而来的心理选择(情绪进化为“思绪”),包括好恶、占有或依附(类似“狮群的分工”——雄狮不“干活”、雌狮狩猎但雄狮“先吃”)等。随着群居生活(社会活动)的演化,人性会不断进化出更多的先天选择,选择的内涵也更丰富、更综合,比如爱或恨、善或恶、真诚或虚伪、勇敢或怯懦、勤奋或懒惰、无私或自私、知足或贪婪等。人性中的先天属性(“思绪性”选择)是动物进化成人的标志,也是人性的基础;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化(社会关系复杂多样),先天属性的选项会丰富完善。天性是在“人类的食物出现‘可选择’后”进化而来的。

人的天性相当于计算机的“二进制编码”,是“软硬件”的连接点;天性是由动物的“情绪性心理活动”进化而来。和二进制不同的是:人的天性选择并非简单的“非0及1”, 天性选择可以有不同比例的“灰色状态”;比如“好或恶”,可以“完全喜欢”或“完全厌恶”,也可以“有点喜欢或有点厌恶”,甚至“谈不上好恶”(“未建立相关选择维度”;生命从未经历相关“选择”场景或被其他属性抑制,比如“勇敢”,从未经历“有危险挑战的情况”;或“要钱不要命”)。现代人谈论的“爱恨”,就是“完全喜欢或完全厌恶”。

后天本性(下称“本性”):后天本性是指人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态度与行为特征,主要内容包括:自我认知与身份定位(含由自我认知产生的“自负/自信/自卑”、身份定位产生的“责权”,以及自我与外部的界线与关系——心理边界和与“外界”交往的目的、愿望与动机等),及“符合身份”的是非观、善恶观、荣辱观、审美观、价值观等。本性是人的社会属性的自我认定与追循、遵从。

人在群居生活环境中(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基于满足生存需求、得到更好的生存体验,“权衡、计算”感知到社会关系中的相关分类及相应标准(文化内涵),(选择)确定“自己的身份与角色”,建立相应的观念与标准,并在各种社会关系体现出“人的社会角色属性”,相当于“(在社会上)我是谁、做个什么样的人”。在某个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是非、善恶、荣誉、审美、价值都会有相对明确的规范与行为要求(文化内涵),以引导、约束社会成员(道德要求与约束),同时让“后来者”选择、模仿。

人的后天本性经过社会生活的反馈(“认可”或“抵制”),会不断调整、完善、细化(“意志坚定”的人不会改变)。人的后天本性决定、衍生出人的生存态度、行为模式、生活/工作技巧等社会表现(个性特征),相当于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让“机器”运转起来:让人在社会中生存、生活。

意识与意念(下统称“意识”):在人体(大脑)进化出想象力、产生抽象思维能力后(或归纳或综合或分析或演绎),人首先会感知“眼前的世界”,运用想象力和抽象思维,提取“核心信息(元素)”,想象、推演“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世界”,产生“(主观)意象、意识”。然后有的人会将意识进行“系统性的逻辑处理”,推理找出“无法看到”的“事或物”,包括原理、(自然)规律(文明产生的根本原因)、创造设计“新的物品”;或将感知到的元素重新“排列添加”,创造出“观念、概念、思想观点”等“意念”,形成“自己的世界”或“想象的世界”。

意识和意念进一步“计算、系统化”,会衍生出思想、理念、道德等“创造性、规律性、体系性的文明级事物”或智慧、理想追求、信念、信仰、意志等“精神力量”。

意识意念“清晰完整”时(产生“自己确信的规律性认知”;可以理解为“主见”),会主导、“统筹”人性其他组成部分的生成与选择;意念也可以根据社会不同的反馈,调整天性选择和本性表现。

意识发现或创造的规律、观念,通过群居生活传播,得到“验证或群体认同”,会引领、指导、约束他人的天性选择和本性的形成(知识、规律、艺术、法律、规矩等文化文明内容都属于“意识的传播”)。

人性中的意识相当于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加工创造”自我完善;如果能够传播并得到“验证或群体认同”,相当于“上传云端”,终端(个体)就可以“调用(学习、使用、遵从)”。

人性举例:假设一个人,遗传的消化功能对“酒”的反应是“辣、难受”;他的“天性”选择会是“讨厌”喝酒。现在有三个社会关系场景:①、知道老板喜欢喝酒的下属,老板问他喝酒不。他怎么回答?②、朋友非常喜欢喝酒。请朋友吃饭,他要陪着喝吗?③、客户喜欢喝酒。知道他不喝酒,要求“陪着喝酒”就下单。他会同意吗?

如果这个人的“后天本性”是完整的:“我是个独立的人、有相应的人格尊严、须承担必要的责任(自我认知与定位)”、“喝酒只是人间交往的手段之一”(是非观)、“诚实会得到认可”(荣辱观)、“与人为善照顾他人”(善恶观)、“酒喝并不能表现自己的酷”(审美观)、“身体比金钱更重要”(价值观),相信他会做出独立、适合“自己”的回答与处理(每个人的“后天本性”不尽相同,回答与处理方案也会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文化环境下,各类“观念”的标准不尽相同,甚至地球上有些区域的社会文化“缺失”一些人性标准。比如西方某国家领导人公开、自豪地说“我们撒谎,我们欺骗,我们偷窃”,表明“撒谎、欺骗、偷窃等”不在该国文化的善恶观、荣辱观中,甚至该国文化可能没有“进化”出善恶之类的相关概念。在这样的环境下,处理这些问题就不需要复杂的“心理权衡”,表现出所谓的“直率”。

人性不健全时,“缺失部分”是无法用“沟通”之类的手段“弥补”;内容更完整丰富的“高维人性”更容易“看懂、理解”不完整或有缺陷的“低维人性”;方式恰当时,“高维人性”可以影响、帮助“低维人性”的完整与完善。由人性演化产生的社会文化也是如此:社会文化内涵更完整丰富的“高维文化”,更容易“看清”、“同化”文化要素不完整、单一的“低维文化”。而“低维人性”、“低维文化”都无法完全理解、也永远不能同化“高维人性”、“高维文化”。

这是个极简版、不完整的人性举例,仅用以说明什么是“本能”、“天性”和“本性”;现实中处理这些问题,意识意念往往是主导因素。意识可以放大或抑制、调整人性的其他部分:在此例中,意识(意志)可以抑制“酒的刺激”(忍);也可以通过“创造”理由,用“委婉”、“折中”、“迂回”、“逃避”等方式处理这些问题。

二、人性解析

先看几个例子

1、“一箱苹果是从最好的开始吃,还是从快坏的开始吃”

从最好的开始吃,很多“快坏”的没吃就坏了,但吃到的都是最好的(数量少质量好);从“快坏”的开始吃,全部坏之前可以吃到最多(数量多质量“一般”)。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认为“坏的留着(给别人)或富裕只吃好的”,选从好的开始;认为“物尽其用不浪费”的,从“快坏”开始。

这样的选择,涉及到“能不能吃”(本能中的“充饥”)、“喜好”(天性)、“只管自己吃多吃少和尽可能多的人吃”(本性中角色与价值观的“权衡与选择”)、“物尽其用”(道德概念)。人性进化越完善,须考虑的维度就会越多:现代人须做“多维度的分析与权衡”,而“早期”的人类只需要考虑“充饥(能吃与否)、占有与否(尽量多拿几个)”。

2、爱、情感

有人说爱是动物本能。从人性的角度看,“爱”是意识创造的概念,只是天性中的“完全喜欢”。

在动物阶段,母兽对幼仔有血脉上的认同(通过“气息”识别,属于性的延伸,也是现代人说的“亲情”);进化成人的“初期”,群居生活的“生产效率”有所提高,食物慢慢“有了多余”、“可以选择”,出现“好/恶”:喜欢吃的“管饱”;不喜欢的可以少吃不吃;至此才进化出“人性的选择”,人在进化出想象力后,创造出“爱”这个概念,描述这类情感,其本质仍属于天性(选择)。“完全喜欢”在性、群居生活中的各种关系中体现,就有了我们现代人所说的“爱情、友情”等。

现代社会出现“精致利己”、“恐婚”、“断亲”现象,过于强调“爱”、“自由(未清晰界定本性中的身份定位、边界感)”是重要原因之一:过于强调“本能、天性”,淡化甚至忽略“意识意念”、“本性”的社会共识/规范与要求——角色、责权、善恶、荣誉等,人性是不健全、不完整的,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繁荣、人类的进化与发展,可以说是人性的倒退。

3、贾湖骨笛、艺术

1986-1987年间出土的贾湖骨笛,充分证明在7800~9000年前,人类已能够对声音进行“分类界定”,制造、使用骨笛,“根据需要创造出嗓音以外的声音”,表达相应的意思或要求,是“现代(文化)艺术”的起源。进一步发展,就成为“音乐”。(“音乐”可能是人类诞生的第一种艺术形式,起源于“生活的预警”;可惜没有论文留存)

4、乘法口诀表、科学

从“结绳计数”到二千多年前战国时期出现“乘法口诀表”,再到现代数学、科学。无论人类怎样进化、世界怎么发展,客观上1+1都等于2,这是人通过意识发现的“客观规律”,是人类文明的种子。

从“刀耕火种”、“茹毛饮血”到“钻木取火”,人类生存百万年,前期主要是人体“机能”的进化,包括四肢的分工与协调;中后期主要是大脑的进化,想象力、意识认知等的出现与快速发展;此后,人对世界“规律”的认知起来越多,指导、推动人类社会快速演化。

动物进化成“人”,产生“人性”;伴随人的身体和人性进化,人“发明”更多“实用工具”,推动社会分工、“生产技术”的发展,食物越来越丰富,大大改善生存条件,“家庭式群居生活”演变成“部落乃至人类社会”;当人脑进化出“想象力”,人性模型进化完整,开始“发现规律”、“创造概念”,人类社会快速演化。

人性是人的标志,人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人性的进化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力量之一;在人性的进化和人类社会(自身)的演化共同作用下,人类社会才可能诞生文化和文明。

(未完待续)

上一篇: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尔把人们交往距离划分为
下一篇: 对于毕业出来接触社会的大学生,您有什么指点和提议?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