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熊培云老师终于出新书了
我们第一时间邀请他来慢书房
真好,7月15日周六晚7点15分
(这是一场线下沙龙)
我们将再次相约熊培云老师聊诗
先看看他新书的序言热个身
世人总是叹息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最先来临。其实大家心知肚明,总有一日明天会戛然而止,死亡如约而至,一切悲喜都将归于永恒的寂静与虚无。
然而我并不因此轻视虚无,甚至认为在没有上帝的地方恰恰是虚无可以代劳。一方面,所谓“向死而生”,说到底就是向虚无要存在,这意味着我们的人生是自由的,而且我们还有机会去赋予人生和万物以意义。另一方面,本质上的虚无同样会以或明或暗的方式护佑众生。试想,当我们挣扎于生活的谷底,想到世事皆空,这种来自生命源头的甚至是普世的无望或多或少都会给人带来安慰。与此同时,如果时空是真实的,想想头顶上的星空孤独地旋转了一百多亿年,我们这些偶然且短暂的哀伤,在此精密运行的宇宙多么不值一提。
活着注定是一个“灵魂上坡,身体下坡”的过程,而疾病通常会以某种棒喝顿悟的方式告诉我们过往生活哪些是值得的,哪些完全是虚掷光阴。在“生存还是毁灭”这一终极问题面前,费力去讨论自己活得是否完整变得不再重要,更不要说人生也不可能完整。所谓“你是你的沧海一粟,你是你的万千可能之一种”。
唯一有希望的是我们依旧在寻找意义和控制意义。时至今日,结构主义者或许会说人是语言的奴隶,甚至消失在语言的结构之中,但不可否认我们依旧是这个意义世界的造物主。而精通意义巫术的诗人与艺术家们更是以此为业。
虽说生活多艰,我又是何其幸运来到人间。当我降临于世,大地准备好了粮食和蔬菜,天空准备好了日月星辰以及大气和雨水,人类的祖先还准备好了意义丰富的语言与文字。除此之外,为了赶走人的空虚、雕刻人的心灵,上苍还将为人间随意播撒各种苦楚与磨难,并在我们死去之时都一笔勾销。就算是一个输了一辈子的人,最后也会因为生命的终结而收获某种神秘的荣光,正如博尔赫斯所说的那样“此刻他像死者一样不可战胜”。
当知为万物命名乃是诗意的开端。人不是在看见玫瑰的时候有了灵魂,而是在为玫瑰命名的时候。从远古的神话到事关未来的想象,正是拜赐于诗意的介入人类才有巨斧劈开宇宙无穷无尽的虚无,并将自己的精神之核置于其中。所以,和其他受困于一隅的艺术形式一样,当那些短见的预言者欢呼诗歌已死时,我只看到正是在诗歌那里人类仍旧保有卑微的神性与尊严。以我对诗歌的粗浅理解与实践,人类想象力不死,则诗歌不死。
在这世上,有些人注定更关注人的境遇或人的存在本身。相较于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我是宁愿相信“我诗故我在”的。当一个人仅仅是通过思考客观现实而投奔真理,说到底他依旧只是客观世界的附庸。而诗歌或者诗性的思维则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也就是为他赋予某种并非完全听命于客观世界的主体性。简单说,客观世界创造了(肉身的)人,而(精神的)人却创造了想象世界。前一进程人是客体,后一进程人是主体。
从众心之心到众我之我,这并不意味着我的世界变小了,而是我在很大程度上回到了自身,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我人生的不完整性。就像唐朝诗人柳宗元所写的,“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而我所谓的故乡,除了在地理层面的长江边上,还有那个众我之我。我的意思是,即便是自己别无选择去做的唯一之我,我也要让这个唯一之我近乎无穷。
而在内心,我知道曾经的那个理想主义之我还在。今日凌晨,当我再次从鸟鸣声中醒来,窗外乌云低垂,雨季正在到来。再见了,收集在本书里的所有隐喻、事物与过往。慢慢地走啊,每一个字都有一颗寂寥的灵魂。因为有幸活着,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与见证。也是因为继续热爱着这个世界,过去与未来的雨都滴落在我的心上。
熊培云
2023年4月17日
这不仅仅是一本诗集,还是一个手无寸铁的游子走遍世界不断丢掉心中铁的故事。借助每个字里的时空碎片,作者试图以评论家的眼睛、诗人的心灵与哲人的头脑照亮正在消逝的人。全文分为六辑,浮世之惑、人的条件、存在之思、博物志、泪珠与沙砾、恍惚集。作者的文字不仅富有理性,且饱含诗性,呈现了一个生活落难者如何旁观自己的痛苦,一个搜星人如何记录片刻思想的诗性与欢愉。几十年间,他沉醉于仰望星空,而命运正在教会他如何照料人间的星辰,像父辈与大地一样热爱每个热气腾腾的黎明。
7月15日周六晚7点15分
学者、诗人熊培云做客慢书房
期待如期相逢
↑视频号直播,点击按钮一键预约↑
熊培云,江西人,毕业于南开大学、巴黎大学,主修历史学、法学、传播学与文学。曾任《南风窗》驻欧洲记者,《新京报》首席评论员。东京大学、牛津大学访问学者,“理想国译丛”创始主编委员之一。现执教于南开大学。
主要作品有《自由在高处》(获2011年南国书香节最具现实主义精神图书奖、新浪网年度十大图书奖)、《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获2011年凤凰网年度图书奖、《看历史》杂志年度历史图书奖)、《慈悲与玫瑰》(获豆瓣2017年度年度社科人文图书奖)、《重新发现社会》(获2010年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2010年度《新周刊》年度图书奖、《西风东土》(获豆瓣2016年度年度社科人文图书奖)、《寻美记》《我是即将来到的日子》《追故乡的人》《思想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