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甲骨文中,“史”,下半部分是一只手,上半部分是一个“中”字,意为“执中”。这个字形就形象地概括了历史的要义:客观记录所发生的事件。问题是,有客观就有主观,客观是相对的,主观才是绝对的,是人都脱离不了主观的束缚,那么历史到底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呢?
借用《道德经》开篇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和名存在于万物,至于它是什么东西不能说,所有说出来得“道”,言出来的“名”,都已经不是真正的“道”和“名”了。
历史同样如此,每一个事件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经人记录下来的历史,哪怕是录像机摄录下来的历史,又变成主观的了,严格来讲它已经不是真实的历史了!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历史呢?笔者结合个人读史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对待历史客观性和主观性的基本态度
主观性和客观性,就像人手的正反两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是对立统一的政体,永不可分割。
1.历史事件存在的客观性要尊重
严格来讲,就不存在完全客观的历史,哪怕是“不走样”的影像资料,因为影像也是由人记录和剪辑的,选摄录素材和剪辑保存,就是主观加工。
即便时光倒流,让历史在我们面前重新展现,我们看到的也是“主观历史”,因为我们会根据自己的认知,对客观的历史有“选择性”地保留在记忆中,这也是主观加工过程。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否认历史“客观”的存在,对历史的研究探讨,就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恢复“客观”的过程。我们对待历史的第一个态度,就是要尊重历史的客观事实,虽然这个客观只是相对的。
那么我们就必须以史料记载的基本“事实”为出发点,不能因为绝对客观的不存在,就怀疑一切,否则就会堕落为“虚伪主义”。
比如我们研究汉使,你总不能否认西汉十一帝的存在吧?你也不能否认刘邦推翻秦朝、打败项羽的基本事实吧?你也不能否认汉武帝对匈战争的历程吧?无论司马迁有多不靠谱,史料的基本态还是要尊重的。
2.史料记载的主观性要仔细辨析
新文化运动时,中国出现过一个“疑古派”,以胡适、顾颉刚和钱玄同为代表,撰写了一本《古史辨》,全文三百多万字。请注意,“疑古”跟某些人常挂在嘴边的“翻案”不一样,“疑古”是对客观事件的质疑,“翻案”则是主观立场纠缠,往往带有目的性和情绪化。
“疑古派”表面上看,做的是改变客观事实,但其研究依据,却是从主观性推导为出发点。
这项工作很有意义,我们发现两种极端,一种是对基本事实胡乱质疑,另一种就是盲从,史书怎么写怎么信,不会加以辨析。
比如《史记》中的大英雄项羽,明显是被美化的形象,竟然被很多人视为偶像,还不断探讨,假如如何如何,项羽就能替代刘邦。又比如光武帝刘秀,史书中说他是标准的儒生,很多人不加辨析,没把握住他豪强的本质,产生误读。
史书中需要质疑,甚至可完全推翻的地方很多,盲从泥古,就失去了读史的意义。
3.抛弃“客观”的执念,和“主观”的情绪
如果一个人,坚定地固执于所谓的“客观事实”,拿史书当真理,不容许自己和别人怀疑。这样的人就不要读史书了,不会对你有任何帮助,只会让你更偏激。
第二种情形的人也大可不必读史:陷于主观情绪。这种人有点可怕,往往对别人形成伤害。他们通常以道德大帽子,审判理性的学术问题。比如动不动搬出“翻案”之类的词,很讨厌!
对待历史客观性和主观性的基本方法
都说读史可以明智,可是有多少人真正从历史中明智了?掌握不好读书的方法,史书就成了“故事会”,甚至热衷于野史趣闻,花边消息,那东西涨的肯定不是“智”。
笔者将十几年读史经验,与大家分享。
1.谨慎相信,多留心眼
初次接触一段陌生历史,笔者第一个态度就是选择“相信”,忠实地跟随作者思路,缕清历史线索,包括人物生平、关系、履历,以及重大事件。这就是对基本“客观”的尊重。
但是不能“缺心眼”,作者有可爱的地方,也有可恨的地方,不能全信,要在某些看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多问几个为什么。这些问号,就是你开启从“客观”承认,到“主观”审视的钥匙,也是“明智”的不二法门。
比如,《后汉书》记载邓奉谋反,说原因是吴汉屠城,引起邓奉不满。可是吴汉做得再不地道,邓奉可以向刘秀告状,造反针对的不是吴汉而是刘秀,史书这个解释说不通。
当产生这个疑问后,读史就变得很有意思。我开始有目的地将相关人物的事件、相互关系、利益冲突等等,放在一起研究,最后判定:邓奉谋反就是针对刘秀,原因就是几个月前册封皇后留下的后遗症。
此后,我将这个研究过程,写成一篇文章,获得了非常好的阅读量和互动。
2.摆脱情绪化主观
读书需要代入感,但是过于强烈的代入感,反而会让自己陷于情绪化,失去对客观的“执中”。
比如喜欢一个人,就把他想象成神,使劲“强迫自己”给他贴金,不喜欢一个人就踩到底,想方设法给他找加“黑注”,这些都是要不得的。
一定要把自己当第三者,冷眼旁观,该喝彩喝彩,该扇嘴巴扇嘴巴,反正他也不能跳出来跟你打架。请记住一点,最可爱的人一定不是神,而是人,最可恨的一定不是鬼,还是人。是人就有血有肉,有令人钦服的地方,也有让人不敢苟同的地方。
史书不是客观的,读书的人需要客观的态度!
3.把握历史环境
历史是客观环境下的事件,离开客观环境,很多人和事我们可能无法理解,或者会发生严重偏移。所以,我们不能把今天的环境,强加到当时的事件上去。
这一点太重要了!很多历史客观的扭曲,就来自于环境的约束。比如,史作者的身份和立场,就暗含了环境因素的束缚,他们往往站在士族阶级的立场,和维护本朝统治立场,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主观加工。
这一条几乎是史书的通病,没办法,环境的因素谁也摆脱不了,有些事故意而为之,有些就是他本人的理念,假如你在当时,拿枪顶在他头上,他也会这么写。
比如王莽,我认为王莽至少是六四开的人物,正面占六成。但为什么在历史上声名狼藉,因为班固是东汉人,必须维护汉统,他又是儒生,站在维护皇权的立场,所以,必须彻底踩垮王莽。
所以,读历史第一个要清晰的就是历史环境,及当时环境下的基本特征。
4.博览群书,审慎思考
因为历史不能重演,所以所谓的探究历史真相,其实是永远做不到的事,我们只能穷尽可能的分析结论,加以甄别,推断最可能接近事实的“客观”。
因而博览群书很重要,对相关事件和人物,把别人的观点拿过来对照分析。
5.建立自己的历史观
读史的最高境界就是形成自己的历史观,这是“明智”的必由之路。历史观的形成,其实就是个人价值观的模式固化,虽有弊端,但是更容易形成个人鲜明的特色,也更容易汲取历史的养分。
这一点,笔者尚处于起步阶段,不敢多言。
摆脱主客观纠缠,把握精髓为我所用
笔者对读史的目的,归结为两句话:汲取先人营养,滋润后世之根。也就是说,对历史“客观”的探讨并不是本质,我们所追求的是探讨过程中,能获得什么样的营养价值。
这就是读史的另一个层次,基于主观和客观的探析,着眼点却放在了个人的自我锤炼!
史学家眼中的历史,和历史爱好者眼中的历史,以及非历史爱好者眼中的历史,都是不一样的,态度也是迥然不同。有人关注故事,有人关注代入感,有人把自己当作历史海滩边的拾贝者。
因而结果就是,有人认为历史就是毫无意义的消遣品,有人把历史当作个人的感情寄托,有人则把它当作自己的加油站。这种差异,跟历史的主观或客观无关,完全取决于个人“主观判断”。
笔者认为,历史本身是客观的,但是我们每个人心目中的历史是主观的,而且必须是主观的。因而历史于读者而言,是“千人千史”,而不是“万人一史”,它的终极价值就在于滋润后人的根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