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陶渊明在歌咏劳动美的同时也深刻地体验到了劳动的艰 辛。在快乐和艰辛的矛盾中他描绘了自己心目中的田园,并建构了 一个淳朴的东方小农“乌托邦”———桃花源,以集中体现其劳动美 理想。 坚持劳动,固穷安贫的过程也是他思想发展的过程。
所谓固穷 是出自《论语》且属于儒家的思想,此处的“穷”不是穷困、贫穷的意 思,而是指无路可走; “固”、“穷”合起来就是指固守自己的人格、气 节,即使无路可走了也不放弃道德原则。《论语》中还谈到了安贫, 在此笔者就不再详解。不论是固穷还是安贫,都有一个意思就是一 个人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弃道德原则。陶渊明的思想融合了儒道两家且偏重于后者,有将儒家思想道 家化的倾向,这是魏晋思想的大趋势。
然而在固穷和安贫上,他纯 粹的是儒家思想。 陶渊明在自己的诗文中很多次提到固穷,如“斯滥岂攸志,固 穷夙所归”和“谁云固穷难,邈哉此前修”等等。他的《咏贫士》七首 吟咏了六位古代的安贫乐道之士。其二曰: “何以慰吾怀,赖古多 此贤。”这种固穷安贫的人生态度以及古代的固穷安贫之士已成为 陶渊明的精神支柱和支持他抵制利禄的诱惑,在安贫中坚守自己的 道德准则; 并以贫穷为代价换来心理的平静以及精神的高洁。
“固穷”与“安贫”作为陶渊明的为人准则,有一个“道”支撑着。 这里的“道”就是儒家所提倡的个人的品德和节操,如“匪道曷依, 匪善奚敦”( 《荣木》) ,“好爵吾不荣,厚馈吾不酬……朝与仁义生, 夕死复何求。( 《咏贫士》其四) 。他特别推崇颜回、黔娄、袁安、荣 启期等安贫乐道的贫士,要像他们那样努力保持品德节操的纯洁, 决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玷污自己。他并不是鄙视出仕,而是不肯同 流合污。其实陶渊明心中也是有矛盾的,他并不隐讳这一点,他说: “岂忘袭轻裘,苟得非所饮”( 《咏贫士》其三) ,“贫富常交战,道胜 无戚颜”( 《咏贫士》其五) ,可见他并没有忘记富贵,安于贫穷对他 来说也很不容易,但是决不愿意“苟得”,不愿牺牲“道”来换取它。
如果没有“固穷”与“安贫”,陶渊明不可能在物质生活贫乏的条件 下依然从清苦的田园劳动中获取精神上的恬然自适,也就不可能真 正从劳动中发现劳动美。 陶渊明亲自品尝到了农耕劳动的辛苦,了解到农民的思想与愿 望要求,以及劳动的重大意义和当时社会制度的不合理。他的躬耕 思想和生活实际的矛盾越是尖锐,解决这种矛盾的愿望也就越强 烈。因此,陶渊明不但理解农民,同情农民,并且歌颂农民的淳朴善 良,反映他们的合理愿望,《桃花源记并诗》是这方面最突出的作 品。这是“一篇现实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在 反映农民的某些思想、理想和生活愿望上,它体现了现实主义精神, 又含有积极的浪漫主义因素。
陶渊明在这篇诗文中栽植了自己的 社会理想: 在这里,没有君主,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人能够自食其 力,人人都从事劳动并能得到相应的休息,环境优美,生活幸福,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桑田美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 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社会风气淳朴,如待人热情真诚、与世无争 等。由上述可见,桃花源这种小农意识中的理想之所,是陶渊明劳 动美理想的一个载体。 桃花源理想是有其历史根据的。黄帝尧舜的远古原始民主社 会为陶渊明所景仰,“望轩唐而咏叹”( 《感士不遇赋》) ; 儒家“大道 为公”和老子“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的思想,是其理论基石;
汉末 人民依附大姓的坞壁无疑为桃花源提供了与世隔绝的模式; 魏晋以 来庶族知识分子的“无君论”思想,是桃花源无政府主义政治观的 直接理论依据。所有这些都被诗人有机地统一起来,构成了桃花源 理想的内核。 虽然桃花源这种封闭的东方小农“乌托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有其消极作用,但作为当时诗人劳动美理想的载体,其审美意义和 价值仍是巨大的。陶渊明的桃花源是对当时制度的反讽与否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