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6700字,阅读约需要17分钟)
目录
吃饭的社交游戏
社会学的观点
社会化的两种方式
吃饭的社交游戏
饮食原本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活动,但随着社会发展,饮食不仅越来越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生活享受,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而且成为社会交往的重要场合和媒介,西方流行“餐会”,中国盛行“饭局”。吃饭何以成“局”?
满足口腹之欲的情境下与人交谈,美食带来的愉快感受会对饭局参与者产生心情上的外溢效应,这是会议室交谈所不具备的效果。如果是以办事为目的,这种社交方式也可以向被邀请者表达轻松和亲近。要办的事先不说,先吃,避免势利感,事不成就喝酒,也不伤面子。
人类社会离不开分工协作,分工需要交换,交换依赖规则。规则有好有坏,有明有潜,有白有灰,有时会成为交换与合作的障碍。饭局的功能是通过吃饭的方式,将交易转化为交情,让交换发生于无形。重金送礼是收买行贿,请客吃饭却是友情结交。
规则由人制定,由人执行。有些事情,办不办与主管者本身没有多大利害关系,但他们视之为手中的资源,也不会随随便便给人,要视友情而定。友情有时就是饭桌上的表现。即使事情合法合规,酒桌上应酬到不到位,气氛到不到家,也是事情能否办成的关键。
饭局从邀请开始就在体现社交文化。宴请领导多以“讨教”为由,宴请下属常以“庆祝”为题。宴请熟人首选年节之假,宴请客户先论朋友之谊。饭局的做局者通常表现出足够的“周到”,就是让所有的参与者感受到邀请的诚意和热情,不仅主宾,包括对宴请的搭桥者和陪同者也会给予足够的尊重。
宴请地点体现饭局主旨。重要饭局的环境和档次一定会很高,豪华气派或曲径通幽,安静私密不受外界干扰,这是为体现对受邀者的重视。餐厅的服务质量甚至比菜品味道还重要,令人舒适是饭局的第一要务。主陪座位、菜品搭配、话题选择,都会精心准备。通常重要的受邀者往往精通各种场合的饭局,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令其不快而影响饭局的成功。
饭局对谈是社交的关键。受邀者不是为吃饭而来。成功人士往往大度而有见识,很多事情只要对大局有利,他们常常会主动让利或帮助别人。有些事情受邀者迟疑不办,不是拒绝之意,而是心存疑虑或确有难处。饭局目的如果是为化解敌意,则避实就虚,不谈分歧话题。欢聚之宴也不宜率性而谈,否则有些社会性强的赴宴者会因此产生轻视或恶意。
有些饭局不是为了具体的办事,而是创造机会与更多的人交流,拓宽关系网。这样的饭局实质也是为交换,只是往往不会立刻发生。上级邀请下级,是为凝聚人心;下级邀请上级,是为表达心情。同事聚餐、同乡聚餐、同学聚餐,甚至与陌生人聚餐,本质上大多是通过联络感情为日后的资源交换或事业合作夯实基础。所谓“合情合理”,通常情在理先。交情是事情的通行证。沉稳建立交情,急于恭维和攀附会事与愿违。
美欧通过餐会募捐筹款时,对话往往比较直接;中国饭局沟通谈事时,表达通常有些含蓄。希望对方协助的事情先讲如何有利于对方;无法协助对方时也常常以“看看吧”代替直接拒绝。有时明明有足够的知识、技术、人脉等资源可以帮助对方,也不一定立即答应,因为这样做的结果是对方会看轻自己的资源,甚至轻视本人。坚持将客人送出餐厅也不见得是出于礼貌客气,而是要通过观察客人的座驾判断和验证其背后的财力与地位。
饭局结束并不是交换的结束。人际互动有长期性。帮人成事之后一般不会提及。受惠者不会因为没人提及而忘记,只是归还人情要看时机。有人甚至帮了忙后不承认,承不承认别人也清楚,甚至更加感激。经常夸功的做法会迫使人设法尽快还完人情后开始疏远。饭局建立的交情一般不会滥用,后面的事情超过交情的分量会遭婉拒,透支人情则破坏关系。
交情是长期的,因此吃饭也不是一次性的。平时通过吃饭培养的交情,关键时候会派上用场。人受感情和道德因素的影响,潜意识里会对经常邀请自己的人有亏欠感,当邀请人求助时,受邀者会伸出援手。但如果不是通过平时吃饭的感情积累,突然给对方很大好处,对方会出于疑惧而拒绝,对贸然提出的求助也会回避。饭局在这里起到建立和巩固信任的作用。
社会学的观点
饭局只是人与社会互动的一个缩影。长袖善舞的人乐此不疲,清心寡欲的人敬而远之。不过,社会的联结与运行真的只是吃饭这么简单吗?饭局的背后是什么?人们对饭局和社会有没有片面化的理解?
毛泽东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演化的根本动力。这种看待社会本质的观点,是社会学中的冲突论。该理论强调社会不断变化的流动性质,社会秩序是强制的产物。形象点说,就是认为社会本质上是人们聚在一起在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斗争是社会的常态。斗争的核心是争夺稀缺的资源,例如公共权力。
曾经四川某县委书记宴请市委书记,酒桌上摆了扭角羚、苏门羚等珍稀保护动物。市委书记故意对该县委书记说:“这是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啊!”县委书记答道:“从山上滚下来摔死的,不吃可惜了。”市委书记会心一笑:“我一来,你们这儿的野生动物就集体跳崖啊?”愉快的交谈气氛中开始大快朵颐。人类社会的斗争关系中,不乏案例有些人象酒桌上的扭角羚、苏门羚一样,在丧命于别人的需要后,被一句“自然死亡”或“畏罪自杀”轻松带过。冲突世界里的饭局有太多剧情。青梅酒,鸿门宴,风月宝鉴看两面。
也有人不同意冲突论的观点,认为社会的本质是合作的。人们在一起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就像一个人体,有的人扮演大脑,有的人充当手脚,有的人形同耳目,有的人视为心腹。这种论点是社会学中的功能论。该理论将社会看作活的有机体,认为不同的个人和社会组织以系统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发挥各自的功能。
在功能论的观点中,社会存在不同的职业和角色,人们通过从事不同的职业、扮演不同的角色,充当社会的一个零件,比如螺丝钉。所谓“屁股指挥脑袋”,是指屁股下的座位(职业与职位)决定了人的社会角色和发言观点。社会存在分层,以及按地位高低形成的“向上流动”与“向下流动”,社会学家多关注前者,这种社会现象更为常见。请客吃饭也往往看中的是角色背后的社会资源,通过交换资源实现社会流动。“炙手可热”与“门前冷落”只是社会资源的多寡体现,因给人感受不同而成为不少人的奋斗动力。当然,手中资源越多越可以通过自己来帮助他人或社会。
还有一种社会学理论,认为社会既不是冲突的,也不是合作的,而是互动的,因此该理论被称为互动论。互动论者探索人们的动机、目标和理解社会的方式,认为社会的表现取决于人们的认识。当人们都以冲突视角去看待社会,社会就是冲突动荡的;以合作视角去对待社会,社会就是和谐稳定的(没错,“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就属于互动论观点)。不过,社会里人各不同,有坦诚,有虚浮,需要较长时间接触和互动,才能透过表面把握真实,由此互动出来的社会关系也千差万别。
如同经济学有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社会学也有宏观社会学和微观社会学。上述三种社会学主要理论中,冲突论与功能论属宏观,互动论属微观。社会学不像经济学有主导性的研究范式,但上面三种研究范式和理论观点令社会学的多元化研究范围宽广,诸如经济、政治、心理、教育、文化、宗教、生态等学科领域都被纳入研究对象。社会学各理论对社会的认识和解释,并无对错之分,如同古印度瞎子摸象的故事,各自摸到了事实的一部分。
社会化的两种方式
饭局是人与社会直接互动的典型案例,其特点是参与者面对面互动,在观察别人的同时展示自己,通过接触不同的参与者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并提升自己的能力,这个过程叫“社会化”。社会学对“社会化”的定义是:“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过程。”社会互动的形式有交换、合作、冲突、竞争和强制。社会化贯穿人的一生。
社会化还有另一种方式,就是人通过间接方式获得关于社会的信息,与社会没有直接面对面互动。人在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可能更多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社会化,掌握了社会生存的语言、技能、价值、规矩、角色。即使成年后,社会化过程仍在继续,不断接收新的信息,适应新的角色。由于人类社会过于庞大,个体对社会的大部分认识来自这种间接互动。间接互动的来源主要是从书籍、网络、电视、电影、广播等途径。
间接互动方式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信息的广度和深度塑造人的不同认知。很多美国人从来没接触过中国人,对中国人却有根深蒂固的观点。有些中国人从来没去过美国,对美国的情况却如数家珍。这些观点和情况绝大部分来自媒体,哪些信息是真实可靠的?全面的知识体系可以让人形成开阔的视野,进而具有较好的鉴别力,对海量信息的真假优劣做出合理判断。知识结构基础较弱,接触信息不全面,没有反思习惯,则易于导致缺乏判断力,偏听偏信,行事盲目偏激或因循守旧。
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提出道德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前习惯阶段(小学期间)、习惯阶段(青春期)、后习惯阶段(成年)。在前两个阶段,人被塑造出对错的概念和好人坏人的形象,但不会质疑规则背后的逻辑,因为“妈妈说那不能做”、“老师说好孩子应该这样”。后习惯阶段人们开始思考对错的理由。但不是所有人都会思考背后的理由,不少人出于惯性停滞在了前两个阶段(有人称之“巨婴现象”),于是后面人生中接触到的社会现象成为在缺乏鉴别力情况下的一种符号化的认识。
人对社会形成符号化认识后,常见狭隘化和片面化的理解。有的老年人听到出国就认为是不爱国,就是崇洋媚外,听到选择自由职业就认为是失业,就是不务正业。这里“出国”、“自由职业”等字眼都具有了固定的价值判断。有的年轻人刚进入社会,急于炫耀手中资源或事业成绩,迫不及待利用职权,他们把“职场”、“成功人士”等概念都赋予了自己理解的模式。有些人对自己未曾经历过的事物习惯于从负面角度去解读,信恶不信善,喜欢阴谋论。有些人看到警察、医生、教师、学生、老板、总裁等字眼总会产生公式化印象而失去判断力。
人对社会的简单化理解并不都是缘于知识匮乏。复杂的社会、繁多的产品、参差的观点,也令人难以认真鉴别真假优劣,于是主动选择符号化的理解方式。产品太多,不知道质量好坏,就看价格和包装,通常以为越贵越精美就越优质。观点太多,不知道深浅对错,就看是谁说的,通常以为级别越高越有名就越正确。人物太多,不知道本事大小,就看名片头衔,通常以为头衔越多越高级就越厉害(李嘉诚名片没有头衔、特朗普不用名片)。事实上,符号化的理解可靠吗?同一个人同一个观点,掌权时说出来大家都鼓掌,下台时说出来连自己当年的部下都批评(比如马英九)。
人们将自己理解的社会当作真实的社会。人对社会的认识永远处于程度不同的片面理解之中。绝对的完整准确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有大数据和CIA也不够。人们只能尽量多获取和分辨真实信息。不过,信息再少的人也有自己的判断,只是与真实情况的距离判若云泥(对社会的认知是否相对准确,与人的幸福感似乎没有必然联系,从不关心外界的人也可以获得生活的满足,追求生活舒适和满足的人远多于喜欢求知和真相的人)。对社会个体而言,大量的社会现象可能只是一堆概念化的符号。缺乏分辨和筛选能力,每天的垃圾信息只是带来新鲜的谈资。人云亦云的习惯性思维给舆论煽动提供了肥沃土壤,也为社会资源的转移提供了人为操纵的可乘之机。
总之,直接方式与间接方式共同促成了人的社会化。人类获取与交换资源的方式,内容上与其他生物没有什么不同,但在人的社会化之后,就可以通过更符合人类社会习惯的方式进行这些获取和交换活动。基于人情而非事实做出判断和选择是不合理却常见的社会现象。人在社会化之后对社会的理解与认知仍然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和缺乏深度反思的。
社会变迁
“社会学之父”法国哲学家孔德(Auguste Comte)认为所有社会都是像人类一样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进化的,并将人类社会分为神学、哲学、科学三个阶段。这种划分方法较为笼统,目前已不受青睐。现代社会学较流行的社会阶段划分方法是以社会成员的生存方式为基础的分类。伦斯基(Gerhard Lenski)提出的分析框架使用最普遍,他将人类社会分为六个阶段:狩猎采集(hunting and gathering)、园艺(horticultural)、游牧(pastoral)、农业(agrarian)、工业(industry)、后工业(postindustrial)社会。其依据标准就是人类获取、生产和交换资源的方式。
现实中社会变迁并非直线发展,而是多线演化。有些学者认为社会变迁的总趋势是进化,变得越来越复杂。但也有不少学者反对社会进化论,认为社会变迁并未朝一个特定的方向前进,而是经历着无方向、连续成长和衰落的变化模式,被称为循环论。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在其《历史研究》中也认为社会是循环发展且可以重复多次的。功能论认为社会在均衡与失衡之间运动。冲突论认为社会权力变迁或快或慢,无休无止。
社会演化的动力是什么?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提出的观点归纳起来有7类:非物质文化(如思想、习惯)、物质环境(如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人口(如人口膨胀、老龄化)、技术(如太阳能、手机)、文化进程(如宗教、创新)、经济发展(如工业化、城市化)、有目的促进变迁(如妇女运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绝大多数社会学家都承认,除了组成社会的人以外,社会还有其自身的存在。家庭、社区、学校、政府等组成单位,是社会学研究主题中的核心要素。社会组织形成社会结构。社会结构随着时间而变化,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既使人类活动提高效率成为可能,同时也在限制个人自由。追求自由度,而不是资源的丰裕,也常常是个人的终极人生目标(当然,追求社会地位同样是很多人的人生目标,庄子的神龟可以选择庙堂的高贵也可以选择涂中的自由)。
社会结构与人互相塑造。社会结构孕育不同人格,人与人的互动又创造了社会规则。多数情况下,社会变迁来自众多个体,但有时一个特殊个体可以改变社会,例如毛泽东。具有创造性的人必须具有高度的自信进入新的工作,也必须能够忍受与之相随的孤独与寂寞。一个不遵从社会惯性的行为也许是一种偏离行为,但这种行为反复出现就可能成为一种社会革命。
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思想影响不同范围的社会组织。先进思想是重要的社会资源。先进思想会带来接受该思想的社会组织的迅速成长,从而打破原有的社会结构。这种社会变迁可能缓慢发生,例如美国环境主义的逐渐流行;也可能突然爆发,比如苏联社会主义革命。
思想作为社会变迁的重要动力,不仅表现在意识观念方面的影响,还有创新发明的作用。譬如智能手机、电子支付、远程医疗、无人驾驶等技术手段带来的社会生活变迁。思想的产生源自学习与求索,思想的传播通过语言与文字。饭局也可以成为思想交换与传播的场合。思想制造了人类的冲突,也塑造了社会的融合。思想隐藏于平凡的个体,却在人类社会的整体演化过程中熠熠生辉。
社会变迁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并不是只有社会运动才能推动。社会形态改变的速度有时很快:人们习惯于网购和24小时便利店的时候,是否还记得走街串巷的老冰棍和磨刀匠?人们习惯于语音视频联系的时候,是否还记得存在过电话接线员和传呼机?人们习惯于数码相机和手机拍照的时候,是否还记得使用过曾经很神气的120相机和容易曝光的黑白胶卷?人们习惯于在餐厅里扫码支付的时候,是否还记得大学食堂里购买饭票时需要携带的粮票……那些人和物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消失的时间并不长。
几十年后,人们现在所熟悉的时尚也将成为这个时代的陈旧标志。生命很短。再多的资源终究有限。重要的是,在社会演化的过程中,我们的思想是否准备好警惕自己的偏见,有足够的想象力、预见性和敏感度,去洞悉和顺应生命中可能经历的社会变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