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照书本抄来的,也不是照搬他国模式来的,而是植根于亿万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所谓实践特色,就是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实践第一,鼓励在实践中创造,推动在实践中发展,勇于在实践中探索,求真务实。实践特色始终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昨天走到今天,也必将从今天走向明天。具体说,表现在两个方面的伟大实践。
【关键词】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60多年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奠定了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前提;我们创造性地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中国发展进步的制度基础;我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中国发展进步的物质基础;我们恢复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为此后的对外开放与扩大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总之,“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一)全面改革。
改革就是对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等各个方面,其实质是体制创新。
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是以突破高度集中的体制,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为中心展开的。一个代表性事件,就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包产到户实验。新中国成立后到前,凤阳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和十年期间,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人们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和不干一个样,缺乏生产积极性。结果,导致小岗村村民的生活非常贫困,甚至有的家庭一年的口粮只有8斤稻米。为了生存,为了活着,他们上演了一场改变中国农村命运的风波。他们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包产到户合同书》按下了注定要彪炳史册的18个手印。因为有18个红色的手印,所以这份合同书又被称为“红手印”。正是这18个“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继小岗村之后,党和政府带领我们将这项制度逐步推广到全国。
在城市,改革围绕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心展开。90年代初,城市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理论上陷入姓“社” 还是姓“资”以及中国要不要搞市场经济的无休止的争论;实践上,我们的改革迈不开步子,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当时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4%左右。因此,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关键是处理好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在此紧要关头,邓小平92年南巡讲话,一语道破。他深刻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精辟论述,彻底破除了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计划经济当作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把市场经济当作是资本主义本质属性的思想束缚。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些理论和实践,使我们在改革开放的前进道路上,胆子更大了,步子更快了。1992年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增长速度,人民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二)对外开放。
全面改革在实践中“摸着石头过河”的同时,我国的对外开放也在稳步推进。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从经济特区的建立与发展开始的。通过对外开放,迅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被写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文件。1980年8月,国务院宣布,在深圳、珠海、汕头三市设立经济特区。2010年9月6日上午,出席了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对深圳的发展道路作出高度肯定,并强调了改革开放对于中国命运的重要性。他说,兴办经济特区是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的重大决策,30年来,深圳经济特区坚持锐意改革,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勇于突破传统经济体制束缚。
在经济特区的伟大实践取得成功之后,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大大加快了。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到沿海经济开放区到沿江开放港口城市到沿边开放城市再到内地省会开放城市,行成了多层次的对外开放体系。其后,我们又建立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新形势下,我们要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扩大开放,在更大范围和深度上扩大开放。
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提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越举越高的。
总之,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入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改革,努力从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协调一致上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
参考文献:
[1]十报告文件起草组.十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2.。
[2]国防大学丛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M].国防大学出版社,2008.
[3]编写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发表评论